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18

秋日遠足行

不經不覺間,我擔任「聾福」香港中心的遠足領隊已有九個年頭,跟鄒主任、Michael、Stanley合作無間,每年都為秋季及春季遠足搜羅不同特色的遠足路線,帶領中心會員親親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舒展身心。除了我們之外,不得不提芳姐與蘭姐,她們是忠實的參加者,每次遠足活動都會見到她們蹤影,後來由參加者轉做義工,協助我們維持秩序及手語翻譯,最近還新加入了另一位義工Howe,他遠足經驗一點也不下於Michael,是我們的好幫手。

















今年的秋季遠足路線,原定由小欖帝濤灣起步,登上大欖涌水壩,沿著水塘山腰走一個小時,然後轉入麥理浩徑第十段,全程是由石屎鋪設的引水道,行至屯門遠足徑,下山穿越井頭村,以何福堂書院為終點,全長9.5公里,輕鬆易行,一般只需三小時便可走完。兩個月前的試行,酷熱的天氣令我們大吃不消,就算打開傘子,也抵擋不了火一般的太陽,加上風兒也沒一個,石屎路又吸熱,令本來只需二個小時路程的引水道,卻要走三個多小時,苦不堪言。

















到了上週日,雖然多雲,但天氣十分清涼,是遠足的好季節,同樣一條引水道,我走得毫不費力,很快便走完一半路程,與兩個月前的苦況,簡直是大對比。活動吸引了不少長者會員參加,有些長者更不良於行,但她也堅持到底,拄著拐杖,緩緩而行,令我們欽佩不已,更獲得工作人員及參加者的熱烈掌聲。


















中心遠足活動舉辦以來,一直都能完成所有既定路程,但今次卻是例外,我們考慮到部份長者走得緩慢,若要走到何福堂終點,估計要到下午二時才能走畢,而中心在青松觀素食店的訂檯時間為下午一時半,經過商議之後,我們決定半途中止,在標柱192位置下山。由小欖帝濤灣起步,到標柱192的涼亭,共花了二個半小時,全長7.2公里。

大欖的地質主要是花崗岩,由於岩石滿佈裂縫(節理),受到雨水與空氣入侵,令表土被風化後加速侵蝕,泥土更被雨水沖刷帶下山坡。山路有很多細溝的小水道,那是由於泥水流過斜坡時慢慢集中而造成的,而且沿途碎石滿佈,不少參加者走得戰戰競競,有些更不慎滑倒,幸好並無受傷。

















午膳後,我們前往位於元朗屏山的香港超域教育片場參觀,這是全亞洲首個供教學實習用途之實景片場,於2008年6月由名導演李力持成立,主要培訓影視製作人材,及出租場景予外界團體作拍攝用途。到達後,電影特技動作演員培訓導師黃燕強親自招待我們,便介紹電影動作特技的特色,並與義工Howe示範,兩人激烈對打,幾可亂真。























教育片場搭建了很多場景,包括古裝街(客棧與中藥店)、旺角街、港鐵站、住宅大廈與單位、後巷、銀行、便利店、茶餐廳、報案室、醫院病房、髮型屋。場景雖然簡陋,但讓大家了解影視常見的佈景原來是這樣製作的。

時間過得真快,參觀完教育片場後,便是整個遠足活動結束,但領隊不會閒著,因為我們開始籌備下次春季遠足活動呢。

2009/11/16

勇闖月牙谷

美國的大峽谷舉世知名,原來香港也有迷你大峽谷,今次遠足的目的地,便是位於屯門青山範圍內的天然沖積峽谷 - 月牙谷。









十一月一日,三屆「地質旅遊專業證書課程」的畢業生舉辦了一次聯誼活動,連同香港生態旅遊專業培訓中心的職員,一行廿多人往月牙谷遠足。










月牙谷的所在,是屯門良景邨與龍鼓灘之間的青山,前往交通十分方便,遠足人士多由良景邨出發,以龍鼓灘為終點,龍鼓灘更是觀賞中華白海豚的陸上理想地點。










青山原是殖民時期的英軍操炮區,禁止市民進入,自從解禁後,吸引了不少遠足人士前往。













青山一片荒漠,部份光禿山頭更是寸草不生,鮮見高大樹林,因為這裡根本是一處花崗岩爛地。










遠古時期,屯門與大嶼山北部一帶是火山所在,大量噴發出來的岩槳與灰燼,形成火山岩,而沒有噴發出來的地底熔岩則形成花崗岩。














我們常見的花崗岩都帶有不同顏色的礦物,包括石英、長石、雲母等,那是因為地底熔岩冷卻時間較長,礦物晶體的形成亦較大及完整。花崗岩含有較多硅質礦物,屬於酸性岩石,較淺色,亦多節理(裂紋),易滲入雨水,加速侵蝕。













同時,香港位處華南沿海,時常大風大雨,加上日夜溫差所形成的冷縮熱漲,侵蝕程度十分厲害,因而形成很多侵蝕性地貌,例如劣地。青山,便是典型的劣地,荒漠一片,月牙谷更是當中的代表。









青山,古稱杯渡山,傳說千多年前南北朝時間,杯渡禪師常以木杯渡海,並在屯門青山居留,後人遂建廟紀念,杯渡山一名便由此而來。









回歸前,青山還是禁區,為殖民英軍操炮練靶之處,因此不時發現廢棄的炮彈,市民不要隨便執拾,以免觸犯法例。













也因為禁區的原因,政府沒有在青山興建遠足設施,又沒有足夠的指示牌,不熟此地者更易迷途,因此這裡存在危險性。










遠足人士不但要翻山越嶺,在滿地碎石上行走更要手足並用,以防滑倒。谷底草叢,卻暗藏陷阱,遮掩沼澤及沖溝,稍不留神,輕則褲鞋盡濕,重則跌倒受傷,而且這一帶是電訊盲點,全接駁往內地的電訊公司,更增加致電求救的困難,因此前往青山月牙谷遠足,需要經驗豐富的專人帶領才行。










此外,更要留神沿途植物有刺,那天我不幸被荊棘割傷流血,傷口需要一星期才能完全癒合。


















































沖溝的形成,也是花崗岩劣地中常見的地貌,由於山上樹林被人類斬伐及遭山火燒光,使花崗岩表面土壤露了出來,被太陽暴曬後漸漸裂開,雨水滲入裂縫中,加速下面較鬆軟泥土迅速流失,泥水流過斜坡時慢慢集中,造成細溝的小水道,甚至變成較大的沖溝。


































距月牙谷不遠處,便見到紅色一片的沖溝,山頂上有數棵青蔥松樹,這裡便是「青松紅壑」的地質景點。它跟月牙谷一樣,都是沖溝地貌,分別在於這裡岩層裡含有鐵質,經過氧化後,呈現鐵綉紅色,猶如被火燒過一般。










「青松紅壑」山腳下的溪流,便是「大冷水」,溪中有不少魚兒棲息,在巨大岩石之間游戈,好不寫意。有一巨大石塊,猶如麵包被切下四片,切口還十分整齊,大自然的奇妙力量,真令人嘆為觀止。










在這裡小休後,繼續行程,最後一段路真的不容易走,在巨石之間穿梭,落差之大,更增難度,非要借助沿途樹枝扶穩不可,以免失足。










好不容易走到龍鼓灘山腰,回頭一望,頓感駭然,只見巨岩堆積,範圍之大,令人望而生畏。試想像,在遙遠的年代,數十塊巨大花崗岩石滾落下山,揚起滾滾沙塵,地動山搖,恍如萬獸奔騰,那種震撼力量,必定使人不寒而慄,大自然的威力,真的非同不可。













這次遠足,雖然辛苦,但獲得了新的體驗。人類雖然號稱「萬物之靈」,但在大自然下,原來與其他動物一樣,皆是平等,無分彼此。人類難以征服大自然,無論面對颱風還是地震,縱有優勢與智慧,也不能與之力拼,只能順其意,避其鋒,人類才能生存下去,繁衍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