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20

一間由女人開的餐廳

往外地旅遊,應該嘗試當地特色菜,體驗人家飲食文化,譬如在澳門要吃澳葡菜,在台灣當然要吃台菜了。


去年分別往台北與台中旅遊,都試到當地的新派台菜,所謂新派,其實與傳統台菜不一樣,餐廳只是在傳統基礎上加以創新,迎合不同食客的需要,那感覺就像現時香港有些餐廳將粵菜大加變化,成為別樹一格的前衛菜式。


我嘗試了台北的欣葉台菜料理與台中的伍角船板,兩間餐廳的老闆都是女性,真的不要小覷女性做生意的本事,這兩間餐廳深受食客歡迎,座無虛席,完全是「巾幗不讓鬚眉」的最佳例子。若以餐廳特色比較,伍角船板極盡視覺震撼之能事。


關於伍角船板的名字,餐廳官方網站有一段美麗的解釋:

「一塊有著美麗紋路的船板,
上頭停留了一枚伍角舊幣,
如果有一天我能在一個地方建一棟有風格的房子,
那名字就是伍角船板。」

伍角船板標榜是「一個女人蓋的房子」,的確所言非虛,老闆娘叫謝麗香,人稱香姐。她是藝術家,沉醉於陶藝及雕塑創作,也喜受建築藝術,卻沒有受過正規建築訓練。當她有了土地後,便收集各類建築材料,興建一所藝術餐廳,室內裝潢全是木雕、水泥雕、油畫、陶塑、鐵雕等藝術品,連用餐器皿也是陶塑作品,而不是一般碗碟杯,這可苦了侍應生,因為單是一隻杯子便很重了,何況還要將盛了美食的碟子捧來捧去,不工傷才怪。


在伍角船板用餐,真的不能用平靜心情去享受美食,因為甫一進入餐廳,即被室內裝潢及擺設吸引了視線,美食頓時淪為次要。台中的伍角船板,連同地庫計算,樓高三層,中間淘空,給人寬敞的感覺,可是餐廳的設計不依常理,色調陰沉,滿佈石屎,沒有工整規則可言,就像身處在山洞裡。地庫給人的感覺更震撼,若有長者同行,必會「食不安樂」,甚至有感時日無多,因為地庫的設計簡直與陰司地府並無二致。


雖然伍角船板活像山洞又像地府,但的確突出了老闆娘的藝術品味,無論樓梯、扶手、檯椅、餐具,都花了很多心思。但是我覺得,在這裡享用晚餐,簡且衝擊視覺的感官刺激,難道毛骨悚然與食不下咽就是老闆娘期待食客體驗的效果?


據說老闆娘開餐廳的目的,僅是要表達她對建築的想法,基於現實考慮,不想讓空間擱置。上至天花,下至水池,戶外裝飾,戶內佈局,統統都是她的藝術創作。


對於自己的藝術品,且看老闆娘如何自我表述:

「獨特的建築藝術,
建築物並不是為了把人監禁在房子中而生,
藝術也不是依附於建築的裝飾品,
兩者是一氣呵成的工事,
他們像是把建築物內裡外翻,
呈現出肌理、紋飾和雕鑿的觸感建築,
這種觸感讓習慣了都會水泥模組的我們,
找回身體的觸覺。」


是否能找回身體的觸覺,則見仁見智了,至少在這餐廳帶給我全新的滋味,說實話,真的新鮮有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