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31

三月在牛棚 - 藝術社區連線

趁著牛棚開放日,我與她於上週六(2008年3月29日)前往參觀。牛棚藝術村位於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由八座紅磚砌成的建築物組成,猶如一個小村落。牛棚是法定古蹟,現時屬政府的產業,平日並不開放給公眾參觀。

聾影社曾於2004年5月底至6月中旬,在牛棚舉行「同撈同煲」攝影展覽,雖然不是處於旺區,人流稀少,但卻是一個適合辦展覽的地方,空間闊大,也可隨意佈置,黑白照片貼在白色牆壁上,效果極佳。

為了使公眾認識各類藝術及鼓勵創作,牛棚藝術村與康文署聯合舉辦「三月在牛棚 - 藝術社區連線」的藝術節,開放日期為3月14日至4月13日。當天所見,的確很多市民專誠前來參觀,出入方便,牛棚也熱鬧起來,廣場四周鋪滿了特色小檔,專門售賣藝術家的創作,包括相片、書藉、T-Shirt,擺設等等。 其中一檔屬自動售賣(如圖),若對藝術家的作品有興趣,可自行投下十元,便可索取刊物一本,這銷售手法像外國的報紙售賣,市民自動自覺放下錢銀便可取走報紙,他們有良好的城市素質,不會取走貨品而不付費,換了我們中國人,可行嗎?話題說遠了,談回圖中的自動售賣方式,其實聾影社在一月尾舉行的「120度視角」攝影展覽,都有類似構思,可是籌備工作繁複,社員無暇製作而放棄了,否則可提供公眾一個新鮮感。

我們首先往「視覺藝術中的音樂對談」研討會,講者是一位洋人,正在介紹音樂製作的電腦軟件,它透過電腦鏡頭,將人像或景像轉為音樂,當人體或物體移動,音樂也隨之變化,若調較鏡頭錄像的對比度,音樂亦會不同,十分有趣。可惜我是音樂門外漢,不懂箇中奧妙。

隨後參觀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的學生作品展覽,展覽名為「Arrest」,場刊這樣介紹:展覽作品的吸力來自深層的獨白、技巧與物料上出位的顛覆,又或者是一厥至深而獨特的觀察。雖然不明白,但還是看出作品富有創意,部分作品表達學生對社會不平作出控訴,例如香港污染情況,學生用水墨繪出能見度底的景像。另一個藝術品的主體是家居廚房常見的水龍頭及洗手盆,大開水喉,但流出的不是水,而是生了鏽的鐵鍊,我沒有看學生的說明文字,但我的解讀是透過作品暗示現時通漲高昂,市民生活百上加斤,猶如鐵鍊緊鎖自己。

此外,牛棚廣場正中的建築物,正舉行「轉‧氛圍」展覽,共有四位藝術家參展,展覽透過動畫、錄像表演、雕塑及裝置等元素,探索一個「地方」的影響,以及人類與空間的互動關係,怎樣受到文化發展及歷史變遷所規範的日常責任所影響。據場刊介紹,所謂「地方」,並非只由空間內的物件所界定,而是蘊涵獨有氛圍的一個空間,這種氛圍受著空間內的個體與環境互動而改變。憑著空間範圍、聲音或氣味上的純粹變更,這種氛圍可以影響、改變人的感覺、思考、舉動。

從展場出來,感覺是似懂非懂,似明不明,藝術作品就是這樣,需要你去思考,自行領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