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30

電車的叮叮聲

巴士隆隆駛過,
腳底傳來一陣震動;
交通燈眨動著,
催促路人橫過馬路。
趕路的汽車,
總是這樣分秒必爭,
總是這樣惹人煩亂,
忽聞遠處傳來叮叮聲,
顯得格外動聽,
是濁流中一道清泉。
























叮叮叮...
電車每天架著電纜,
沿著既定的路軌上前進,
從來都是這樣安守本份,
從不跟旁車爭那丁點的短暫快感。
























叮叮叮...
電車是矍鑠的百歲老人,
每天不疾不徐行駛,
伴著我們穿梭新舊社區,
講著香港每件大小故事。
























叮叮叮...
電車能將凌亂的思緒,
化作片刻的寧靜,
在急促的步伐中,
讓你放慢腳步,
欣賞窗外人間風景,
體驗香港生活文化。
























叮叮叮...
窗外風景慢慢的倒後著,
看得讓我出神,
仿如回到從前的畫面裡,
一幕幕的人生片段在回捲著,
重播那年那天那刻那地的往事,
原來回憶是如斯美麗。
























叮叮叮...
再次響起熟悉的叮叮聲,
到站了,
我不情願地從回憶中回過神來,
匆匆下車上班,
準備迎接忙碌的新一天。

2009/07/27

灣仔街市的命運是好還是壞?

曾幾何時,每天下班都在灣仔街市門外巴士站候車,從來也料不到,這座以淺灰色為主的建築物竟會被建築工人圍封起來,我這才意識到,灣仔街市今後已不再是「街市」。

















一天途經灣仔街市舊址,建築物雖然被評為三級歷史古蹟,但亦逃不過清拆的命運,雖不致於整體拆卸,但這種「保皮換骨」的方式,已完全失去了建築的歷史價值與內涵,留下只是冰冷的軀殼。
























灣仔街市於1937年建成,外形獨特,完全體現德國包浩斯(Bauhaus)的建築風格,外牆以流線形設計,大窗和雨篷所組成的弧形線條,具有通風和透光的效果。

灣仔街市的命運,不禁使人懷疑政府保護古蹟的決心。雖然政府一再強調「將這些建築物好好地活化再利用,為它們注入新生命,供市民大眾一同享用」,但原來所謂「活化再利用」措施是保留街市大樓的流線形外牆的前半部樓面,後半部則被清拆,在街市上蓋興建一幢46層高住宅大廈,街市頂樓將被改成居民專用的私人休憩用地。

















古蹟保育(Heritage Conservation)為何那麼重要?因為古蹟是過去人類生活文化歷史的證據,不僅是普羅大眾共同生活的集體回憶,更讓我們認同本土歷史與文化根源,重新認識自己的存在與社會文化生活的關係,加深對成長地方的歸屬感。

















香港政府的文物保育政策曾這樣強調,「以適切及可持續的方式,因應實際情況對歷史和文物建築及地點加以保護、保存和活化更新,讓我們這一代和子孫後代均可受惠共享。」2007年3月出版的《文化研究@嶺南》,便刊載堵建偉先生一篇題為《美利樓的懷舊與殖民空間》的文章,作者已指出「古蹟保育包含著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含義,其中牽涉對過去的回顧與再造。物質性的古蹟不單表述其外表,也形塑記憶、歷史和身份。」
























可是,灣仔街市的「處境」,似乎不符合上述兩項「古蹟保育」的主張。灣仔街市的歷史價值在於整體建築與街坊生活息息相關,現在拆剩軀殼,淪為新式住宅大廈的一部份,完全失去了原有意義,更遑論重塑記憶、歷史和身份。

灣仔街市的改建,反映了政府對保存古蹟的短視,社會急速變遷、土地供應不足、城市規劃發展、法律保障欠周、保育資源缺乏、公眾認識不夠等因素,都令政府不得不向現實低頭,未能將歷史建築好好保護,作出可持續性的發展。
























灣仔的舊區歷史及特色一點也不亞於中上環,但政府的文物保育工作,完全流於被動,猶如敗家子變賣祖屋,毫不珍惜。古蹟建築已買少見少,我們希望政府不要為了城市發展而妄顧古蹟的存在價值,畢竟這是祖先們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

2009/07/26

灣仔藍屋
























在灣仔石水渠街,
有一幢全身藍色的建築物,
街坊稱之為「藍屋」,
揉合了中西建築特色,
散發著一點點殖民色彩,
見證了八十多年的社會變遷。

















風燭殘年的老人,
勞碌了大半生,
留下了唏噓。
一身藍衣裳,
是後人為它添的。

















樓高四層的藍屋,
共有十多戶單位,
每層都設有寬闊露台,
左鄰右里關係親密,
流露了守望相助的人情味。

















沒有抽手馬桶,
沒有升降機,
沒有冷氣機,
縱使生活不便,
居民早就習以為常。
























屋內橫樑滿佈灰塵,
半明半暗的梯間,
不期然產生幽閉恐懼症。
木製的樓梯,
多少居民踏過,
留下了生活的印記;
木製的扶手,
多少居民摸過,
留下了他們的氣味。

















如今人去樓空,
藍屋去向與發展未有定案,
她本來就是一座灣仔街坊生活文化的博物館,
感受的是街坊街里的人情味,
有其值得保留的珍貴價值。

2009/07/25

貓小姐搲痕

我是一隻花貓,
自出娘胎以來,
便住在鹹乾味充斥的店舖裡。
我家主人對我不薄,
每餐魚菜肉飯,
有時吃些貓糧,
生活充足無憂。

本小姐眼角頗高,
從不將求偶貓的叔貓伯放在眼內,
那次看上眼的俊俏貓公子,
竟然已是五子之父,
真是不改風流本性,
還在挑逗老娘。
可憐妾身至今未嫁,
如今徐娘已半老,
不再期盼姻緣。

















店舖生意不多,
主人時常看報打發時間,
不用終日為生意發愁,
樂得清閒。
本小姐雖然優哉悠哉,
但終日在店舖打坐,
實在悶得發慌。

近日大暑天氣酷熱,
本小姐就算脾氣多好,
也難免煩燥起來,
因為蝨子活躍得很,
時常在本小姐身上跳來跳去,
煩厭得很,
不得不「搲痕」,
舒暢一番。

哎呀,本小姐春光乍洩,
被窺伯偷看,
今後顏面何存?
本小姐惟有施以顏色,
喵喵怒叱:「衰人,影咩呀?未見過本小姐美人搲痕?」

2009/07/22

香港太陽被噬了

五百年來最完美的日全蝕,7月22日早上在中國長江流域與印度上空出現,歷時6.65分鐘,是近半世紀以來最長的一次日全蝕現象,而且也是最多人觀看的一次,因為中國與印度是世界人口大國,人口總和25億,佔全球人口差不多40%。

香港受地理位置所限,多年來的日蝕現象,都只能看到日偏蝕,僅四分之三的太陽面積被噬,不過始終無損市民興致,難得萬里晴空,大家也樂於抱著「夸父追日」的熱誠,出盡法寶,觀看今次天文奇景。

我也湊湊熱鬧,打算將日偏蝕奇景拍攝下來,事前稍作構思,認為相機只要用ISO 50配合1/4000秒快門及F/6.3光圈便可將驕陽輪廓拍下,如果用F/22或以上光圈,太陽會拍成星星狀,雖然美麗,但失去了意義。拍友在網上公開了不少拍攝經驗及心得,大多數指出鏡頭需要附加減光鏡或濾光鏡,我對此置若罔聞,不相信沒加濾光鏡便不能拍到,結果卻拍成這樣:

















這幅照片完全看不到任何日蝕活動的痕跡,拍出來與平日太陽毫無分別,都是一團光。我低估了太陽的猛烈照射,就算相機調到了極限,還是敵不過強大眩光。觀察日偏蝕的其中一個方法便是透過針孔投影在白紙上,因此我以為只要隔著窗簾,一樣可以看到太陽被蝕的過程,但是根本看不到甚麼:
























有人說,薄雲能阻擋太陽猛烈光線,便可以拍攝,但像以下照片這樣,怎樣看呢?萬一到了「食甚」最精彩的時刻,卻被雲層遮蔽,那一刻才真的感到「天意弄人」:

















拍攝前需要有適當保護設施,以免雙眼受損,一般拍照用的中灰鏡(ND filters)及遍光鏡都不能過濾太陽射出來的紅內線,因此鏡頭需要附加合規格的濾光片。我從同事借來一塊簡單的太陽濾光片,並以ISO 400配1/100秒快門及F/6.3光圈,才能將太陽拍下:
















上午9時26分,正值「食甚」,太陽猶如一輪彎月:

















我將太陽「初虧–食甚–復圓」過程的照片,用Photoshop串連起來,形成有趣的日偏蝕連環圖:









太陽是生命的源頭,古時人類知識貧乏,面對驟然而來的日蝕現象給嚇得手足無措,便會產生多種有趣又荒謬的負面聯想,甚至認為這是帶來災難的凶兆。世界各地人類對日蝕現象的看法不一,大多與天上動物吞噬太陽有關,中國人的天狗、維京人的巨狼、印度人的巨龍、西伯利亞人的吸血蝙蝠,都是出於恐懼與迷信所致,待太陽復圓時,他們定必以為自己驅趕有法而引以為傲。

今天科學昌明,人類不再懼於大自然,反而勇於求知,不斷探索浩翰宇宙的奧秘,日全蝕的出現時間竟能被準確運算出來,真的不得不佩服天文科學家的學問與知識。而且全靠他們多年研究,我們才知道日蝕的成因,當地球、月球與太陽連成一線時,月球擋住了太陽的光線,在地球上造成陰影,形成了日全蝕的天文奇觀。由於香港身處月球陰影的一半位置,所以只能看到日偏蝕。

順帶一提,各大報章的寫法不一,究竟「日食」還是「日蝕」才對?有學者認為,古代典籍多寫「日食」,而「日蝕」只在清朝才出現。「食」與「蝕」二字發音相同、字義相近,「蝕」較「食」更有慢慢蠶食的意思。「日食」與「日蝕」意思一樣,視乎自己使用習慣而已。

2009/07/19

我們照片在集成展廊

上星期,紀實攝影導師小文跟我們一起分享七一大遊行及順寧道街市的照片,檢討照片的優劣,並指出拍攝上要改善之處。經過今次拍攝實習,使大家掌握到紀實攝影的技巧,同時也明白一幅照片應該怎樣構圖及鋪排,才會構成強烈的感染力,而不會給人乏味的感覺。

小文還特意替我們選出一些優異的照片,安排在灣仔集成中心作公開展出,今次展覽名為「藝術家在都市」,是一群喜歡以創作與人交流的石硤尾藝術村藝術家的作品展,展出作品包括雕塑、陶瓷、繪畫及攝影,展覽詳情如下:

日期:2009年7月16日至30日
時間:上午10時至晚上8時
地點:灣仔軒尼詩道302-308號集成中心高層商場集成展館
























集成展廊的入口:

















途人正在觀看我們的照片:

















這是我們以七一大遊行及順寧道街市為題材的紀實攝影照片:

2009/07/17

聽障人士對電視字幕的需求

電視節目沒有字幕,嚴重影響聽障人士接收資訊的權利。在每週一至五晚上11時播出的無綫晚間新聞,加插了主播與記者的即場對話,他們說甚麼呢?聽障人士不知道,因為這些對話片段沒有字幕提供,記者正在談論的可能是人類豬型流感的最新消息。行政長官與立法會選舉的直播論壇,候選人之間唇槍舌劍,但他們說甚麼呢?聽障人士都不知道,因為根本沒有字幕,候選人的辯論可能影響聽障人士投票的決定。由此可見,電視字幕對聽障人士的重要性,根本毋庸置疑。

《殘疾人士權利國際公約》第9條關於無障礙的條文提到,殘疾人士有權生活於一個無障礙的社會,享有無障礙的資訊、通信和其他服務(包括電子服務和緊急服務),因此政府有責任確保各管業機構在其向公眾開放的建築物內,為殘疾人士提供無障礙的環境及設施,如引路徑、凸字標誌和易讀易懂標誌、手語翻譯、緊急訊息電子通告板等。

而《公約》第30條關於文化藝術和康樂體育活動的條文亦明確指出,殘疾人士有權參與各項文化藝術和康樂體育活動,因此有關當局需採取措施確保所有文化資訊、電視節目、電影、戲劇及其他有關活動均以無障礙形式提供予殘疾人士。

因此在週二晚,趁著廣播事務管理局舉行第二場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中期檢討公聽會的機會,作為邀請團體之一的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便派出三名聽障代表在會上表達對電視字幕的強烈要求,現將各項要點歸納如下:

1. 加強字幕安排

強烈要求兩間本地免費電視中文台應該24小時提供字幕,以保障聽障人士享用資訊的平等權利。有些聽障人士需要輪班工作,多在不同時段收看電視,因此當局只規定在晚上提供字幕是不足夠的。

2. 重播、錄影、非現場節目的字幕

由於直播節目沒有字幕提供,聽障人士根本不明白內容,因此要求有關當局制訂直播節目字幕的政策,以及研究提供即時字幕的可行性。現時很多諸如《東張西望》的直播節目,主持人是照稿讀出的,如果能夠提供更多文字或撮要資訊(highlight),並配上字幕,就算和現場有所偏差,對聽障人士也是很有用的。

3. 廣告字幕

現時電視播出的廣告,大部分沒有字幕,使聽障人士不明白廣告內容,其實他們都是消費者,有權利了解廣告的內容,因此要求所有廣告都要加上字幕。

4. 直播節目、重要消息公佈加上手語翻譯

現時電視台並沒有在突發新聞或政府重要公佈的直播節目上,例如人類豬型流感、行政長官選舉、施政報告、財政預算案、立法會會議等,提供任何字幕,亦不會安排重播,聽障人士根本不知道發生何事,有欠公平,也減低他們參與社會、文化及政治活動的機會,因此強烈要求電視台增添字幕,以及提供全面手語翻譯。

5. 加強數碼台字幕的規定

由於科技的進步,聽障人士對數碼台字幕的要求要比「模擬頻道」更高,因此要求現時字幕規定須包括「非同步廣播」的數碼台,例如無綫電視互動新聞台並沒沒有字幕提供的。此外,數碼台可以提供多種語言以供選擇,因此希望英文台可以同時提供中英文字幕。

6. 以殘疾人士為對象之節目

雖然現行節目規定電視台必須製作以青少年、長者為對象的電視節目,但卻沒有任何以殘疾人士為對象之節目,因此,建議規定電視台必須製作若干比例的電視節目,以達到維護殘疾人士的權利、促進他們融入社會,達至傷健共融的目的。

7. 為聽障人士而設的字幕

電視台可以參考外國電視節目,增加一些專為聽障人士而設的字幕,例如:以不同顏色的字幕代表不同人士的講話,電話鈴聲響時,會打上「電話響聲」的字幕。

8. 直播體育節目的字幕

聽障人士收看直播體育節目,感到十分困難,例如足球比賽,因為不知道主持人正在說些甚麼,但是美國的電視台則會配上字幕,並即時列出球員的名稱及正在進行哪一項簡單動作。如果本地電視台能仿傚,則可以幫助聽障觀眾了解賽事的情況。

翌日打開報章,有關公聽會的新聞著墨不多,大部份意見都是圍繞著 (1) 對新聞自我審查的憂慮;(2) 要求當局開放頻度,提供更多免費電視台;(3) 電視台壟斷問題;(4) 對電視節目質素的批評。其他意見諸如 (1) 要求增加體育節目之播放;(2) 增加播放卡通片;(3) 對引進台式八卦綜藝節目的批評,都有簡單報導,但有關電視字幕的訴求,卻鮮有在報導中提及,未免令人失望,更令聽障人士產生被社會普羅大眾忽視的感覺。

結束時,我將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早前向聽障會員收集的問卷及意見,親手交給廣管局主席何沛謙,對方用官腔作簡單回應:「我們會跟進處理」,便將這些意見書交給身旁助手,態度似欠誠懇。

立法會議員劉慧卿在會上指出,台下公眾不斷發表意見,但台上的電視台代表僅在最後十分鐘才作總結回應,這不是良好的交流。何主席回應稱,公聽會的目的在於聽取公眾意見,全部收集後才讓業界代表作統一回應。不過,文化界的胡恩威卻批評,每名市民只限發言三分鐘,根本不足以表達意見,認為廣管局只是「做show」。

公聽會主要收集公眾人士對兩家電視台服務的意見,但當晚的焦點卻幾乎集中於無綫總經理陳志雲,會場內火藥味十足,不少市民表現得十分激動,紛紛批評兩家電視台的節目質素與新聞審查,而陳總更成為示威者矛頭所指的熱門對象,他在總結時更慘被「圍剿」,一名「107動力」的成員更手持「浪費電視頻道」紙牌衝上台,場面十分混亂,然而,主辦單位的保安不夠專業,未能阻止示威者行動。陳總畢竟見慣大場面,處變不驚,公聽會才有驚無險地結束。

說實話,場內示威常客時常高聲叫囂,不時打斷別人發言,如此野蠻行為對大會有欠尊重,對社會和諧不但毫無好處,更會加深怨氣,製造社會分化。若然以為這樣大吵大鬧,便會讓有關當局作出讓步,恐怕會向社會傳達了不良的訊息,甚至會改變日後公眾和平表達意見的手法,轉趨激進,造成惡果,甚至影響下一代的價值觀。


2009/07/13

龍耳一周年特刊

去年七月,龍耳成立初期僅得五名成員,過程十分艱辛,但龍耳毫不氣餒,默默耕耘,全心全意為聾人服務。現在,龍耳獲得十五名執委鼎力相助,使龍耳發展成為過百會員的聽障人士服務組織,深得大家支持,成績有目共睹。

今年七月,適逢龍耳一歲生日,龍耳上下傾盡全力,共同炮製《一周年特刊》,希望加深大家對龍耳的認識,並繼續支持龍耳的工作。龍耳的全體委員,連同龍耳的義工,必定全力以赴,關心聽障朋友,為他們爭取及維持公平與合理的社會待遇,促進聽障人士與健聽人士之間互相尊重及了解,建設傷健共融的和諧社會。

龍耳,一個真心為聽障人士服務的慈善團體,完全有賴你們的支持。








































































































2009/07/12

「藝之樂」成立五週年紀念匯演

「藝之樂」是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轄下的興趣小組,由一群聽障與健聽人士組成,他們有一共同點,就是熱愛表演藝術,每一位成員都有濃厚演藝細胞,演技精湛,因此多了來的演出,受到聾人朋友歡迎。

為了紀念成立五週年,「藝之樂」將首度於2009年8月7日至9日,一連三天在牛池灣文娛中心公開演出,門票將於7月9日在城市電腦售票網公開發售,以下是節目詳情:

演員及創作:「藝之樂」組員及「無聲‧模式」學員

演出日期:
2009年8月7日 (星期五) 晚上8時正
2009年8月8日 (星期六) 晚上8時正
2009年8月9日 (星期日) 下午3時正

地點:牛池灣文娛中心文娛廳(彩虹港鐵站側)
票價:$100(設有殘疾人士、六十歲或以上人士、全日制學生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士折扣優惠,優惠票價七十元正,數量有限,額滿即止)

查詢:
(電話)2854 2676
(傳真)2815 4723
(電郵)hsw@deaf.org.hk

內容簡介:在沉悶的都巿中,營營役役的生活,對著“鮑參翅肚”也覺淡然無味。不如,放緃一下自己,求個蒙頭大睡,發個美夢。讓俊俏的王子為你套上玻璃鞋;讓窈窕的公主與共享鹹魚青菜,讓三隻可愛的小豬陪你打麻雀...

























日前《默‧樂‧趣》的節目監製、導演及演員接受了香港電台的訪問,節目將於7月13日播出。

香港電台第五台

頻道:
AM783,
FM99.4(將軍澳)
FM106.8(屯門及元朗)
FM92.3(天水圍)

節目名稱:活在有情天
節目主持:張偉基
節目時段:7月13日(星期一)晚上 7:30pm-8:00pm

2009/07/07

元岡幼稚園翻新記

若問人家聽過元岡幼稚園的名字沒有,十居其九肯定回答沒有;但如果說有一間幼稚園用4500元聘請校長,則肯定很多人都聽過。元岡幼稚園位於八鄉錦上路元岡村(政府路牌寫元「崗」村),與村公所、眾聖堂為鄰,村內本來還有一間公立學校,無奈因收生不足而慘遭「殺校」,因此,元岡幼稚園便成為村內唯一一間學校。














元岡幼稚園於1988年創立,至今逾廿年歷史,校舍是一間內有三房的獨立屋,四周環境清幽,是求學讀書的好地方。由於越來越多村民為了子女的升學前途,大多送往校網較完善的元朗區內幼稚園就讀,使元岡幼稚園的學生由六十多名劇減至現時的六名。幼稚園隨時面臨「殺校」的厄運,目前只能苟延殘喘,財政嚴重入不敷支,扣除燈油火蠟的經費後已捉襟見肘,餘額僅能負擔4500元的薪酬開支。

自從三個月前被本地一份「生果」報章報導後,幼稚園的困境漸漸受到關注。上週日,「宏思社會計劃」便組織了過百義工,共同協力為殘舊不堪的校舍翻新,齊盡社會責任。義工們擁有很強的組織力,發揮良好的團隊精神,分工也十分清清晰。孔武有力的男士專責粗重工作,拆窗鋸木搬運之類的工序讓他們盡顯所能;至於嬌柔欲滴的女士們,則負責輕鬆工作,剪公仔紙完全難不到她們,有些女士表現出「巾幗不讓鬚眉」的精神,剷舊油漆、磨滑牆壁、塗上新漆等工序,完全親力親為,弄至灰頭粉臉也毫無怨言。

以下是當天實況:

校舍舊貌





































校園內貌




























































工作簡報





















































搬運傢具




















剷掉舊漆





















































更換鋁窗















































鋪設地板













塗上新漆

































剪公仔紙





















當天天氣十分不穩定,不時飄來過雲雨,弄得大家狼狽不堪,但為爭取時間完成翻新工程,就算傾盆大雨,也毫不退縮,因此這群義工值得大家尊敬。














翻新後,校舍是何模樣呢?














當天我匆忙外出,竟忘了攜帶後備充電電池,相機用電在中午12時已耗盡了,未能拍攝下午實況。跟義工們相比,我完全拿不出攝影上應有的專業態度,真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