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29

在梅窩短暫逗留

朋友,你有多久沒去梅窩?
我嘛,已十四年沒去了。
不過,梅窩始終不是目的地,
只是在這裡轉乘巴士前往大澳或昂平而已。
真正在梅窩遊玩過,
原來已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了。
















自從東涌取代梅窩成為大嶼山的交通總匯後,
梅窩回歸平淡,
處處散發寧靜閒情的鄉郊氣息。
留意新聞的朋友也知道,
最近正生書院搬遷事件鬧得熱烘烘,
使梅窩再次吸引大家的注意。










使我再次踏足梅窩的,
是當地一所社區服務中心邀請聾影社,
替小朋友教導攝影基礎知識,
我陪同聽障攝影導師前往,
一連數個週末,
我們都會來這裡工作。

逗留雖然匆匆,
但也不忘拍照呢,
梅窩給我的印象,
便是環境清幽寧靜,
不少外藉人士也在這裡居住,
而居民也常以單車出入,
十分環保。

朋友,若你有空,也來梅窩閒逛吧。










2009/09/28

從兩個不同年代的照片看維港兩岸的變遷

自從攝影技術在1826年發明以來,
大量珍貴的歷史影像被凝結在紙上,
讓我們得以窺探過去,
了解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

美國已故著名攝影師Susan Sontag(1933-2004)曾這樣說過:
「照片使我們深藏一份與過去的聯繫。」
誠然,我們今天時常翻看相簿,
為的便是從舊照片中,
回憶幾乎忘記的往事,
緬懷過去。

有一天,在爸爸的舊相簿裡,
我看到一幅維多利亞海港的黑白照片,
照片雖然粗糙,
但1960年代的維港,
依然清晰可見。
那時候,沒有摩天大廈,
視野遼闊,
在山頂上俯瞰,
令人豁然開朗。

到了今天,
香港躋身成為國際級大都會,
可是,維港收窄,摩廈林立;
景觀受擋,視野朦朧。
如此密集的城市,
令人感到窒息。

維港兩岸的歲月變遷,
從兩個攝影不同年代的照片,
活現出來,
見證了香港經濟發展的驕人成就,
反映了香港環境污染的惡劣程度。

數碼攝影的普及,
每個人都是歷史的記錄者,
擔當著為後世保留大量圖像資料的使命,
留住了珍貴的歷史回憶。
同時也警惕世人,
珍惜自己的城市,
不要過度發展,
以免失去城市自身的內涵品味與歷史價值。



2009/09/21

「夜探米埔之午夜歷奇」活動後記

參觀米埔,多是日間觀鳥,那麼,夜間可看些甚麼呢?













十天前,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舉辦了一項名為「夜探米埔之午夜歷奇」的活動,會員踴躍報名,反應熱烈,由此可見,城市人十分喜愛大自然。對城市人而言,夜探米埔是十分新鮮的體驗,平時受困於石屎森林,一有機會便多多親近大自然,享受清新空氣,欣賞郊外美景。









日落時分, 首先來迎接我們的,便是小白鷺。小白鷺屬鷺科白鷺屬品種,多生長於河岸、淺灘、濕地,以魚蝦及昆蟲為主要食糧。





















我們深入米埔區內腹地,並未看到「百鳥歸巢」的壯觀場面,也鮮見稀有鳥類,畢竟現在不是候鳥遷徙的季節。觀鳥不是「夜探米埔」活動的重頭戲,真正的主角其實是夜間才出沒的野生小動物。

夜幕低垂,四周奏起了鏗鏘有序的和弦樂韻,原來蟋蟀正在舒展渾身解數,用翅膀和後腿摩擦發出聲音,奏出求偶之音,吸引異性。走進沼澤範圍,片片浮蓮霎時映入眼簾,在斜陽美景襯托下,一朵朵粉紅蓮花含羞似閉,向途經遊人示範惺忪睡姿。睡蓮屬睡蓮科的多年生水生植物,葉從地下莖長出,呈心形,浮於水面。入黑後,蓮花會閉合,待翌日天光才開花。






















沿途我看到一棵有趣的植物,果實看起來好像很美味,但萬一吃了的話...海芒果是香港原生植物,屬夾竹桃科喬木,葉形呈長圓形,多生長在熱帶沿海地區。海芒果種子與果實都含有劇毒,誤服者可引致肚瀉。













活動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在米埔導賞員的指導下,以蜜糖、啤酒及菠蘿,炮製誘捕昆蟲的獨門秘方,然後將之塗在樹椏、樹軀、草叢等地,昆蟲嗜甜,不一會便吸引牠們「聞味」而來,我們稱之為「昆蟲誘捕法」。我所炮製的秘方,便吸引了一隻翅膀上長出大眼睛的大飛蛾,一動不動在吸啜著。











此外,我還看到不少夜行昆蟲與動物,現簡介如下:

鍬形蟲屬鍬形蟲科,擁有大顎,除了打鬥,也用來挖掘洞穴產卵,牠們多吃樹木流出的汁液及腐爛的水果。











天牛屬鞘翅目天牛科,體形修長,擁有超過身體長度的觸角,多以樹皮、萌芽、樹葉為主要食物。











掩耳螽屬直翅目露螽科,多生活於草叢裡。














在基圍穿梭的時候,已有不少鳥形物體迅速地在頭頂飛過,若不是米埔導賞員的介紹,真不知原來這是蝙蝠。東亞家蝠是香港常見的小型蝙蝠,頭身長四厘米,屬食蟲哺乳類動物,牠不是齧齒目動物(鼠類)的近親。蝙蝠是大自然的吸蟲器,能在一夜間吃掉三千隻蚊型大小的昆蟲,全靠超聲波回聲定位來捕捉,也可避免撞向障礙物;同時牠也是植物的傳播器,對樹木植物的種籽傳播作出很大的貢獻。

蝙蝠壽命長達30年,但繁殖率低,每年只生產一胎。由於蝙蝠受《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保護,因此米埔物別設置蝙蝠箱,為棲於米埔的東亞家蝠提供另類的居所。不說不知,中藥夜明砂原來是蝙蝠的糞便,主要功效是活血消瘀,清熱明目,朋友不妨一試。











樹蛙多棲於淡水沼澤、池塘、樹叢,以昆蟲為主要食糧。











我記得三十年前,鄉間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沒有街燈,沒有月光,抬頭望天,繁星閃爍,至今難忘。米埔既是自然護理區,照理保持著原始面貌,誰料今天所見,米埔受到后海灣對岸深圳的光害污染,天空被染得泛紅,僅僅看到數顆亮晶晶的星星。從前昂首隨處可見的繁星,原來已變得這樣奢侈,是否很諷刺?

雖然米埔受《拉姆薩爾濕地公約》所保護,但城市發展迅速,后海灣一帶的濕地已不斷受到威脅,水質污染尤其嚴重,這些來自養畜、家居、工廠、工程的廢水,影響濕地食物的質素,對野生動物構成生存危機。魚塘也是濕地之一,近廿年來,面積卻不斷大幅下降,大多被填平,用作露天貨櫃場、汽車廢棄場,甚至發展房屋及建設新市鎮。










試想像一下,沒有了濕地,生態將失去平衡,候鳥沒有了南飛過冬的中途補給站,勢必飢餓至死,最終導致絕種。沒有了基圍與魚塘,漁民頓失所依,生計便沒法維持。長遠而言,失去濕地會增加洪水氾濫的機會,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同時,也意味著,全球暖化的危機加劇,人類到時也難以獨善其身。

誠然,濕地與人類息息相關,我們必須正確認識及適當保護濕地資源,人類與下一代才得以持續享有這片珍貴的天然寶地,其他生物也能夠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2009/09/17

遠足活動試行:麥理浩徑第十段

香港中心計劃於11月15日舉辦秋季遠足活動,為了熟習路線,遠足組成員於上週六試行。我們選擇了大欖郊野公園範圍內的麥理浩徑第十段作為今年秋季遠足活動路線,由小欖帝濤灣至屯門何福堂,全長9.5公里,輕鬆易行,只需三小時便可走完。









沿途風景最漂亮的,要數大欖涌水塘的一段路,水塘環境清幽,小島散落其中,四周山巒起伏,一片青翠綠野。群山環抱的湖光山色,使大欖涌水塘有「千島湖」的美譽。經過水塘副壩後,便從分叉路轉入平坦易行的引水道,全程幾乎沒有上落坡度,在山坡上更可飽覽屯門新市鎮的風景,亦可眺望黃金海岸一帶的景色。









出發前夕,大家心情忐忑,因為颱風「彩虹」剛剛掠過香港,帶來連串驟雨,我們擔心試行途中若遇上惡劣天氣,又找不到避雨地方的話,恐會變成「落湯雞」。出乎意料地,天氣由陰轉晴,天公不但珍惜雨水,關掉雨喉,還要縱容太陽,猛放熱力,累我們在烈日下慘被暴曬超過二小時,酷熱天氣令我們大吃不消,就算擔著雨傘也抵擋不了火一般的驕陽,苦不堪言。













說回大欖涌水塘,由於香港缺乏天然水源,政府便在1952年開始動工興建戰後第一個水塘來收集雨水,水塘五年後竣工,儲水量可達二千萬立方米。水塘所在的大欖郊野公園在1979年成立,是新界西部最大的郊野公園,面積約5370公頃,僅次於南大嶼郊野公園,屈居全港第二。大欖郊野公園的郊遊徑多達12條,四通八達,無論在荃灣、深井、屯門、元朗或石崗出發,都能走到「千島湖」,而麥理浩徑第九、十段更貫穿其中,深受遠足人士歡迎。

整個大欖地區主要是花崗質岩石(Granitic Rock),東面近大帽山一帶有小部份屬斑岩(Porphyry),而北面近元朗一帶則混雜了沉積岩(Sedimentary Rock)與火山岩(Volcanic Rock),全是形成於侏羅紀時期的古老岩石,距今超過一億六千萬年歷史。由於花崗岩滿佈節理,雨水與空氣容易入侵,令底土被風化後加速侵蝕,下雨使表土流失更快,泥土被沖刷帶下山坡,形成土壤貧瘠、山脊光禿、碎石滿佈、寸草不生的劣地。









劣地的形成,除了天然成因,還有人為破壞,早年村民過度砍伐樹木,加上連年受到山火的無情蹂躪,以致光禿山頭隨處可見。但原來,凡事都有無限可能,將光禿劣地變為青蔥美景,並不是痴人說夢,只要有眾志成城的精神與動力,真的可以將「不可能」變成「可能」,今時今日所見的一片盎然綠意,其實全是政府與民間近六十年來植林工作的成果。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政府已從外引入不同植物品種,經過多年的悉心培植及自然演替,植物健康生長,形成茂盛樹林,為各種野生小動物提供一個棲息的地方。









城市不斷發展,對土地的需求與日俱增,無良發展商時刻都打郊區的主意,違法砍伐樹木、肆意破壞河溪、隨處傾倒泥頭等惡意行為,都對大自然構成嚴重威脅。如果未能作出禁止,不僅嚴重威脅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間接將牠們趕盡殺絕,還會增加土壤侵蝕及山泥傾瀉的危機,影響人類的安全。

















尤其是目前全球暖化及溫室效應的情況十分嚴峻,人類是否應該徹底反省一下,能為地球做些甚麼?除了減少廢物及污氣排放外,我認為,也是更重要的,就是好好珍惜及保護我們的大自然。大欖植林的成功例子,便說明了人類可以扭轉劣勢,為地球還原更多綠色空間,給人類及其他生物一個生存繁衍的機會,而且樹林能過濾我們呼吸的空氣,潔淨我們飲用的水源,有助改善全球暖化,造福下一代。













十一月份的正式遠足活動,到時應該會秋意盎然吧,若還是炎熱如夏的話,全球暖化的問題真的迫在眉睫,不能忽視,也不得不懷疑香港究竟還有沒有冬天。

2009/09/16

失敗的校徽設計

最近,香港理工大學轄下的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舉辦「新徽章及新中文校名設計比賽」,邀請學生、校友及教職員發揮創意,設計一個全新徽章及中文校名,以反映學院的歷史、價值、使命及願景。

身為舊生的我,十分喜歡設計,但從未接受任何專業的設計訓練,又沒有設計專用的電腦軟件,只用「小畫家」這樣的簡單繪圖軟件,創作出新校徽的設計草圖,便膽粗粗拿去參加比賽。

校徽設計要求很簡單,標誌圖案能夠象徵學院的宗旨與理念,亦要包含學院的英文全名,即College of Professional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就算沒有英文全名在旁展示,校徽圖案也要容易辨識。 校徽設計的評分包括兩方面,30%源自學生、校友及教職員的網上投票結果,其餘70%則來自評判團的評分,而評審準則會依據校徽圖案的象徵意義(50%)及創意(50%)而定。

有關比賽在昨日舉行了簡單的頒獎禮,我只憑中文校名設計贏得優異獎,反而我最著意的校徽設計,未能博得評審歡心。賽後檢討,我認為自己犯了兩個毛病,第一,未看清楚比賽規則,我卻只顧校徽圖案的設計,完全忽略要包含學院英文全名的設計要求,這是粗心大意;第二,任何機構的徽章都切忌「大改」,應在原有圖案及顏色的基礎上再加以修改便可,冠軍作品的設計便跟香港理工大學的校徽相近,又能突出學院的形象,反觀我的設計完全改頭換面,就算構思理念說得多麼動聽,也難以符合評審的口味。

以下是我參加比賽的設計稿件:
























校徽設計構思簡介:

CPCE正積極發展為一所私立大學,並提供高質素及多元化的專上教育課程,因此設計圖稿的九個黃色正方形,就是突出了CPCE專上教育課程的「多元化」,適合各方人士報讀。同時,九個正方形亦代表「九型人格」,CPCE的課程十分適合九種不同性格的學生與在職人士報讀,自我增值。

此外,紅色的「C」字,是Continuing的字首,與CPCE的「終生學習」理念相一致。C字採用中式書法設計,與背後的正方形構成「剛柔並濟,中西並用」的有趣效果,這正是CPCE培育人才的核心價值。

2009/09/10

JCCAC攝影展覽

攝影創作上,不愛拍人是我最常犯的毛病,就算無可避免要將人攝入鏡頭內,也多用偷拍方式進行,或者拍攝人物背影了事。但是,一幅優異的攝影作品,人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與題材,而且眼神交流也十分重要,若少了這些,照片只會變得空洞乏味。自從跟專業記者潘小文學習紀實攝影後,真是獲益良多,不但啟發自己攝影上的新思維,亦豐富自己的創作路向,使作品多了一層啟人思考的內涵。

紀實攝影(Documentary)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才流行起來的新興產物,主要將社會現實與人文狀況,客觀地透過攝影記錄下來,捕捉社會事件發生的一瞬間。攝影者透過不同角度與故事,以其獨特的觀點,敘述一件事情所發生的人物、時間、地點之關係,表達了攝影者對事物的關懷與尊重,引起社會大眾的共鳴與關注。照片所傳達的訊息,有著意義重大的社會價值,間接迫使有關當局作出回應,從而影響社會,改善現狀。








今次十分感謝潘小文導師與失焦工作室的協助,借出JCCAC七樓露台展覽場地,向市民展示紀實攝影班學員的學習成果,展期由8月21日至9月7日(朋友們,真的不好意思,展覽現已結束了)。雖然場地簡陋,人流不多,但畢竟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同時也鞭策自己努力,鑽研攝影技術,尋找嶄新思維,培養創作精神。此外,我也不忘多謝香港展能藝術會的熱情襄助,替我們照片進行裝裱及製作名牌,而國華與阜基更抽出寶貴時間,協助掛相,也是功不可抹。
























註:JCCAC是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英文縮寫,全名叫Jockey Club Creative Arts Centre,是一所匯聚本地藝術及文化的中心,前身為石硤尾工廠大廈,因獲得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款資助,將工廠大廈翻新和改裝,為本地藝術工作者及藝術團體提供藝術創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