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1

瘋狂爆笑的戲中戲 - 《蝦碌戲班》

香港話劇團重演的《蝦碌戲班》(Noises Off)瘋狂爆笑,改篇自英國劇作家Michael Frayn的1982年原著劇本,將一齣瘋狂鬧劇處理得亂中有序,序中帶亂,而鍾景輝的改篇與導演亦有香港特色,對白惹笑抵死,引得觀眾笑聲不斷。


話劇共分三幕,都是講述一班劇團排戲與演出的經過。第一幕講一班演員綵排《無中生有》(戲中劇名)頻頻出錯,導演給氣個半死。第二幕講劇團首晚演出,但劇團導演與演員之間卻有曖昧行為,台前正式演出,台後卻勾心鬥角,互相指責。第三幕講劇團《無中生有》巡迴演出的最後一場,因演員之間的芥蒂加深,影響合作,以致上演時錯誤百出。

《蝦碌戲班》採用了戲中戲的表現手法,劇本結構嚴謹,將人生的錯綜複雜,以誇張手法處理,台詞、動作、情節、笑位都計算得十分準確。阮漢威的佈景設計也巧妙,舞台上的八個房間,演員出場的時間與位置,都配合得天衣無縫,十分精彩。編劇與導演功力之深厚,由此可見一斑。

演員方面,九位演員戲份分配得宜,我認為扮演利叔的孫力民比較搶鏡,戲份雖少,但因為酗酒,出場時錯誤百出,卻又能交足貨。高翰文的角色也很妙,每當聽到「血」字及遇上暴力,他便會不適,很好笑。佔戲甚重的王維,也很惹笑,反而比較資深的彭杏英飾演琴姐,不夠突出。至於陳煦莉似花瓶,亦無突出表現。

《蝦碌戲班》雖然是一齣胡鬧喜劇,其實認真一點來看,這是現實中劇團排戲的真實境況,當中的辛酸不足為外人道。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來自充份的溝通,但偏偏人類又是奇怪複雜的動物,互相之間也能因溝通不足而產生重重誤會與誤解,導致磨擦頻生,最終產生不可預料的負面影響,這實在值得觀眾反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