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31

馬灣雜憶

日期:2007年1月27日
時間:下午
地點:馬灣


是日天晴,吾友集合;
下班匆匆,趕抵青衣。
相機腳架,準備就緒;
乘坐巴士,往馬灣去。












當年初秋,鬚哥鄒生;
親領咱門,馬灣寫真。
由青龍頭,橫渡對岸;
微風送爽,髮端飄飄。













菲林相機,一筒卅六;
好與不好,心中忐忑。
數碼相機,預覽無礙;
好與不好,可再重來。





七載寒暑,漁村依舊;
鱗光閃閃,漁舟渺渺。
十室九空,人面全非;
殘屋敗瓦,不勝唏噓。
















曬蝦勝景,今不復見;
蝦醬餘香,飄溢四周。
天后廟內,不見香火;
孩童嬉戲,耆老清閒。




傳統漁村,今非昔比;
摩登住廈,轟然而立。
青馬大橋,串聯三島;
今天交通,方便快捷。













夕陽西下,漫天紅霞;
斜陽餘暉,美不勝收。
漁民划槳,趕收漁網;
黑夜降臨,燈火闌珊。










傳統現代,文化變遷;
古往今昔,世事感慨。
驀然回首,前塵似煙;
展望未來,努力向前。

當年情(1999年9月18日)

2007/01/17

漫遊台北四日情

司徒看了大家相繼發表「清遠遊記」,倒使我產生寫一篇「台北遊記」的念頭,這是我們第一次結伴離港旅行,旅途趣事很多,帶給我們無限回憶,我希望趁大家對「台北之旅」的緬憶漸漸淡去之際,將之化作文字,永留心裡。

促成這次「台北之旅」,真的是「無心插柳柳成蔭」,話說2005年2月18日聾影社社員例會結束,大夥兒前往酒樓用膳,席間我對鬚哥笑言,不如由他帶我們往台北一遊,在座各人也表示贊成。本來只是視為茶餘飯後的話題,沒想過會付諸實行,不料數天後,鬚哥真的親自統籌是次旅行,使我們喜出望外。

2005年3月25日下午二時許,我們齊集於香港國際機場,大家心情十分興奮,立即來一個「誓師」大合照,以證此行。四時起飛,途中無話,只因大家分散了坐,我不幸地被安排坐在兩位猛男之間,頓感侷促。五時半抵達台北中正機場,天色已暗,帶點涼意。前往酒店途中遇上大塞車,當時正值下班時分,打工仔紛紛趕回家,情況與香港無異。途中看到圓山大飯店,在金黃燈光點綴下更顯高貴氣派。比較之下,我們一連數晚住宿的酒店卻顯得寒酸殘舊,房間門鎖甚至可用地鐵儲值卡打開,幸好還有門鍊防護,使外人不得而入。這幢三星級酒店位於台北市中心舊區,鄰近台北車站與總統府,旺中帶靜。每處行人道都有樓底遮蔭,到處都是「小綿羊」穿梭,恍如置身澳門一般。
到了酒店安頓行李及在附近館子用過晚飯後,我們便往廣州夜街一遊,那裡很像香港廟街,熱鬧程度與香港相比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各類美食、玩具、日常用品、小型電器、影碟CD、衣物等等,共冶一爐,應有盡有。當地食物真的別具獨色,我第一件品嚐的食物是番石榴,好好味呀!其他人呢?一早已四散「醫肚」了。













晚上大家意猶未盡,總是不肯乖乖上床就寢,便到了附近漫畫吧流連。晚上一夜無話,翌日一清早,晨光初現,我們前往總統府拍照,拜凱達格蘭大道封閉所賜,為我們提供了一處極佳的拍照場所,我們又仰又臥,又蹲又站,總之務求拍到滿意照片為止。現場所見,不少工作人員正忙於四周佈置及準備,「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海飄揚,原來當天有一場大型遊行集會,適逢內地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惹起台灣人民不滿,有團體組織「百萬人民主和平護台灣大遊行」以示抗議。凱達格蘭大道原名介壽路,為紀念蔣介石壽辰而命名的,後來1996年陳水扁出任台北市長,將之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一直沿用至今。很多人都不知「凱達格蘭」指的是甚麼,有人甚至以為是從前一位洋人總統,其實根據文獻記載,「凱達格蘭」是指最初居住在台北的原居民,即凱達格蘭族,將之命名主要為了突顯台灣本土文化。

早餐過後,我們前往九份。九份,位於瑞芳鎮,是一座依山傍海的小鎮,從前因為當地被發現含有大量金沙,惹來各地的淘金客前來淘金,漸漸便形式村落,但上世紀三十年代,金沙淘盡,九份因此而衰落。直至1987年候孝賢導演與梁朝偉主演的《悲情城市》在當地取景,加上傳媒廣泛報導,吸引大眾注意而紛紛前往旅遊,使這座失色的山城重現久違了的光輝,今天九份已是台灣最著名的旅遊勝地了,每逢假日,到處人山人海,擠滿車輛人群,我們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到達。乘坐公共巴士往九份,心裡總是存有陰影,因為2004年10月一香港旅行團在冒雨中往當地旅遊,不幸翻側發生意外,歡樂氣氛頓變愁雲慘霧,還弄得家散人亡,慘不忍睹。

台北有不少寺廟,或許民眾十分重視神靈,祈求心靈慰藉,所以台灣的寺廟裝潢也很華麗浮艷,廟頂懸樑的裝飾也十分精細、人物與動物造型也栩栩如生,維妙維肖。九份的寺廟也不例外,當公共巴士沿著蜿蜒曲折的道路駛入九份範圍,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金碧輝煌的寺廟,金瓦紅磚,八仙哪叱分坐廟頂八角,雕刻、泥塑、陶瓷、彩繪等等比比怕是,充份發揮了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藝術特質,這正是台灣傳統建築特色,跟內地各省的建築特色不同,自成一格。













進入窄巷,猶如進入赤柱市集,特色小賣,琳瑯滿目。為免走失,我們用了獨特手勢作記號,先緊握拳頭,將大姆指、食指及尾指伸直,形成一個「和平」的代表手語,當我們進入人潮中,只須舉起手臂,揮動手語便成,果真百試百靈。午膳時間到了,我們進了一間甚有特色的麵店,叫了招牌菜,吃得津津有味。整條窄巷很長,香味四溢樸鼻,舉目滿是美食,令人垂涎三尺。珍珠奶茶裡的粉圓吃得多了,台灣地道的粉圓你試過沒有?有凍食,也有熱食;有紫色,也有七彩,總之粉圓是九份的代表食物。食飽了,最好飲杯清茶消消滯,茶館在九份十分普遍。輕嚐清茶,細味芬芳,清香濃郁,望著窗外,海天一色,乘風送爽,正好偷得浮生半日閒,十分寫意。

沿著石梯下山,經過昇平戲院,雖然已荒廢,但仍有不少旅客冒名而來,緬懷一番。下午四時許,鬚哥跟的士司機議價,及後大家分乘三輛的士前往另一著名旅遊景點 - 野柳風景區。野柳是一處長達1700公尺天然岩石海岸,這裡印證了大自然的無窮威力,諸如蜂窩岩、豆腐岩、女王頭、壺穴等等著名岩石,都是長期受到海蝕風化及地殼運動所形式的。今天看到的景象,若干年後可能變了另一個模樣,因為海蝕風化及地殼運動不會停止的,就像人生一樣,無論成長抑或個人經歷,不會停滯不前的。

女王頭可說是「岩石之星」,皆因「她」真的與皇室貴族婦人輪廓十分吻合,頭戴后冠,姿勢優雅。但是一定要站好角度才成,因為稍一移步,女王頭頓時變了豬頭炳,不倫不類。「她」太受歡迎了,很多遊客爭相與「她」合照,我們也要嘗試很多次才成功跟「她」合照呢。夕陽落下,眨眼間已是傍晚時分,我們坐回原先那三輛的士返抵淡水。

淡水,本是一個漁村,現在發展成一個旅遊熱點,而且又是浪漫勝地,很多情侶拖手前來談心,「夜半無人私語時」。若閣下考慮跟愛侶「拉埋天窗」,想在香港境外拍攝婚紗照但又嫌遠赴歐洲價錢昂貴的話,淡水便是閣下理想選擇了,因為很多新人都選擇這裡拍攝婚紗照,我的義工好友便是一例。晚上在一間西式餐廳用膳,環境十分寧靜,氣氛極具情調。飽餐一頓後,侍應生突然捧上點了蠟燭的生日蛋糕,你猜誰人生日呢?咪就係阿基囉,Happy Birthday to You~



上文已講過,這一天的旅程是最豐富的,也最盡興,所以本來相約翌日一早往中山紀念堂,也因大家睡過了頭而取消了。第三天鬚哥帶我們前往台灣其中一個本土少數民族的渡假區遊玩 - 烏來,根據烏來泰雅博物館資料介紹,烏來泰雅族是台灣北部的最大原住民族群。今時今日,族民已漢化跟你我沒有兩樣,但在雲仙樂園內,仍保留了一些民族特色,使我們感受到一種異鄉色彩。到烏來一遊,單是秀麗的風景已值回票價,其次山下設有很多溫泉旅館,喜歡浸溫泉的自然不會錯過。前往山上要乘搭吊車,途經之處,看到瀑布氣勢澎湃,青蔥綠草,鳥語花香,蜂蝶飛舞,景色優美,不失為渡假的好去處。山下小街,食品手信,各適其適,鬚哥帶我們品嚐特色小食 - 蠔仔煎,不過口感普通,似一團粉芡。

晚上鬚哥帶我們往誠品書店,感受一下台北文化氣息。翌日天陰,下起兩來,難免感到掃興,不過總算趕到中山紀念堂,看到兵哥步操,舉行簡單而隆重的升旗禮,氣氛當然不能跟天安門相比。早餐過後,天空放晴,我們雀躍起來,來到全亞洲最高的建築物 - 台北101,可惜當天適逢大廈例行維修,未能登上樓頂俯瞰市區景色。座落於西門町的紅樓劇場,本是台灣日治時期的市場,時至今天,這幢八角形的紅磗建築物已被列為古蹟,並交由民間團體經營為文化場所,定期舉辦文化活動,你有沒發現香港也有一處類似建築物?




總結四天行程(我提早返港,其餘朋友逗留多一天),鬚哥帶我們品嚐不少台灣地道美食,風味也各有不同,對吃慣粵菜與西餐的我們來講,台式食物十分新鮮有趣,也很美味。我最深刻的食物,反而是最簡單的食物,就是台灣蓬萊米,配上濃滷汁,使我開懷大嚼。


出發前夕,天氣報告預測台北天氣陰暗下雨,心情也因此影響,但意外的是,四天行程中有三天天晴,回程當天才下雨,我們此行總算賺到了,也因為大家第一次共遊,所以特別珍惜短短相聚的日子,今天憶起猶如上月發生一般,可想而知旅途是如何難忘。

2007/01/12

快樂的清遠遊記

司徒有見鬚哥、鋒兄、福仔相繼開設Blog,亦將旅行感想與心聲公諸同好,跟大家分享旅行所見所聞,故也跟風開設屬於自己的Blog,盡吐心中感想,抒發個人情懷,以照片凝住美景,用文字留下回憶,是謂「隨想曲」。

繼2005年復活節台北之旅後,我們再次結伴於2006年聖誕節往清遠一遊,此行的快樂程度一點也不遜於台北之旅,沿途笑聲不斷,溫馨滿載,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清遠,位於廣東省北部,鄰近韶關與肇慶,是珠三角城市通往粵北山區的一個重要城市,被譽為「美麗的珠江三角洲後花園」。初到清遠,乍看之下還以為身處台北舊城或北京王府井,可想而知這個城市已發展得頗具規模。市內名店林立,一些香港熟悉的店舖紛紛在這裡開設分店,例如:觀奇洋服、茂昌眼鏡。手提電話已是大勢所趨,有關的專賣店成行成市,價錢絕不比香港廉宜。

雖然身披華衣,但內裡卻是一副瘦削骨架。在繁榮鬧市的背後,鄉郊地區仍處於貧窮落後,那裡人民好像嘗不到經濟發展成果的甜頭,我們此行的第一站便是位於清遠北面小城鎮 - 英德九龍鎮。此城鎮像二十年前尚待開發的深圳,到處沙塵滾滾,居民生活簡樸,農村信用社是當地的金融機構,不像城市般設有提款機,落後程度可想而知。



旅遊巴士進入英德範圍,大家便被一座座奇特的石灰岩山峰所吸引,猶如一群小矮人散佈周圍守護著。由於應付城市發展的需要,沙石需求甚殷,竟有人打「小矮人」的主意,不斷鑿石刮沙,難得當地政府有保護環境的熱心,於1995年將英西峰林列作重點保護地區,禁止非法採沙。

九龍鎮有一著名景點,便是英西峰林穿天岩,我們一行十五人,連同香港領隊、內地導遊、司機及負責划艇的船家,穿著橙色救生衣,坐在長形木製扁底舟上,徐徐而行。老船家飽經風霜的臉上,流露著悠然自得的神情,他划動船槳,使無風水面上泛泛起陣陣漣漪。



輕舟穿入岩洞,河道蜿蜒而曲折,河水碧綠而濃稠,不禁令人懷疑是否珠三角工業過度發展所帶來的污染。岩內滿佈石筍,水珠滴滴不斷,洞口的鐘乳石幾乎觸手可及,稍不留神的話,必定撞個金星亂冒。時值中午,一道金光從岩洞外穿射而至,使碧綠河水顯得詭異,折射在岩壁上的金光像向我們飄動著。

輕舟泛出岩洞,頓感豁然開朗,猶如陶淵明名著《桃花源記》那種感覺。當天第一頓午餐便在這個樸素農村內享用,不過大家明顯不習慣這種農村風味。膳後往旁邊農村空地閒逛,也許生活艱苦,村內居民鮮有笑容,連小孩子也哭喪著臉似的,有朋友用珍寶珠哄哄,他們頓露出燦爛笑容,加上紅卜卜的臉頰,構成一個充滿童真的圖畫,但這個燦爛笑容十分珍貴,很快又回復原狀,還伸手向我們討糖果,真悲哀。



當地人講的是土白話,你猜猜「溪朝」、「溪晏」、「溪夜」是甚麼意思?原來指的是食早餐、午飯、晚餐。下午,我們前往彭家祠參觀,這座集祠堂、堡壘、住宿、防盜於一身的建築群,依山而建,在大片農田的平原上,顯得雄偉非凡,難怪有「小布達拉宮」之稱號。彭公祠於明朝末年建造,祠內紀念一位名叫彭可學的大官,至今已近四百年歷史。相傳彭公坐享齊人之福,有24位老婆,信不信由你。







總覺得內地名勝有「東施效顰」之弊,譬如彭家祠與西藏布達拉宮,明明是兩處不同的景點,互不相似,偏偏將兩者相提並論,以增加前者的名氣。又例如清遠北江飛來峽,與長江三峽根本是兩種不同氣勢,後人總愛套上「小三峽」的稱號。我們香港也有類此現象,大澳是碩果僅存的棚屋漁村,與意大利威尼斯完全不同,極其量只是水鄉而已,論美觀程度,大澳根本不能與威尼斯相比,但卻有「東方威尼斯」之稱,其實原因很簡單,利用後者響噹噹的名氣,使一處默默無聞的地方,增加迷人的吸引力。

晚上住宿於陽山森林溫泉別墅,一夜無話。翌天前往連南瑤族自治縣,那裡住了當今規模最大、最古老的瑤族,古寨建於宋朝時代,距今約有千多年歷史,故稱為「千年瑤寨」。居民主要有鄧、唐、盤、房四個氏族,山寨現仍保留著明清時代的古宅及寨門、寨牆、石板道等。較為特別的是,山寨入口當眼處,寫上「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奮勇前進!」。






我們此行遇到了難得一見的瑤族喪禮,說起來也真很好笑呢,話說用完午餐後,內地導遊說瑤族正舉行婚禮,於是部分朋友們匆匆忙忙跑進山寨內,但跑上山頂便覺得勢色不對,瑤族人均哭喪著臉,其中一位朋友獲族人派發一條白帶,他依樣將之縛在額頭,另一朋友見狀,立即替他除下,原來那是孝服打扮。眾人為當時場面嚇呆了,只見族人圍繞中間坐在木椅上的人,那明顯是族中德高望重之輩了,他身上披上很多約手掌大小的圓形銀牌,面上則被黑布蓋著,頭頂插上孔雀羽毛,你猜這是甚麼打扮呢?原來是壽衣,死者是坐著的,而不是平放在棺材內,死者面前有法師「照顧」,據稱只有男性才有如此隆重的喪禮。




另一個山頭則是三排瑤寨,我們在此欣賞瑤寨歌舞表演,哥兒們俊朗,姐兒們嬌俏。返港後,跟友人談起表演歌舞的瑤族年輕人,只靠表演歌舞維生,我覺得很浪費光陰,當然我不知他們是否有一定程度的知識水平,但年紀輕輕如此虛度青春,未免感到可惜,雖然他們都是從事旅遊事業。友人則持相反見解,她說我們外人看來可能覺得瑤族青年浪費青春,但他們或許不這樣認為,或者換另一角度看,他們做著的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表演瑤族舞蹈,正是繼承了傳統,保留著文化。


現在內地交通十分方便快捷,高速公路貫通全省全國,四通八達,但部分公路仍處於維修階段,旅遊巴士途經之處,大部分時間都是屁股離座,心裡不禁發毛,祈禱司機要小心駕駛。人民物質生活改善的同時,個人質素也需要改進,今次旅程便看到兩件事:一是司機不守交通規則,多次超前,好像分秒必爭,險象環生;二是城市交通燈有等於無,明明綠燈了,卻像人車爭路似的,這正是現在內地普遍存在的怪誕現象。

總結今次旅程,收獲相當豐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親身體驗了瑤族文化,亦看到了繁華背後的一面。城市發展迅速,很多舊地方逐漸被淘汰,鄉間人不斷移居城市「打工搵食」,為的不僅是兩餐溫飽,還要改善生活質素。其中一位瑤族姑娘,替我們表演了歌舞後,便自顧兒聽MP3,看起來有點格格不入,但想深一層,這正是改善生活的表現,因為她有經濟能力購買屬於自己的MP3。

開心時刻總是很快過去,旅程雖然短暫,但我們友誼卻是永恆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