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五月」是香港每年五月份的法國文化藝術的重點活動,早前有幸獲得展能團體提供贈票,讓我欣賞了兩場法國藝術節目,很精彩。
卡密爾.波戴爾 - "L'Immédiat" 世界巡迴「新馬劇」,事前沒有看過節目資料,對「新馬劇」毫無頭緒,看過後真的大開眼界。卡密爾.波戴爾毫無疑問是一個鬼才,將雜技、馬戲、默劇、動作共溶一爐,創出了別開生面的「新馬劇」。
台上佈置以家居為主,給觀眾熟悉更易投入,第一幕演員出場,好似沒有骨頭般撐不起身體,無論男女,動作都十分自然,仿似漏氣的氣球,在台上看似輕而易舉,但我們一看就知道這是超高難度的肢體動作。第二幕更是全劇高潮,演員們就在家中衣櫃檯子床上作出泰山式翻騰跳躍,又穿梭遊走暢通無阻,觀眾看得大樂,小朋友更是嘻嘻哈哈笑不停,不敢想像會否在家裡有樣學樣。
台上佈置物品眾多,演員將之堆砌起來,看似雜亂無章,實則有紋有路,只是演出過後,肯定要花功夫執拾一番。「新馬劇」毫無疑問是充滿喜劇感的雜技表演,調子深沉的舞台,呈現了末日世界悲劇感覺,櫃子檯子東歪西倒,莫不令人聯想起地震災難的情景,荒誕之餘,也可反思我們面對現實之中種種混亂,應如何應對。「新馬劇」的笑聲背後,我們不妨思考一下,面對人生的不如意與不安穩,我們是否可以像台上演員泰然處之?
另一齣由地中海尼斯歌劇院芭蕾舞團擔綱的《馬可孛羅》,則充滿了異色情調,馬可孛羅周遊列國,從西方走到東方,最後與忽必烈相遇,他們兩人分別代表著東方與西方,兩方的文化矛盾與融合,都一一呈現出來。
《馬可孛羅》改編自伊他路 · 卡爾維諾原著小說《看不見的城市》(Invisible Cities),故事主要情節以芭蕾舞表達,我未讀過小說,不知道改編與原著有多大出入。對於芭蕾舞門外漢的我說,《馬可孛羅》雖然抽象,但情節約莫可猜到一二。不過到了下半場,馬可索羅與忽必烈的心靈交流,更是抽象難明了。
2014/07/23
2014/07/18
台灣的美麗與哀愁 - 《看見台灣》
台灣,是香港人熱門度假勝地,地點近便又旅費廉宜,我最難忘數年前在清境度假,整個山頭一片歐洲Feel,空氣清新,風景怡人,的確是遠離煩囂的避世選擇。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微妙,數千年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直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法則,大自然提供了無限珍貴資源,使人類能夠世世代代繁衍下去。
可是,《看見台灣》赤裸裸指出了人類是何等貪婪,為了生存,為了私利,竟然不珍惜土地資源,採挖不斷,弄得台灣傷痕累累。電影帶我們看清楚清境這地方,當地人盲目開發,將原本美好山頭挖得面目全非,發展商似乎還未醒覺,歐式度假屋一間接一間蓋起來,旅遊建設與周遭環境不協調,有朝一天,最終或會抽盡地下水,導致山崩泥塌的嚴重災難。那一刻,猶如當頭捧喝,台灣的慘不目睹的現實,不就是香港今天的窘境嗎?這讓我想到政府近期要動用郊野公園土地來建屋的荒謬。
侯孝賢監製、齊柏林導演、吳念真旁述的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看見台灣》(Beyond Beauty - Taiwan from above),全片92分鐘以空中飛翔方式俯瞰整個台灣,給我們用一個非一般的角度去看台灣,去看一些在陸地上看不到的景象。影片一開始,便被台灣的群山震撼了,山勢巍峨,連綿起伏,或摺疊,或堆積,或鋪雪,姿態各異,別具韻味。
鏡頭再一轉,山頂上的湖泊,森林裡的樹叢,平原上的稻田,海岸邊的浪花,都美得令人屏息靜氣。高空下的幽谷,汪洋上的扒艇,琵鷺拍的濺水,陽光下的波濤,風吹過的稻草,台灣人的笑容,都是那麼的可愛。
電影配樂由《賽德克‧巴萊》的何國杰所譜,激昂悠揚的旋律,由布拉格愛樂樂團演奏出來,感動著觀眾心靈,那一刻,我有些妒忌台灣人,有這麼美麗的家園。
《看見台灣》的重點就在「看見」,原來我們所「看見」的台灣,並不是完全看見,還有很多我們看不見,齊柏林駕直昇機帶我們翱翔天際,從高空看台灣,才知道台灣還有很多看不見的美景。但是,這個「看見」語帶相關,不僅讓我們看見台灣的美麗,也讓我們看見台灣的醜陋,吳念真用帶有磁性的口吻告訴我們:「這樣的角度與高度,你才可以真正的去理解台灣,理解她的美麗與哀愁。」
《看見台灣》製作出色,全片高空拍攝,花費不菲,它不止是一齣旅遊紀錄片那麼簡單,背後帶出了鮮為人知的無情現實,值得發人深省的反思。《看見台灣》用了幾近三分二的篇幅去看台灣的病情,不少病癥其實可以避免,但人類的自私自利,美麗的家園已變得千瘡百孔。清境的過度開發暗藏山崩的危機,熱門觀日勝地阿里山,沼平車站廣場的背後竟然是大幅滑坡。城市發展、工廠擴張、煙囪廢氣所排出的污水,血淋淋的經過河道流出大海,更是觸目驚心;污水流出大海,與清轍海水形成涇渭分明的「陰陽海」;花東的天然海岸線竟要靠水泥消波塊護岸;一條條的礙眼水管就像怪獸觸鬚,貪婪地吸啜著地下水;馬路冷酷無情地把山頭劃花了;電塔就像鋼鐵樹一棵一棵插在綠田上;旅館的天線電線劃破天空,佈置得凌亂不堪....種種情景都是人類造成的崩壞,這是何等諷刺。這時候的配樂,激昂澎湃卻又哀怨,比任何千言萬語更能深深觸動人的心靈,為台灣的創傷而傷感。
我們到台灣享受旅遊,吃喝玩樂,殊不知竟然要靠沉重的經濟代價來換取,這些代價影響著後代。吳念真不慍不火反問觀眾:「在每次災難後,人們怨天,怨地,怨政府,那自己呢?」那一刻,我為自己在清境度假助長當地經濟卻間接成為潛在山崩危機的「幫兇」,產生了罪疚感。人為破壞,政府固然有很大的責任,因為管理不善,監督不足,但人類自律還是很重要。台灣本來有不同品種的植被,對鞏固泥土避免崩塌有很大作用,但台灣人為了搖錢的檳榔樹,大幅斬伐,也為種得味道甘香的茶葉,不惜在山頭開採種植,這些行為就是為了經濟利益而不惜付上代價,政府若加以管制舉措可能被指阻人發達。當不幸發生百年一遇的大暴雨和大地震導致山泥傾瀉的時候,人民的劣根性便會祼露出來,只會怨天,只會怨地,只會怨政府,但就從來不會怨自己。
齊導不惜工本拍出《看見台灣》,就是「愛之深,責之切」的表現,他深愛自己家園,對於家園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自然深感痛絕。雖然紀錄片對台灣「醜」的一面並無掩飾,但也沒有深入探討箇中原因與後果,觀眾在讚嘆台灣美麗的同時,也「看見」台灣的醜陋,讓觀眾自己作出反省,這不是說教,卻比說教更能有效點醒觀眾。不過,觀眾看過後一般多會善忘,還不是依舊嘻嘻哈哈吃喝玩樂,台灣的傷口很快拋諸腦後。
最後一幕,齊導邀請了台灣原住民子女所組成的布農族原聲童聲合唱團,登上台灣最高山 - 玉山,齊齊唱歌,美妙歌聲響徹整座山頭,也響徹整個台灣的天空,洗滌台灣人心靈。少年人揮舞青天白日滿天紅小國旗,流露了對家園的熱愛,對國家的歸屬,對未來的期盼。
《看見台灣》著實令人感動,香港有高空拍攝的照片集,但卻少有鳥瞰香港的紀錄片,未知何時才有《看見香港》面世,相信這比「家愛香港」的宣傳活動,更能讓香港人對自己家園有更深厚的歸屬感。
可是,《看見台灣》赤裸裸指出了人類是何等貪婪,為了生存,為了私利,竟然不珍惜土地資源,採挖不斷,弄得台灣傷痕累累。電影帶我們看清楚清境這地方,當地人盲目開發,將原本美好山頭挖得面目全非,發展商似乎還未醒覺,歐式度假屋一間接一間蓋起來,旅遊建設與周遭環境不協調,有朝一天,最終或會抽盡地下水,導致山崩泥塌的嚴重災難。那一刻,猶如當頭捧喝,台灣的慘不目睹的現實,不就是香港今天的窘境嗎?這讓我想到政府近期要動用郊野公園土地來建屋的荒謬。
侯孝賢監製、齊柏林導演、吳念真旁述的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看見台灣》(Beyond Beauty - Taiwan from above),全片92分鐘以空中飛翔方式俯瞰整個台灣,給我們用一個非一般的角度去看台灣,去看一些在陸地上看不到的景象。影片一開始,便被台灣的群山震撼了,山勢巍峨,連綿起伏,或摺疊,或堆積,或鋪雪,姿態各異,別具韻味。
鏡頭再一轉,山頂上的湖泊,森林裡的樹叢,平原上的稻田,海岸邊的浪花,都美得令人屏息靜氣。高空下的幽谷,汪洋上的扒艇,琵鷺拍的濺水,陽光下的波濤,風吹過的稻草,台灣人的笑容,都是那麼的可愛。
電影配樂由《賽德克‧巴萊》的何國杰所譜,激昂悠揚的旋律,由布拉格愛樂樂團演奏出來,感動著觀眾心靈,那一刻,我有些妒忌台灣人,有這麼美麗的家園。
《看見台灣》的重點就在「看見」,原來我們所「看見」的台灣,並不是完全看見,還有很多我們看不見,齊柏林駕直昇機帶我們翱翔天際,從高空看台灣,才知道台灣還有很多看不見的美景。但是,這個「看見」語帶相關,不僅讓我們看見台灣的美麗,也讓我們看見台灣的醜陋,吳念真用帶有磁性的口吻告訴我們:「這樣的角度與高度,你才可以真正的去理解台灣,理解她的美麗與哀愁。」
《看見台灣》製作出色,全片高空拍攝,花費不菲,它不止是一齣旅遊紀錄片那麼簡單,背後帶出了鮮為人知的無情現實,值得發人深省的反思。《看見台灣》用了幾近三分二的篇幅去看台灣的病情,不少病癥其實可以避免,但人類的自私自利,美麗的家園已變得千瘡百孔。清境的過度開發暗藏山崩的危機,熱門觀日勝地阿里山,沼平車站廣場的背後竟然是大幅滑坡。城市發展、工廠擴張、煙囪廢氣所排出的污水,血淋淋的經過河道流出大海,更是觸目驚心;污水流出大海,與清轍海水形成涇渭分明的「陰陽海」;花東的天然海岸線竟要靠水泥消波塊護岸;一條條的礙眼水管就像怪獸觸鬚,貪婪地吸啜著地下水;馬路冷酷無情地把山頭劃花了;電塔就像鋼鐵樹一棵一棵插在綠田上;旅館的天線電線劃破天空,佈置得凌亂不堪....種種情景都是人類造成的崩壞,這是何等諷刺。這時候的配樂,激昂澎湃卻又哀怨,比任何千言萬語更能深深觸動人的心靈,為台灣的創傷而傷感。
我們到台灣享受旅遊,吃喝玩樂,殊不知竟然要靠沉重的經濟代價來換取,這些代價影響著後代。吳念真不慍不火反問觀眾:「在每次災難後,人們怨天,怨地,怨政府,那自己呢?」那一刻,我為自己在清境度假助長當地經濟卻間接成為潛在山崩危機的「幫兇」,產生了罪疚感。人為破壞,政府固然有很大的責任,因為管理不善,監督不足,但人類自律還是很重要。台灣本來有不同品種的植被,對鞏固泥土避免崩塌有很大作用,但台灣人為了搖錢的檳榔樹,大幅斬伐,也為種得味道甘香的茶葉,不惜在山頭開採種植,這些行為就是為了經濟利益而不惜付上代價,政府若加以管制舉措可能被指阻人發達。當不幸發生百年一遇的大暴雨和大地震導致山泥傾瀉的時候,人民的劣根性便會祼露出來,只會怨天,只會怨地,只會怨政府,但就從來不會怨自己。
齊導不惜工本拍出《看見台灣》,就是「愛之深,責之切」的表現,他深愛自己家園,對於家園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自然深感痛絕。雖然紀錄片對台灣「醜」的一面並無掩飾,但也沒有深入探討箇中原因與後果,觀眾在讚嘆台灣美麗的同時,也「看見」台灣的醜陋,讓觀眾自己作出反省,這不是說教,卻比說教更能有效點醒觀眾。不過,觀眾看過後一般多會善忘,還不是依舊嘻嘻哈哈吃喝玩樂,台灣的傷口很快拋諸腦後。
最後一幕,齊導邀請了台灣原住民子女所組成的布農族原聲童聲合唱團,登上台灣最高山 - 玉山,齊齊唱歌,美妙歌聲響徹整座山頭,也響徹整個台灣的天空,洗滌台灣人心靈。少年人揮舞青天白日滿天紅小國旗,流露了對家園的熱愛,對國家的歸屬,對未來的期盼。
《看見台灣》著實令人感動,香港有高空拍攝的照片集,但卻少有鳥瞰香港的紀錄片,未知何時才有《看見香港》面世,相信這比「家愛香港」的宣傳活動,更能讓香港人對自己家園有更深厚的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