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電影劇目中,我選了一齣名叫《鳥蛇與蜻蜓》的電影來看,但卻以提早離場來結束。
從節目場刊的文字介紹來看,《鳥蛇與蜻蜓》(Dragonflies with birds and snake)的內容似乎很吸引,至少能引發觀眾思考。場刊介紹這樣說,德國導演沃夫岡列文(Wolfgang Lehmann )「透過紛繁複雜的動物世界,眼前略過牠們靜止、活動、飛翔、遷徙、交配、覓食、傷害、獵獲的千姿百態,引人反思生命的循環反復,一切不外乎生命、性交、死亡。」
《鳥蛇與蜻蜓》不是動物記錄片,蜻蜓、鳥類、蛇類、青蛙、蜘蛛都不是出色的影像,也大大及不上BBC及國家地理頻道的動物片。電影用了大量16mm菲林影像,沒有任何聲音,包括旁述與音樂,僅靠畫面轉換來控制節奏,時而急速,時而緩慢。
然而,我卻看得一頭霧水,更要命的是,導演似乎有虐待狂,考驗觀眾的耐性,電影透過快速剪接、色彩對比的技術,不斷地重複、拼貼、閃爍,以每秒重複閃爍6個畫面來計算,全片61分鐘幾乎閃爍了21,960個畫面,美其名是視覺刺激,實際就是精神虐待。終於,我支撐到40多分鐘,便舉白旗投降,提早離場。
雖然「難頂」,但我還是嘗試看出一些頭緒。導演用如此另類的表現手法,就是想將自然界弱肉強食的殘酷現實,帶給觀眾徹底反思。持續閃爍與快速轉換畫面,的確令觀眾不適,有些更出現頭暈作嘔的癥狀,導演就是要帶出這種不安感覺,有雙向式互動,而不是純粹單向式。只不過,我不太接受這類表現手法,總覺導演不守常規,把觀眾當白老鼠,是一齣變態實驗式電影。
各位朋友有興趣接受感官挑戰的話,可點擊以下連結:
2分鐘版本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guTZMSg8To
5分鐘版本
http://www.imagewolfganglehmann.de/www.imagewolfganglehmann.de/Film_Trailers_and_synopsis.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