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1

柴可夫斯基的《悲愴》

貝多芬與柴可夫斯基都有一首以「悲愴」命名的作品,但風格各異其趣,貝多芬創作時未足三十歲,是否鋼琴奏鳴曲,但柴可夫斯基的《悲愴》卻是他最後一部交響曲,創作時已是臨死前最後一年。

「解剖世界名曲,進入音樂世界」人生篇音樂導賞講座踏入尾聲,主講者周凡夫先生介紹的便是柴可夫斯基的B小調第六交響曲《悲愴》。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是俄羅斯浪漫樂派作曲家,跟同鄉史特拉汶斯基相似,求學時期學習法律,後來才學習音樂創作。柴可夫斯基感情生活多姿多采,盛傳他是同性戀者,而他的死因亦眾說紛紜,有關他的個人生活可參考「維基百科」。

柴可夫斯基的《悲愴》,雖是標題音樂,但沒有描寫某件事情或人物,純粹將人類世間的悲愴情緒表達在音樂中,反映人生悲劇、個人陰暗、冷酷現實之間的矛盾。《悲愴》共分四個樂章,分別描寫激情人生、愛情悲喜、沮喪人生與生命結束。一般交響曲的結尾大多是百器齊奏的歡樂氣氛中結束,但柴可夫斯基反其道而行,結尾的音樂慢慢消逝,就像悲痛地呻吟結束生命。

雖然《悲愴》交響曲表現人生的絕望,但音樂卻是豐富多采,一點也不單調沉悶,而且樂曲僅長四十多分鐘至一小時(視乎樂團指揮家而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聽聽。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