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面波光粼粼,映照夕陽餘暉;
鹹魚晾曬流香,蝦香飄飄惹涎。
不見漁舟揚帆,只見遊艇穿梭;
吹來柔柔海風,翻起朵朵浪花。
潮退下淺灘現,招蟹彈魚覓食;
雀鳥翱翔天際,紅樹搖搖護岸。
棚屋緊如鈕扣,鄰里親如手足;
渡橋拉近兩岸,譜寫世代情懷。
曾幾何時,橫水渡是大澳的地標,那艘靠人力拉麻繩過河的平底木船,一直是大澳居民的交通工具,擔當著大涌河兩岸的溝通橋樑,聯繫兩岸居民的感情。要往來對岸便得支付0.5元費用,不然便要跑到老遠的木橋過河。自從政府出資興建大涌橋後,橫水渡便光榮引退,正式走進歷史,同時也使大澳褪色。
大涌行人橋的兩端範圍(永安街與街市街)是整個大澳區最繁榮熱鬧的市集,鹹魚蝦醬的香氣在四周飄溢,吸引假日遊人選購。
遠離市集,轉入寧靜的吉慶街,仿如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這裡沒有遊人如鯽的壓迫感,也沒有劃破寧靜的煩厭感,到處散發著懶洋洋的閒情,街坊聚首閒話家常,小孩嬉戲旁若無人,店舖開市靜候生意,麻雀耍樂此起彼落,他們奏出了人情味濃郁的旋律,這感覺是十分親切熟悉的。
鹹魚晾曬流香,蝦香飄飄惹涎。
不見漁舟揚帆,只見遊艇穿梭;
吹來柔柔海風,翻起朵朵浪花。
潮退下淺灘現,招蟹彈魚覓食;
雀鳥翱翔天際,紅樹搖搖護岸。
棚屋緊如鈕扣,鄰里親如手足;
渡橋拉近兩岸,譜寫世代情懷。
曾幾何時,橫水渡是大澳的地標,那艘靠人力拉麻繩過河的平底木船,一直是大澳居民的交通工具,擔當著大涌河兩岸的溝通橋樑,聯繫兩岸居民的感情。要往來對岸便得支付0.5元費用,不然便要跑到老遠的木橋過河。自從政府出資興建大涌橋後,橫水渡便光榮引退,正式走進歷史,同時也使大澳褪色。
大涌行人橋的兩端範圍(永安街與街市街)是整個大澳區最繁榮熱鬧的市集,鹹魚蝦醬的香氣在四周飄溢,吸引假日遊人選購。
遠離市集,轉入寧靜的吉慶街,仿如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這裡沒有遊人如鯽的壓迫感,也沒有劃破寧靜的煩厭感,到處散發著懶洋洋的閒情,街坊聚首閒話家常,小孩嬉戲旁若無人,店舖開市靜候生意,麻雀耍樂此起彼落,他們奏出了人情味濃郁的旋律,這感覺是十分親切熟悉的。
曬鹹魚是大澳最常見的情景,居民先將鮮魚挖去鰓和腸臟,清洗乾淨,然後在粗鹽中埋藏約兩至四天,再將魚清洗抹乾,用報紙包裹魚頭,以防蒼蠅飛進肚內生蟲。
來大澳買手信,必買大澳三寶,除了鹹魚與蝦醬,大澳居民也愛好鹹蛋黃,製作十分簡單,只需將鴨蛋黃加少許粗鹽曬乾便可。
大澳水鄉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美譽,但我認為這是「東施效顰」之舉,無論地理環境與人文景觀,大澳與威尼斯明明是兩處不同的景點,互不相似,論美觀與歷史,大澳根本不能與威尼斯相比,偏偏有人愛將兩者相提並論,用後者響噹噹的名氣,使一處寂寂無聞的地方,增加迷人的吸引力。反而,湄公河一帶水鄉與大澳十分相似,當地居民在河邊搭建棚屋,與水為鄰,以舟代步,名副其實是「生於海,長於海」。
棚屋原是漁民的住家艇,一船兩用,既可出海作業,又可屈居船艙,畢竟長期泛舟難以安宅,後來他們將漁船停泊在淺灘岸邊,用木柱加以鞏固,形成早期的簡陋棚屋。後來搭蓋成桶形木屋,鋪上葵葉和樹皮。時至今天,棚屋多是兩層高的建築物,用鐵片搭蓋,以木柱承托,搭建在最高潮汐線之上。棚屋沿河而建,相鄰而築,並擴展成Y形河道,家家戶戶以木橋相連,每間棚屋都有平台,稱之為「棚頭」。
來大澳買手信,必買大澳三寶,除了鹹魚與蝦醬,大澳居民也愛好鹹蛋黃,製作十分簡單,只需將鴨蛋黃加少許粗鹽曬乾便可。
棚屋是大澳的主要特色,也是香港碩果僅存的地方文化遺產,其歷史價值不在於一間棚屋,而是棚屋之間所形成的群體,有其獨特的社會文化與地方特色,見證了香港漁業從盛到衰的歷史變遷。在《香港地區史研究之二 - 大澳》一書,香港科技大學學者廖迪生與張兆和認為,「文物古蹟是那些曾與重要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發生關係的記憶和意義的載體。人們可以在文物古蹟中緬懷過去的光輝、痛苦或辛酸,而或藉著文物的過去含意來反諷和挑戰現在。」(第5頁)
大澳水鄉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美譽,但我認為這是「東施效顰」之舉,無論地理環境與人文景觀,大澳與威尼斯明明是兩處不同的景點,互不相似,論美觀與歷史,大澳根本不能與威尼斯相比,偏偏有人愛將兩者相提並論,用後者響噹噹的名氣,使一處寂寂無聞的地方,增加迷人的吸引力。反而,湄公河一帶水鄉與大澳十分相似,當地居民在河邊搭建棚屋,與水為鄰,以舟代步,名副其實是「生於海,長於海」。
棚屋原是漁民的住家艇,一船兩用,既可出海作業,又可屈居船艙,畢竟長期泛舟難以安宅,後來他們將漁船停泊在淺灘岸邊,用木柱加以鞏固,形成早期的簡陋棚屋。後來搭蓋成桶形木屋,鋪上葵葉和樹皮。時至今天,棚屋多是兩層高的建築物,用鐵片搭蓋,以木柱承托,搭建在最高潮汐線之上。棚屋沿河而建,相鄰而築,並擴展成Y形河道,家家戶戶以木橋相連,每間棚屋都有平台,稱之為「棚頭」。
棚屋歷史悠久,但近十年,棚後先後遭到無情的大火肆虐與洪水蹂躪,眼看家園被毁,居民顯得無奈,嚎啕大哭也無補於事。政府為了安置棚屋原居民,在鹽田遺址附近興建龍田邨,畢竟他們一生與海為鄰,不慣住在陸上房屋,寧願在原地重建棚屋,有些更發揮創意,設計出新穎棚屋。
好有詩意的文章分享。
回覆刪除很久沒有踏足大澳了,看見你所寫的、所影的大澳,好想去。
Catherine
好想去大澳,我好似未去過....
回覆刪除Bun
好羨慕呀!!!你看到的真是別人看不到的...很漂亮!!!
回覆刪除Nelly
我幾個月前去過大澳,不過就無睇到咁多嘢,你的文章寫得好好呀~
回覆刪除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