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5

從《中國建築100年》看香港舊建築

胡恩威導演的《中國建築100年》,雖然沉悶,但卻令人反思,究竟對待建築的態度,是破舊立新,抑或新舊並存?

戲中講述兩對不同時代的夫婦,對中國建築有截然不同的藝術態度,一對是上市公司的商人,另一對是追求理想的學者。前者關心的是金錢,古舊建築事不關己,最緊要荷包脹大;後者關心古舊建築的保存,如何與新建築融合。

胡恩威在場刊一針見血地指出,「建築是最誠實的反映,反映當權者和業的水準和見地。這十年中國以地產帶動內部經濟,地產成為中國建築的推動力量了。....建築和其他中國的事物一樣在這一百年沒有好好的被中國人去慢慢認識和理解。....絕大部份都是投機主義者,為的都是市場,是錢。」這是多麼令人心酸的事情。

今天的北京,除了故宮,甚麼也要拆掉,現只餘下胡同,恐怕命不久矣。世界變化萬千,原是正常不過,但不是要一窩蜂將所有舊建築全也拆掉,這全是古蹟,是歷史,是一個城市的內涵與修養。古羅馬鬥獸場,巍立了二千多年,雖然殘破,但至今還是保存下來,印證了古羅馬當權者如何殘暴不仁,是當今從政者的一個警惕,要勤政愛民。

建築是歷史的證明,反映城市過去的歷史變遷。看回香港,很多舊建築都被拆掉重建,例如前郵政總局,一座漂亮的維多利亞式建築物,被拆掉興建康樂大廈(即怡和大廈),真的令人惋惜。又例如利舞台戲院,被拆掉重建成利舞台廣場,本來這是自由的商業行為,無可厚非,但看到從前政府對自身歷史欠缺一份尊重的感情,沒有任何認同感,或許這是歷史使然,回歸前的不明朗景氣,政府顯得相當被動。

建築是社會的鏡子,反映到社會的狀況,經濟向好時,建築設計會傾向奢華;反之,建築會較樸實,上述提及的利舞台便是明顯的例子了,地產商為了盈利收益,一切也向錢看。幸好,我們的政府雖然後知後覺,但畢竟還是積極地保存舊建築,看看近期的景賢里、何東花園及甘道23號,為香港保留了珍貴的財產。

保養舊建築不僅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項高昂開支的經濟負擔。我們的政府,為了活化舊建築,也為了減輕負擔,將保育舊建築的責任讓給民間參與,容許改變用途與功能來延續舊建築的生命,這本是無可厚非。可是,縱使不拆掉,卻徹底地改得面目全非,完全抹掉舊建築自身的歷史意義,未免有點過份了。當你途經1881 Heritage的時候,只知這裡已成為一所高級酒店與摩登商場,怎樣也看不出建築的前身原來是水警總部。


無可否認,活化舊建築是大方向,也是保存下去的可行方法。但,如何活化而又不失卻歷史意義,則要看接手團體或機構的修養,只要不重蹈前水警總部的覆轍便是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