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02

《赤壁》電影觀後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尚在上映中的《赤壁》是以三國歷史為題材的大型古裝戰爭片,導演吳宇森將戰爭場面拍得緊湊迫人,呈現逼真實感。《赤壁》的故事講述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候,招降劉備不成,便大舉進兵,劉備戰敗,賠了夫人又折兵。新野之戰敗退後,諸葛亮前往東吳游說孫權結盟抗曹,其時主戰派與主和派爭論不休,諸葛亮舌戰群儒,連周瑜也加入游說,終成功說服孫權跟劉備聯盟。曹操揮軍八十萬南下討伐蜀漢及東吳,並以戰船屯兵於赤壁,大戰一觸即發。

明顯地,《赤壁》並不是以《三國演義》作藍本,從梁朝偉飾演的周瑜便可見一斑。在《三國演義》中,周瑜被描述為一個驕傲小器的男人,處處跟諸葛亮鬥氣,又妒忌諸葛亮的才華,臨死前還口出狂言:「既生瑜,何生亮?」羅貫中「唱衰」周瑜已六百多年,但距今九百多年前的蘇東坡,在名作《念奴橋‧赤壁懷古》這樣形容周瑜:「...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而面世已超過一千七百多年又最接近史實的史書《三國志》,便有這樣的一段描寫:「周瑜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因此,章回小說《三國演義》可能為了增添小說氣氛而故意醜化周瑜,而《赤壁》編劇便為周瑜平反,還原真實一面。

撇開「戰爭令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的老調不談,純粹以戲而論,《赤壁》的戰爭場面拍得很震撼,血腥殘忍,二段戰爭場面分別是電影開首的「趙子龍單騎救阿斗」及尾段的八卦陣。平實而論,片中的八卦陣是否有點小題大做呢?在一處平原交戰,明知是盾牌陣,曹軍還要闖進去?未免有點不智吧。

文戲方面,電影將孫權猶豫不決的心理掙扎拍得理想,無人想打仗,尤其強弱懸殊的情況下,真的騎虎難下,現實從政者恐怕也不知所措吧。但孫權畢竟是幸運兒,知道投降對己不利,既有周瑜協助,又有劉備結盟,父兄留下的錦繡河山豈能恭手相讓?因此,促成孫劉聯盟的轉捩點,其實就是孫權的心理掙扎,這是電影中最重要的一個段落。

結尾時,八十萬大軍壓境,周瑜與諸葛亮在赤壁營寨商討戰事,然後諸葛亮拂袖一揮,白鴿從他手上飛出,配合電腦特技效果,凌空俯瞰鏡頭一take過,由蜀吳兵營為起點,經過險峻峭壁的赤壁海峽及停泊江面的龐大戰船群,以正在進行蹴鞠比賽的曹操軍營為止,這場戲十分好看。白鴿已成為吳宇森電影的icon,幾乎一看便知是他的電影。

《赤壁》講述曹操之所以揮軍南下征討,原來為了女人所致,曹操對周瑜之妻小喬念念不忘,勢要將她搶到手。據史料記載,曹操為了實現統一野心才興兵,電影的改篇明顯取材自《三國演義》裡的一段激將法,且看諸葛亮如何跟周瑜說:「操本好色之徒,久聞江東喬公有二女,長曰大喬,次曰小喬,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操曾發誓曰:『吾一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台,以樂晚年,雖死無恨矣。』今雖引百萬之眾,虎視江南,其實為此二女也。」周瑜聽後勃然大怒,因此更積極備戰。

諸葛亮舌戰群儒本應更精彩,但電影處理則較簡單,嗅不出辯論的火藥味,有點失望。更神奇的是,周瑜與諸葛亮鬥琴一幕,竟然從琴音探出對方心思。

演員方面,本來周瑜與諸葛亮分別由周潤發及梁朝偉飾演,因周潤發辭演,便改為梁朝偉演周瑜,金城武演諸葛亮。諸葛亮的角色,無論由梁朝偉還是金城武飾演,一樣能勝任。反而周瑜一角,梁朝偉的演出失去了「雄姿英發」的神采,多了一分滄桑感。由於《赤壁》人物眾多,以140分鐘的電影來說,要平均分配戲分是十分困難,因此電影以梁朝偉、金城武及張豐毅佔戲較重,其次為趙薇、林志玲、張震,其餘角色則只靠形象來搶鏡,譬如巴森札布(關羽)、臧金生(張飛)、胡軍(趙子龍)便是了。日本影星中村獅童演得勇猛,但在戲中名叫甘興,《三國演義》裡並沒有這個角色,較為接近的是甘寧(字興霸)。

吳宇森導演的《赤壁》,呈現出古代實感,無論場景、戰船、兵飾,看來參考了不少典藉,這是近年罕見的大型古代戰爭片種。有些情節,可能取材自司馬光《資治通鑑》卷第六十五,電影中周瑜向孫權分折敵我形勢時,談及曹軍雖然八十萬,但降兵未順,實則十五萬而已,與《資治通鑑》幾乎一致,且看原文周瑜的分析:「諸人徒見操書言水步八十萬而各恐懾,不復料其虛實,便開此議,甚無謂也。今以實校之: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已久疲;所得表眾亦極七八萬耳,尚懷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眾,眾數雖多,甚未足畏。瑜得精兵五萬,自足制之,願將軍勿慮!」

周瑜拜訪劉備一幕,劉備得悉周瑜只有三萬士兵而感到失望,《資治通鑑》亦有這段描述,節錄如下:

備乃乘單舸往見瑜問曰:「今拒曹公,深為得計。戰卒有幾?」瑜曰:「三萬人。」備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觀瑜破之。」

《赤壁》電影結構有如夾心餅,片首與片尾都是激烈大戰,中間則以文戲為主,而且還加插一些輕鬆幽默的場面,譬如諸葛亮為雌馬接生一幕便是。無獨有偶,《三國之見龍卸甲》也是「夾心餅」的結構,該電影由李仁港導演,劉德華飾演趙子龍,片首是趙子龍單騎救阿斗,片尾則是鳳鳴山力斬五將戰役,中間文戲則交代趙子龍如何晉升將軍及生活瑣事,但篇幅甚少,反而戰爭場面佔戲較多。《三國之見龍卸甲》講述趙子龍一生的電影,他是常勝將軍,直至片尾鳯鳴山一役才受傷卸甲。這電影給人日本的感覺,因為劇中兵服跟《赤壁》不同,反而有點像日本武士。片中還加插二個虛構人物,分別是洪金寶飾演的羅平安及Maggie Q飾演的曹嬰,在《三國演義》裡,跟趙子龍大戰鳳鳴山的是夏侯懋,而非曹嬰。更好笑的是,曹嬰兒時便跟隨祖父曹操打仗,合理嗎?

三國鼎立,英雄輩出,半世紀間之群雄逐鹿,不少膾炙人口的經典故事,都令不少三國迷如痴如醉,除了影響影視動漫電玩外,更受到外國人歡迎,尤其是日本人,其對三國歷史的喜愛程度,一點也不下於中國人。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1 則留言:

  1. 嘩,你寫《赤壁》寫得很詳盡,而且引經據典,可見你閱讀的範圍很廣泛。我也喜歡《赤壁》的文戲多一點,戰爭場面雖然壯觀,但篇幅稍為過長,特別是八卦障陣一段,可以稍為濃縮,令劇情緊湊些。梁朝偉演周瑜,謹慎有餘而瀟灑不足,不過他臨時替代周潤發,算是演得不俗。令人驚喜的是金城武,演諸葛先生的機智靈巧,十分稱職,為馬接生一段又說明他「通天曉」的學問淵博,不知道他在下集有什麼「把戲」出現呢?我也喜歡戲內述東吳人熱愛絲竹,其中周瑜以琴音「回應」諸葛亮,到底是否答允聯盟,彈奏間答案已在其中,箇中之妙,知音人自然而然能竊出端倪,而這也很合乎古時以琴會友,以酒論交的情況。整體而言,吳宇森拍這齣電影落足心機本錢,效果自是令人驚歎,最尾以一個鳥瞰鏡頭包攬赤壁全景,美得叫人屏息。期望12月的「下集」更精彩!WS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