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由九位黑人組成的無伴奏合唱團,於1960年由Joseph Shabalala組成。根據場刊介紹,取名「雷村黑牛斧頭」原來另有寓意,「雷村」是Joseph的家鄉,「黑」代表「牛」,是家畜中最強壯的動物,「斧頭」則表示他們的歌聲所向披靡。
黑牛斧頭是南非傳統文化的象徵,是國際知名的音樂組合,在1981年至2009年間,獲獎無數,共得過一次SARIE獎最佳合唱組合、三次格林美(Grammy)獎、二次Drama Desk獎、四次SAMA獎。
黑牛斧頭的歌曲,以福音為主,他們以本土傳統音樂的節奏與和聲,結合基督福音音樂,融合了宗教、文化、民族的特質,形成了別樹一格的音樂,將和平、愛與和諧的精神傳揚世界各地歡眾。
無伴奏合唱源於意大利語「A cappella」,可追溯至中世紀的教堂音樂,當時的教堂音樂只用人聲清唱,沒有任何樂器伴奏,後來漸漸式微。到了20世紀初,A cappella重新流行起來,並發展至今。根據香港當代無伴奏合唱協會網頁介紹,無伴奏音樂共分八大流派,包括理髮店派(Barbershop)、古典派(Classical)、流行樂派(Comtemporary/Pop/Rock)、街角派(“Doo-wop”/street corner)、學院派(Collegiate)、爵士樂派、福音派、地方音樂派(World A Cappella),而黑牛斧頭便是地方音樂派的代表。
黑牛斧頭世界巡迴演唱行程十分緊湊,今年一月至三月,在美國巡迴演出。到了六月,先後去了新加坡及南韓,6月19日及20日則大駕光臨香港,然後轉往澳洲繼續演出。到了七月,再返回美國巡迴,看來美國人真的很喜歡這九位黑人。十月份開始,黑牛斧頭會移往英國巡迴演出,至於歐洲行程還在編排中。
黑牛斧頭世界巡迴演唱行程十分緊湊,今年一月至三月,在美國巡迴演出。到了六月,先後去了新加坡及南韓,6月19日及20日則大駕光臨香港,然後轉往澳洲繼續演出。到了七月,再返回美國巡迴,看來美國人真的很喜歡這九位黑人。十月份開始,黑牛斧頭會移往英國巡迴演出,至於歐洲行程還在編排中。
看了這樣的行程表,真的跟世界級天皇巨星不遑多讓。不過,他們的表演跟我的當初期望有很大落差,我以為他們像姬聲雅士般,用人聲模仿樂器,而且黑人擅長唱歌,相信表演一定精彩。誰料得到,他們沒有人聲樂器的伴奏,只用人聲和唱,哼出來的也不似英語,總之我聽不懂,一頭霧水。雖然如此,但這夜座無虛席,黑牛斧頭獻唱了多首他們的首本名曲,他們生動鬼馬,時而踢腿,跳出「騎呢」舞蹈;時而詼諧,博得台下觀眾熱烈掌聲,不少洋人觀眾在音樂會結束時,站起來鼓掌以示支持。
台下觀眾裡,我留意到,姬聲雅士的其中一位創辦人馮國東也來捧場,由此可見黑牛斧頭的魅力,只是我不懂欣賞而已。
以下是有關連結:
1 則留言:
See your introduce make me think before Watoto Children's Choir in Hong Kong
http://www.watoto-hk.org/2009/
Freda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