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0

史特拉汶斯基:舞劇音樂《彼德洛希卡》第一幕《狂歡節市集》


日劇《交響情人夢》大受歡迎,在去年10月14日晚上播出的第10集,內容講述野田妹參加鋼琴比賽,她的參賽曲目是史特拉汶斯基的舞劇音樂《彼德洛希卡》三樂章之第一樂章《狂歡節市集》,這也是今晚「解剖世界名曲,進入音樂世界」導賞系列「情是何物篇」第四講的主題。


史特拉汶斯基(Igor Fyodorovich Stravinsky, 1882-1971)是美藉俄羅斯現代作曲大師,師承配器大師林姆斯基-柯薩可夫(Nikolai Andrejewitsch Rimski-Korsakow, 1844-1908)。 史特拉汶斯基的父親是彼得堡皇家歌劇院的男低音歌手,自幼便受父親影響,9歲開始學習鋼琴和作曲。雖然有音樂天分,可是,父母卻安排他進入聖彼德保大學學習法律,然而他在修讀法律期間,卻花掉大部分時間學習音樂。




據講座主持周凡夫先生介紹,史特拉汶斯基的音樂創作,可分三個時期:俄羅斯風格時期(1905-1919)、新古典主義時期(1920-1951)、十二音列音樂時期(或稱序列音樂,1952-1971)。他的早期音樂帶有傳統俄羅斯民族風格,也具有強大的節奏氣勢,隨著創作多首舞台音樂,便慢慢趨向複雜激進的節奏,並大量運用不和諧音及不對稱節奏等多調性手法,使作品帶有強烈的印象主義色彩。史特拉汶斯基與俄羅斯芭蕾舞團經理兼編舞家戴亞吉列夫(Sergei Pavlovich Diaghilev, 1872–1929)合作無間,共同創作多首芭蕾舞劇,例如《火鳥》(The Firebird,1910)、《彼德洛希卡》(Petrushka,1911)、《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1913)便是俄羅斯風格時期的著名作品,至今仍大受歡迎。


世界大戰期間,史特拉汶斯基逃離家鄉,經過一輪探索後,他的作品趨向新古典主義,音樂大多清徹、簡潔,同時顯得理智、客觀。史特拉汶斯基與著名抽象派畫家畢加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交往密切,對其創作產生很大的影響。在進行新古典主義創作的同時,史特拉汶斯基對爵士樂產生了興趣,並將爵士風格融入其作品中,從而產生一種怪異、嘲諷的特色。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史特拉汶斯基運用十二音和總體序列主義來進行創作,將兩種長期分裂的音樂潮流融合到一起。


《彼德洛希卡》是史特拉汶斯基的早期作品,這齣芭蕾舞劇情節簡單,全劇共分四場,包括(1) 狂歡節市集、(2) 彼德洛希卡的房間、(3) 摩爾人的房間,及(4) 黃昏的狂歡節市集。內容講述1830年間,聖彼得堡公共廣場上大齋期間的狂歡節慶,一場木偶開演,戲班班主拿出三個木偶,分別是白臉小丑彼德洛希卡、妖艷舞女演員及摩爾人,隨著班主的笛聲,三個木偶竟活起來。彼德洛希卡愛上妖艷舞女演員,但求愛不遂。彼德洛希卡看到她與摩爾人調情跳舞,妒火中燒,卻慘遭摩爾人砍死,觀眾嘩然。班主撿起木偶、收拾劇場時,竟看到彼德洛希卡的幽靈在飄浮,臉色鐵青嚇人,嚇得班主扔掉木偶逃離。

《彼德洛希卡》是一齣荒謬怪誕的黑色幽默作品,描述木偶世界的三角戀愛,藉此諷刺人間現實。《彼德洛希卡》四幕中以第一幕《狂歡節市集》較多變化,而且出現二個極端音域,一直以來廣為Hi Fi發燒友所喜愛。第一幕《狂歡節市集》共分9段,第1段甫開始便是市集喧鬧嘈雜的場面,史特拉汶斯基利用長笛、豎琴、小提琴等樂器,以強音來營造氣氛。到了第4段描述木偶戲劇班主出場的一刻,在一輪刺耳鼓聲響起後突然靜止,然後便是巴松管的輕聲,奏出怪異及毛骨悚然的氣氛,來描述三個木偶被施法而活動起來,情境詭異。之後第7至9段採用了俄羅斯土風舞曲調,以強勁的節奏來描述市集的熱鬧與跳舞歡樂。史特拉汶斯基深得配器大師林姆斯基-柯薩可夫真傳,他在配器中採用了平行進行的連續不協調的和弦,暗示木偶劇的滑稽與線條的僵硬,十分形象化。

史特拉汶斯基是20世紀現代音樂的傳奇人物,他的成名代表作《春之祭》結構複雜,所呈現的大膽樂風,以及粗獷而又具有濃郁的俄羅斯風格,成為20世紀古典音樂創作的典範,影響後世深遠,更是現代大型管弦樂團一顯實力的曲目。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TVB網頁)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