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不知何故,老是坐立不安,又要呼呼大睡,真的十分失禮。這一晚,是「解剖世界名曲,進入音樂世界」第六輯《情是何物》篇系列講座的第一講,題目是「白遼士:《幻想》交響曲第5樂章《女巫安息日之夢》」。
我不曾聽過白遼士的名字,雖然他的名氣亦不夠大師貝多芬及莫札特那麼響,但他的《幻想交響曲》(Symphonie Fantastique)卻深得李斯特喜愛,影響深遠,現在聽來一點也不過時,還十分現代魔幻。白遼士(Hector Louis Berlioz, 1803-1969),是法國浪漫派作曲家,18歲時入讀巴黎醫科學校,但因害怕解剖而放棄,轉讀音樂。白遼士少年時曾學習長笛、豎笛及結他,但卻從來沒有學習過鋼琴。
根據周凡夫先生的介紹,《幻想交響曲》在結構上不屬交響曲,實為交響詩(Symphonic Poem),亦即是標題音樂(Programme Music),交響詩的特色是具有濃厚的文學色彩,內容大多是敘事及描述性,包括神話故事、民間傳說、英雄傳奇、風土人情、家國情懷等等,從《幻想交響曲》的副題「一個藝術家生涯中的插曲」便充份反映這是作曲家自傳性質的標題音樂。
《幻想交響曲》的創作過程十分傳奇,據說白遼士於1827年12月5日觀賞莎士比亞戲劇時愛上女主角演員Harriet Smithson(如圖),但遭到拒絕,經過甜蜜、拒絕、失落、沮喪、絕望,痛苦後,寫成了《幻想交響曲》。《幻想交響曲》於1830年首演時,感動了Smithson,並共偕連理,可惜婚姻維持七年便告終。後來他跟一位女歌唱家同居13年,並育有一子,不幸分別離世,使白遼士受到打擊,以致精神崩潰,因此作的作品大多感情氾濫,樂曲效果雖然過於嘈雜,但在今天看來,正好發揮了管弦樂團的豐富表現力,甚至把各種樂器配搭達到前所未有的藝術境界。
《幻想交響曲》另一特別之處,便是引入了「固定樂念」(Idee fixe)的概念,以一個音型來代表一個人物或事物,後來的「主導動機」便是基於「固定樂念」引伸而來,它指的是一個貫穿整部音樂作品的動機,且多是音樂語匯的短小構成,通常的長度維持一至兩個小結。
我不太喜歡《幻想交響曲》,但相對傳統的交響曲來說,《幻想交響曲》無疑十分創新,透過各種樂器的配搭,玩出陰森魔幻、色彩豐富多變的戲劇效果,充份發揮了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難怪影響了後世著名音樂家,包括李斯特、柴可夫斯基、馬勒等。時至今天,《幻想交響曲》仍是受樂團歡迎的演奏作品。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008/07/31
2008/07/27
糧船灣洲一帶地質景觀
2008/07/24
從《春天》到《藍色多瑙河》
周凡夫先生不下一次強調,音樂需要記憶,欣賞音樂才有樂趣,名曲百聽不厭,能夠家傳戶曉的必有其吸引之處,昨晚「解剖世界名曲,進入音樂世界」講座選播的二首歌曲,便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曲《春天》及《藍色多瑙河》。
有時在公共場所,總會聽到一些優美悅耳的音樂,只是不知是樂曲名堂,直至此刻,當音樂才一奏起,便覺似曾相識,方知是《春天》。《春天》作曲家韋華第(Antonio Lucio Vivaldi, 1678-1741)是威尼斯人,生得一頭紅髮,既是神父也是音樂家,《四季》便是廣為人熟識的名曲。《四季》分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春天》是協奏曲(Concerto),以小提琴獨奏,加上古鍵琴及其他弦樂器合奏,來表現出樂曲的強弱。《春天》共分三個樂章,分別是快板、慢板及快板,節奏抒情和諧,勾勒出春天萬象更新的情景。
至於《藍色多瑙河》,更是廣為傳頌的經典名曲,跟《春天》的曲式雖然不同,但都是節奏輕快的音樂作品。《藍色多瑙河》由奧地利著名作曲家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 Jr.,通常稱為「小約翰‧史特勞斯」, 1825-1899)創作,這首樂曲使維也納圓舞曲成為整個十九世紀歐洲音樂中的主流,直至二十世紀才被探戈所取代。《藍色多瑙河》由五首小圓舞曲組成,每首小圓舞曲採用二段體曲式結構,含有對比性的主題與副題,節奏歡暢又熱鬧。
《藍色多瑙河》於1867年寫成,初時反應平平,後來小約翰親自在法國巴黎萬國博覽會親自指揮,獲得空前成功,更「奧地利第二國歌」的美譽。
關於《藍色多瑙河》的演奏,可以從以下網址欣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E7Zk-qaJA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0VUXLsBSjo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有時在公共場所,總會聽到一些優美悅耳的音樂,只是不知是樂曲名堂,直至此刻,當音樂才一奏起,便覺似曾相識,方知是《春天》。《春天》作曲家韋華第(Antonio Lucio Vivaldi, 1678-1741)是威尼斯人,生得一頭紅髮,既是神父也是音樂家,《四季》便是廣為人熟識的名曲。《四季》分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春天》是協奏曲(Concerto),以小提琴獨奏,加上古鍵琴及其他弦樂器合奏,來表現出樂曲的強弱。《春天》共分三個樂章,分別是快板、慢板及快板,節奏抒情和諧,勾勒出春天萬象更新的情景。
至於《藍色多瑙河》,更是廣為傳頌的經典名曲,跟《春天》的曲式雖然不同,但都是節奏輕快的音樂作品。《藍色多瑙河》由奧地利著名作曲家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 Jr.,通常稱為「小約翰‧史特勞斯」, 1825-1899)創作,這首樂曲使維也納圓舞曲成為整個十九世紀歐洲音樂中的主流,直至二十世紀才被探戈所取代。《藍色多瑙河》由五首小圓舞曲組成,每首小圓舞曲採用二段體曲式結構,含有對比性的主題與副題,節奏歡暢又熱鬧。
《藍色多瑙河》於1867年寫成,初時反應平平,後來小約翰親自在法國巴黎萬國博覽會親自指揮,獲得空前成功,更「奧地利第二國歌」的美譽。
關於《藍色多瑙河》的演奏,可以從以下網址欣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E7Zk-qaJA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0VUXLsBSjo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008/07/20
翻山越嶺
昨天(2008年7月19日),我約了阿華、Cindy、Jeff夫婦、阿Mak與他的朋友一同遠足,由萬宜水庫花山出發,目的地是白腊村。
萬宜水庫雖然不是香港最早興建的水塘,但卻是全港儲水量最大的水塘,水庫在海中興建的,政府從1971年開始,花了8年時間,在糧船灣洲與西貢半島之間的狹窄海道興建二座水壩,抽出海水,注入淡水,形成一個人工內湖。興建水庫期間,政府遷徙了爛泥灣三個村落的居民,使村落隱沒在水庫之中,香港電台於2008年5月28日播出的《獅子山下之水中的故鄉》,便是講述潛水找尋隱沒村落的故事。
由於東壩對開海面並沒任何島嶼(最遠便是菲律賓),因此這一帶海域的風浪強大,為免萬宜水庫東壩受到破壞,政府加設副水壩,並放置錨形水泥躉,形成防坡堤。這一帶的地質岩石十分獨特,褶曲的六角柱狀凝灰岩見證了大自然的強大力量,值得大家前往觀賞。
這是一個陰晴不定的週末,上午九時正,我們在「藍色錨形石」東壩紀念碑旁邊梯級登山。天氣十分酷熱,行沒多久,便汗如雨下,望向山頭,令我想起去年的一次難忘經歷。2007年7月8日,因「地質旅遊專業證書」的課程需要,我跟隨老師同學到此作戶外考察,當時正值烈日當空的中午時分,我走得滿面通紅,大汗淋漓,不停喘氣,腳步虛浮,狀甚辛苦,老師同學見狀也十分擔心,不斷替我撥涼及補充水份,我有點難為情,但十分感動。
行至半途,天上突然下著微雨,加上海風,感覺宛如走進冷氣房內,十分涼快。一小時後,我們在這樣「一時天晴,一時下雨」的情況下到達破邊洲觀景台(雖云觀景台,但其實是懸崖,沒有欄杆)。破邊洲,外形真的像被刀削斷,名副其實是「破邊」。小島本是岬角,與糧船灣為一體,因終年不斷地受到強風巨浪衝擊侵蝕,使岬角兩側慢慢由海蝕洞演變至海蝕拱,最後拱頂塌下使岬角與母體分離,形成海蝕柱。
破邊洲的六角柱石壁十分完美,一條一條整齊地排列著,形如風琴,因而被稱為「風琴壁」。若乘坐機動小艇穿越破邊洲狹窄海道,便會為那峻峭陡直的風琴壁而感到震撼,猶如置身於大峽谷。在花山的觀景台向下俯望對岸破邊洲風琴壁,加上海浪的衝擊聲,氣勢十分磅礡,膽小畏高者不宜觀望。此外,從海路看破邊洲,永不會看到內有乾坤,從花山向下俯望便可看到波平如境的水池,是為「貴妃池」,寧靜的池水與外面洶湧的波濤形成強烈的對比。
在花山的另一側是礫石灘,滿佈被海水沖刷成渾圓的礫石。海灘人跡罕至,但卻是地質研究愛好者的天堂,因為這裡可以看到褶曲程度更複雜漂亮的六角柱岩石群,還可以看到六角柱石條因風化而整條滑落,底部也破爛不堪。若細心觀察,便可發現六角柱岩石群有一異象,石群中間是黑色岩石,那是岩石的弱線,被黑色玄武岩入侵所致。
稍作休息一會兒,便繼續起程前往糧船灣,那座海拔209呎的高山近在眼前,一般情況並不難行,可是這時候,太陽伯伯吹走雨雲並大放熱力,四周熱騰騰,海風又不懂轉彎吹到這兒來,我們登山時便不斷喘氣,汗流浹背。好不容易走到山頂,涼風迎面吹來,望著西貢東海諸島的美景,眾人精神為之大振,甚麼叫苦盡甘來?此刻情境便是了。
在這裡,可以眺望東海四大名洞之其中二個,分別是橫洲角洞及火石洲欖灣角洞,雖名為「洞」,實為海蝕拱。 風浪沿著島嶼上的弱線慢慢侵蝕,發展成凹入的洞穴,是為「海蝕洞」。當島嶼兩側海蝕洞貫通後,便形成「海蝕拱」。在另一面白腊灣則可看到壯觀的「海蝕隙」,當海蝕洞持續被海浪侵蝕,使其擴闊加深,洞穴頂部岩層便會因失去支撐而崩塌,岩洞外露,從而形成一道狹長的小海灣。
遠古時期,西貢黃石碼頭是火山所在地,爆發出來的火山灰及熔岩冷卻後急速向內收縮,形成含有酸性的六角柱狀流紋質凝灰岩,西貢東海至果洲群島一帶,均可見到六角柱岩石群,其範圍分佈之廣是世界罕見,可以推想遠古火山爆發時是如何壯觀又駭人。本來凝灰岩較花崗岩更耐蝕,但因急速冷縮而形成的六角柱岩石群具有明顯的節理,雨水的滲入與風浪的衝擊帶來破壞,使岩石加速被侵蝕,因而形成了今天很多宏偉又奇特的洞穴景觀。
我們沿著山腰前行,沿途到處都是崗松(俗稱小白花),學名Baeckea frutescens,屬桃金娘科,將葉片揉碎一聞,帶有輕輕的白花油香味。一碗飯的時分,我們發現找不到下山的路,茂盛的樹叢將山路遮掩,幸好阿Mak與他的朋友臨危不亂,帶領我們下山,到達另一處渺無人跡的礫石灘。那裡露兜樹長滿了圓形的橙色果實,形似菠蘿,俗稱假菠蘿,露兜學名Pandanus tectorius,屬露兜樹科,多生於海邊沙地。露兜具有清熱作用,是廣東涼茶廿四味的其中一種成份,葉子還可用來包粽子。
午休後,本想沿岸邊前行,發現前無去路,惟有登上小山坡前往白腊村,那時候正值下午一時,猛烈的太陽真令大家吃不消。十五分鐘後便跨越小山坡,到了一片大草原,穿過樹林,前面遠處便是白腊村渡假區,大家很開心,因為艱苦的旅程快將結束,可以在村內士多嘆杯冰凍的檸檬可樂。
可是大家開心得太早了,那大片草原是一片爛泥地,小溪縱橫交錯,本來很容易跨過,但是大家都不想弄污鞋子,反而成為障礙。人急智生,大家就地取材,搬運竹子,打算製成簡單的「小橋」以便渡溪,可怕失敗了,阿Mak首當其衝,雙腳插入水中,其他人也不難倖免,最後輪到我,惟有硬著頭皮奮力一跳,竟然成功越過小溪。行沒多久,又是泥水混雜的濁溪,這一次大家發揮奧運精神,個個也盡情一躍而起,跨過去了。
狼狽過後,終於抵達白腊村,大家鞋子褲腳滿是泥濘,污穢不堪。白腊村原是一條劉姓的客家村莊,村民早已移居市區,現在被改為渡假村,環境清幽,鄰近沙灘,甚受市民歡迎,每逢週末週日及假期,十二間度假屋很快便爆滿。關於白腊村的故事,可參看《電子明周》的專題:
旅程到此結束,對少運動的城市人來講,這是一個考驗體能的難忘經驗。那天,我與阿華體力透支,連簡單的上樓梯也顯得困難,可想而知今次旅程是如何艱辛。
萬宜水庫雖然不是香港最早興建的水塘,但卻是全港儲水量最大的水塘,水庫在海中興建的,政府從1971年開始,花了8年時間,在糧船灣洲與西貢半島之間的狹窄海道興建二座水壩,抽出海水,注入淡水,形成一個人工內湖。興建水庫期間,政府遷徙了爛泥灣三個村落的居民,使村落隱沒在水庫之中,香港電台於2008年5月28日播出的《獅子山下之水中的故鄉》,便是講述潛水找尋隱沒村落的故事。
由於東壩對開海面並沒任何島嶼(最遠便是菲律賓),因此這一帶海域的風浪強大,為免萬宜水庫東壩受到破壞,政府加設副水壩,並放置錨形水泥躉,形成防坡堤。這一帶的地質岩石十分獨特,褶曲的六角柱狀凝灰岩見證了大自然的強大力量,值得大家前往觀賞。
這是一個陰晴不定的週末,上午九時正,我們在「藍色錨形石」東壩紀念碑旁邊梯級登山。天氣十分酷熱,行沒多久,便汗如雨下,望向山頭,令我想起去年的一次難忘經歷。2007年7月8日,因「地質旅遊專業證書」的課程需要,我跟隨老師同學到此作戶外考察,當時正值烈日當空的中午時分,我走得滿面通紅,大汗淋漓,不停喘氣,腳步虛浮,狀甚辛苦,老師同學見狀也十分擔心,不斷替我撥涼及補充水份,我有點難為情,但十分感動。
行至半途,天上突然下著微雨,加上海風,感覺宛如走進冷氣房內,十分涼快。一小時後,我們在這樣「一時天晴,一時下雨」的情況下到達破邊洲觀景台(雖云觀景台,但其實是懸崖,沒有欄杆)。破邊洲,外形真的像被刀削斷,名副其實是「破邊」。小島本是岬角,與糧船灣為一體,因終年不斷地受到強風巨浪衝擊侵蝕,使岬角兩側慢慢由海蝕洞演變至海蝕拱,最後拱頂塌下使岬角與母體分離,形成海蝕柱。
破邊洲的六角柱石壁十分完美,一條一條整齊地排列著,形如風琴,因而被稱為「風琴壁」。若乘坐機動小艇穿越破邊洲狹窄海道,便會為那峻峭陡直的風琴壁而感到震撼,猶如置身於大峽谷。在花山的觀景台向下俯望對岸破邊洲風琴壁,加上海浪的衝擊聲,氣勢十分磅礡,膽小畏高者不宜觀望。此外,從海路看破邊洲,永不會看到內有乾坤,從花山向下俯望便可看到波平如境的水池,是為「貴妃池」,寧靜的池水與外面洶湧的波濤形成強烈的對比。
在花山的另一側是礫石灘,滿佈被海水沖刷成渾圓的礫石。海灘人跡罕至,但卻是地質研究愛好者的天堂,因為這裡可以看到褶曲程度更複雜漂亮的六角柱岩石群,還可以看到六角柱石條因風化而整條滑落,底部也破爛不堪。若細心觀察,便可發現六角柱岩石群有一異象,石群中間是黑色岩石,那是岩石的弱線,被黑色玄武岩入侵所致。
稍作休息一會兒,便繼續起程前往糧船灣,那座海拔209呎的高山近在眼前,一般情況並不難行,可是這時候,太陽伯伯吹走雨雲並大放熱力,四周熱騰騰,海風又不懂轉彎吹到這兒來,我們登山時便不斷喘氣,汗流浹背。好不容易走到山頂,涼風迎面吹來,望著西貢東海諸島的美景,眾人精神為之大振,甚麼叫苦盡甘來?此刻情境便是了。
在這裡,可以眺望東海四大名洞之其中二個,分別是橫洲角洞及火石洲欖灣角洞,雖名為「洞」,實為海蝕拱。 風浪沿著島嶼上的弱線慢慢侵蝕,發展成凹入的洞穴,是為「海蝕洞」。當島嶼兩側海蝕洞貫通後,便形成「海蝕拱」。在另一面白腊灣則可看到壯觀的「海蝕隙」,當海蝕洞持續被海浪侵蝕,使其擴闊加深,洞穴頂部岩層便會因失去支撐而崩塌,岩洞外露,從而形成一道狹長的小海灣。
遠古時期,西貢黃石碼頭是火山所在地,爆發出來的火山灰及熔岩冷卻後急速向內收縮,形成含有酸性的六角柱狀流紋質凝灰岩,西貢東海至果洲群島一帶,均可見到六角柱岩石群,其範圍分佈之廣是世界罕見,可以推想遠古火山爆發時是如何壯觀又駭人。本來凝灰岩較花崗岩更耐蝕,但因急速冷縮而形成的六角柱岩石群具有明顯的節理,雨水的滲入與風浪的衝擊帶來破壞,使岩石加速被侵蝕,因而形成了今天很多宏偉又奇特的洞穴景觀。
我們沿著山腰前行,沿途到處都是崗松(俗稱小白花),學名Baeckea frutescens,屬桃金娘科,將葉片揉碎一聞,帶有輕輕的白花油香味。一碗飯的時分,我們發現找不到下山的路,茂盛的樹叢將山路遮掩,幸好阿Mak與他的朋友臨危不亂,帶領我們下山,到達另一處渺無人跡的礫石灘。那裡露兜樹長滿了圓形的橙色果實,形似菠蘿,俗稱假菠蘿,露兜學名Pandanus tectorius,屬露兜樹科,多生於海邊沙地。露兜具有清熱作用,是廣東涼茶廿四味的其中一種成份,葉子還可用來包粽子。
午休後,本想沿岸邊前行,發現前無去路,惟有登上小山坡前往白腊村,那時候正值下午一時,猛烈的太陽真令大家吃不消。十五分鐘後便跨越小山坡,到了一片大草原,穿過樹林,前面遠處便是白腊村渡假區,大家很開心,因為艱苦的旅程快將結束,可以在村內士多嘆杯冰凍的檸檬可樂。
可是大家開心得太早了,那大片草原是一片爛泥地,小溪縱橫交錯,本來很容易跨過,但是大家都不想弄污鞋子,反而成為障礙。人急智生,大家就地取材,搬運竹子,打算製成簡單的「小橋」以便渡溪,可怕失敗了,阿Mak首當其衝,雙腳插入水中,其他人也不難倖免,最後輪到我,惟有硬著頭皮奮力一跳,竟然成功越過小溪。行沒多久,又是泥水混雜的濁溪,這一次大家發揮奧運精神,個個也盡情一躍而起,跨過去了。
狼狽過後,終於抵達白腊村,大家鞋子褲腳滿是泥濘,污穢不堪。白腊村原是一條劉姓的客家村莊,村民早已移居市區,現在被改為渡假村,環境清幽,鄰近沙灘,甚受市民歡迎,每逢週末週日及假期,十二間度假屋很快便爆滿。關於白腊村的故事,可參看《電子明周》的專題:
旅程到此結束,對少運動的城市人來講,這是一個考驗體能的難忘經驗。那天,我與阿華體力透支,連簡單的上樓梯也顯得困難,可想而知今次旅程是如何艱辛。
2008/07/18
東海穿洞
岩石無價,它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從遠古火山爆發至今,經歷了億億萬萬年的天氣與自然變化而形成今天地質景觀,彌足珍貴。
眾多岩石之中,香港的六角柱岩石群是世界罕見,宏偉壯觀,氣勢迫人。位於西貢萬宜水庫至果洲群島一帶的六角柱岩石群,多屬流紋質凝灰岩(Rhyolitic Ash Tuff),質地稠密,反而外國的六角柱岩石群多是黑色玄武岩(Black Basaltes),質地稀疏。
距今一億四千幾萬年前,現時黃石碼頭一帶,便是遠古火山所在地,估計當時火山爆發,火山灰、碎塊、岩漿噴出地面後遇上冷空氣,急速冷卻凝固,並從六邊向內收縮,產生六角形的節理,形如龜殼裂紋。另一方面,火山爆發時引致巨大地陷,使西貢海域猶如碗子,載滿溶岩,冷卻後形成呈傾斜方向的六角柱岩石群。
西貢海域以至吐露港一帶,是構思中的世界地質公園選址。為了吸引大眾市民欣賞香港的地貌岩石及增加認識,漁農自然護理署及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攜手合作出版一本介紹香港地質旅遊的書本,預期2008年10月面世,因此我們一班義工專誠請假出海,作實地考察及資料整理。
吊鐘洲吊鐘洞
峭壁洲沙糖口洞
吊鐘洲
峭壁洲
火石洲欖灣角洞
橫洲角洞
破邊洲
白腊仔木棉洞
感謝造物主的賞賜,讓我們為香港擁有如此巧奪天工、龐大獨特的岩石群而自豪。
眾多岩石之中,香港的六角柱岩石群是世界罕見,宏偉壯觀,氣勢迫人。位於西貢萬宜水庫至果洲群島一帶的六角柱岩石群,多屬流紋質凝灰岩(Rhyolitic Ash Tuff),質地稠密,反而外國的六角柱岩石群多是黑色玄武岩(Black Basaltes),質地稀疏。
距今一億四千幾萬年前,現時黃石碼頭一帶,便是遠古火山所在地,估計當時火山爆發,火山灰、碎塊、岩漿噴出地面後遇上冷空氣,急速冷卻凝固,並從六邊向內收縮,產生六角形的節理,形如龜殼裂紋。另一方面,火山爆發時引致巨大地陷,使西貢海域猶如碗子,載滿溶岩,冷卻後形成呈傾斜方向的六角柱岩石群。
西貢海域以至吐露港一帶,是構思中的世界地質公園選址。為了吸引大眾市民欣賞香港的地貌岩石及增加認識,漁農自然護理署及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攜手合作出版一本介紹香港地質旅遊的書本,預期2008年10月面世,因此我們一班義工專誠請假出海,作實地考察及資料整理。
吊鐘洲吊鐘洞
峭壁洲沙糖口洞
吊鐘洲
峭壁洲
火石洲欖灣角洞
橫洲角洞
破邊洲
白腊仔木棉洞
感謝造物主的賞賜,讓我們為香港擁有如此巧奪天工、龐大獨特的岩石群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