2010/03/30

梅窩天燈未能創紀錄

年農曆二月廿三日是洪聖誕,洪聖大王原名叫洪熙,本是番禺刺史,但他通曉天文地理,時常為漁民及商旅提及出海專業意見,可惜他英年早逝,大家紀念他便設廟供奉。

今年,梅窩的洪聖誕籌備委員會得到旅發局「盛事基金」的資助,於3月26至29日,一連四天,舉辦「梅窩洪聖誕水燈天燈節2010」,吸引了大批中外旅客及本地居民參與,並推動了梅窩的本土經濟效益。

是次活動的重頭戲,當然是梅窩居民合力創造全世界最大的祈福天燈,約88呎高,期望打破2000年由台北縣政府所創造的世界紀錄。


3月28日傍晚6時,各人準備就緒:

















著名歌星譚詠麟擔任主禮嘉賓,他對香港天燈創造世界紀錄充滿信心,正式點火前還與其他嘉賓合照,以顯雄心壯志:

















點火後,天燈開始升高:

















工作人員小心翼翼處理天燈:
























天燈充氣後,升達四層樓之高:
























眾嘉賓急不及待合照,以示成功,但譚詠麟突聞異響,轉頭一看:
























天燈爆裂,冒出濃煙:
























工作人員爭相逃避:

























滅火隊伍立即撲火:

















面對意外,譚詠麟顯得一臉哀傷:
























天燈只剩下廢紙,工作人員垂頭喪氣:

















本可創造世界紀錄的天燈現場,顯得一片孤清:

















創舉雖然失敗了,但梅窩居民獲得了寶貴經驗,大家深信,下次必能成功升燈,梅窩居民要努力加油。

2010/03/17

重遊台北

闊別了五年,今番重臨台北,不禁令我想起上次我們在台北遊玩的情景(朋友可參看這個網誌:漫遊台北四日情)。




















台北人跟香港人的衣著打扮,若不開口說話,真的看不出分別。台北與香港同是國際級大都會,但台北明顯老化,她保留了很多舊式建築,連捷運系統與巴士也較舊款,感覺上與澳門十分相似;香港則不同,地少人多,舊式建築幾乎不能避免拆卸的命運,像永利街唐樓,若不是《歲月神偷》的效應,恐怕政府早已拍板拆掉重建。破舊立新是香港的作風,舊廈已買少見少,但鐵路與巴士的運輸系統卻是十分新穎,營運當局似乎不斷更換新型號,讓乘客坐得舒適,這是以人為本的良好服務態度。














今次遊覽台北,大致上重複著五年前的觀光路線,但卻看多了一些,參觀總統府便是其一。那天適逢開放日,需要經過嚴格的保安審查及證件登記,才能入內參觀。參觀期間不能隨便走開或擅自離隊,必須跟隨導賞員,連拍照亦有限制,這也難怪,畢竟總統府是國家元首的辦公機關。總統府的導賞歷時一個小時,主要參觀四個展覽廳,內容圍繞著台灣本土歷史、總統府的建築設計、日治時期的歷史,以及歷屆總統選舉的故事,參觀範圍只限總統府的北苑與南苑花園,當然,此行並未遇到馬總統。






































總統府對面的二二八紀念公園與一般公園無異,但園內一座寺廟最近傳出異事,廟方清理關聖帝君神像時發現,神像的鬍鬚從腹部伸長至神像底台,令人嘖嘖稱奇。



















































































為了購買鳳梨酥手信(台稱伴手禮),我特意前往大龍峒(圓山捷運站),經過保安宮與孔廟,順道入內參觀。保安宮是台北三大寺廟之一,供奉的是主祀醫神的保安大帝,而孔廟則供奉至聖先師孔子。



























原來大龍峒最著名的地道食物便是魚丸,我便叫了魚丸冬粉一試,果然跟香港魚蛋不同,魚丸咬下去的質感像香港墨魚丸,很「實」,不鬆。魯肉飯當然是台灣不可錯過的地道美食,此外,我也嘗試了台菜料理,點了一些別具特色的新台菜,真的好好味。



























































五年前,台北101觀景台適逢維修,使我們未能在89樓欣賞台北風光,今次在下午五時半抵達,心想一定可以欣賞日落美景,誰知卻要輪候40分鐘,原來台灣自從開放內地民眾旅遊後,一團接一團的內地遊客源源不絕來到,面對如此龐大的消費群體,台北與香港已變得沒兩樣了。







































































































我發覺,無論是街道指示牌、商店,抑或書本、報章,甚至連總統府的展覽板,大多寫「臺」北,而非「台」北,莫非是本土意識形態之一種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