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6

香港南區的龍舟競渡

咚咚聲一響,又是端午到。

上星期六農曆五月初五,港九新界各地都有龍舟競渡,慶祝端午節,十分熱鬧。


端午節的緣起,相信大家耳熟能詳,本來是悲慘故事,包粽子爬龍舟之舉,無非是保存泉下詩人遺體不要被魚群吃掉,兩千多年後的今時今日,詩人早已灰飛煙滅,大家也將慘事拋諸腦後,保留了包粽子扒龍舟的傳統,大肆「慶祝」一番。端午節的意義,早已被忘得一乾二淨了。


話雖如此,賽龍舟始終是千年歷史的人文遺產,只要有華人,便有賽龍舟。港島南區有兩場十分重要的龍舟競渡賽事,一是赤柱,二是香港仔。赤柱龍舟競渡最具國際化,吸引了各大跨國企業及洋人參賽,大家扮鬼扮馬,悉心打扮,猶如水上嘉年華會,成為最具西方特色的龍舟比賽,也是香港以至世界享負盛名的國際盛事。


與赤柱比較,香港仔的龍舟競渡則十分本地化,這個具有百年歷史的龍舟比賽,沒有花巧嘉年華氣氛,保留的是傳統漁民特色。在大型漁船排列而成的賽道裡,槳手們拿起木槳,坐在船首掛上龍頭、船尾掛上龍尾的長形平底木船,只聽得鼓手棒打擂鼓之聲助陣下,大家一致地划動船槳,猶如蜈蚣百足,扒水衝前而去。伴隨兩岸群眾的吶喊聲,大家使起勁兒,施展渾身解數,恍如一條蛟龍得水般在眾人眼前橫越「飄過」。


歷代不少作家都寫過端午節的文章,要數最出色的抽寫,首推現代散文大師沈從文於1934 4 19 日寫成的中篇小說《邊城》,開首便有一段十分精彩的描述,節錄如下:

「船隻的形式,與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體一律又長又狹,兩頭高高翹起,船身繪著朱紅顏色長線,平常時節多擱在河邊乾燥洞穴裡,要用它時,拖下水去。每隻船可坐十二個到十八個槳手,一個帶頭的,一個鼓手,一個鑼手。槳手每人持一支短槳,隨了鼓聲緩促為節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頭上,頭上纏裏著紅布包頭,手上拿兩支小令旗,左右揮動,指揮船隻的進退,擂鼓打鑼的,多坐在船隻的中部,船一划動便即刻蓬蓬鏜鏜把鑼鼓很單純的敲打起來,為划槳水手調理下槳節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聲,故每當雨船競賽到劇烈時,鼓聲如雷鳴,加上兩岸人吶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紅玉老鸛河時水戰擂鼓。」


是否寫得何等精彩生動?沈老先生用詞精鍊,沒有多餘的修辭,便將龍舟競賽寫得繪聲繪色,深刻入微。


吃過粽子,游過龍舟水後,便正式踏入夏天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