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大收旺場,快成為香港最賣座的電影。看完電影,也要閱讀原著,深入了解九把刀本人與沈佳儀之間的愛情故事。
讀完小說後,我發覺,電影與小說雖然大同小異,但還是有明顯的分別,電影拍出了中學校園生活,讓觀眾懷念昔日青春歲月,反而小說沒有這個感覺。
不過,小說卻補充了一些電影未能深入交代的內容,將男女主角由「唔多兩句」到「無所不談」的微妙感情變化,鉅細無遺地描述出來,也透露了不少男主角的內心世界,如何部署去追求心中女神。
原著小說是根據九把刀追求沈佳儀的八年過程而寫成的,內容當然帶有加油添醬的成分,也不乏幽默的情節。從小說中透析到九把刀這個人,真是一個「大唔透」的大細路,總愛整蠱作怪,不愛循規蹈矩。本來他是不愛讀書愛搗蛋的壞學生,偏偏他為了親近心中女神,從而發奮努力讀書升大學,由此可見愛情之偉大,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沈佳儀間接幫了九把刀一把,使他成為流行小說作家。
小說裡,他形容自己的中英數成績很好,主要是跟沈佳儀每晚留在校園溫習,以及月考賭賽的結果。而他的語文造詣,相信就是這段期間培養而成的。
九把刀個性刁鑽古怪,不愛循規蹈矩,因此他的小說風格,比較雜亂,既寫武俠,也寫愛情。然而他的文筆卻又與眾不同,別出心裁,試看看這樣的一句:「那天雲海很厚,厚到足以藏匿一百台外星人飛碟。」當時講的是他跟沈佳儀到阿里山看日出,可惜當天雲海很厚,未能如願。但九把刀卻用「藏匿一百台外星人飛碟」來形容雲海的厚度,以誇張的技巧來突出雲海,加深讀者的想像空間。
九把刀本名叫柯景騰,他讀大學時曾寫了這樣的歌詞:「九把刀,把它磨一磨,它就會...亮晶晶!亮晶晶!」這首無厘頭的歌詞,在大學傳至街知巷聞,更傳到老師的耳朵裡,他問起誰是九把刀,同學們便聯想到柯景騰,就是這樣成為綽號,也是後來的小說筆名了。
這本小說跟電影版本一樣,九把刀跟沈佳儀(電影則稱為沈佳宜)的霧水情緣,始終未能開花結果,九把刀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硬漢,夠膽在大學舉辦拳擊格鬥比賽,但處理感情事卻又如此膿包,明明兩人互相傾慕,卻在表白愛意的當天,沈佳儀準備開口告訴答案,他竟然臨陣縮沙,不敢聽答案,以致本來一段大好情緣無疾而終。
九把刀有一句說話說得好:「戀愛最美的部份,就是曖昧的時候,等到真正在一起,很多感覺就會消失不見了。」但,我覺得這是他本人自圓其說,為自己膿包做個解釋而已。以他們兩人的性格,如果真的拍起拖來,可能火星撞地球,最後分手收場也說不定。
無論如何遺憾,畢竟已成往事。說到底,這本書為沈佳儀而寫,九把刀的青春,全部都是沈佳儀,這已令人相當感動了。
2011/12/20
2011/12/18
聾影社2011攝影展《聾‧影‧風雲變色》
聾影社2011攝影展《聾‧影‧風雲變色》
日期:2012年12月20日(星期二)至12月29日(星期四)
時間:上午11時至晚上8時
地點:灣仔軒尼詩道302-308號集成中心高層商場集成展廊及展館
歡迎各界朋友參觀。
日期:2012年12月20日(星期二)至12月29日(星期四)
時間:上午11時至晚上8時
地點:灣仔軒尼詩道302-308號集成中心高層商場集成展廊及展館
歡迎各界朋友參觀。
2011/12/17
騎呢又污糟邋遢的福爾摩斯 - 《神探福爾摩斯:詭影遊戲》
近來電影潮流興竄改,經典名著都給改得面目前非,本來這是無可厚非,但與其大改故事卻保留原著角色,倒不如全新創作更好,我說的便是新上映的《神探福爾摩斯:詭影遊戲》(Sherlock Holmes: A Game of Shadows)。
電影主要講述奸角莫里亞蒂教授的智慧與實力跟福爾摩斯不相伯仲,他有一驚人陰謀,特意挑發歐洲各國之間的衝突,藉以引發世界大戰,然後全面壟斷上至武器、下至棉花的全部市場。福爾摩斯與華生醫生為了歐洲和平,不惜聯同吉卜賽女郎,横跨歐洲大陸,勢要阻止莫里亞蒂教授的奸計得逞。
我不喜歡羅拔唐尼,他那個神經刀的特質,瘋瘋癲癲的演繹手法,使福爾摩斯的角色塑造上變得「騎呢」,又不修邊幅,污糟邋遢,跟柯南道爾爵士筆下的大偵探大相逕庭,教我失望。至於祖迪羅,則美化了華生醫生,變成智勇雙全的英雄,跟隨福爾摩斯出生入死,與時下流行的陽剛雙雄片其實並無二致。
福爾摩斯的查案故事,引人入勝的是大偵探觀察入微的洞悉力,透過抽絲剝繭的偵查,找出破案的線索,日本流行漫畫《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與《名偵探柯南》便是向《福爾摩斯》致敬的偵探故事。現在電影版搞出歐洲政治大陰謀,真的改得離譜了,雖有查案過程,但卻以拳拳到肉的搏擊為主。既然要玩成這樣,為何不全新創作故事角色呢?說穿了,還不是借福爾摩斯與華生醫生的響噹噹名氣,來吸引觀眾捧場。
不過以戲論戲,佳烈治執導的《神探福爾摩斯:詭影遊戲》,影像十分凌厲,高潮迭起,起碼不會沉悶,那些查案過程,大可不必深究。電影中段大逃亡,還玩出《廿二世紀殺人網絡》的避子彈慢鏡特技,略嫌刻意,驚喜欠奉。
影片故事背景是1892年,那是慈禧太后當權的滿清時代,開頭更出現留辮的中國移民,雖然有事實根據,但總覺電影乘機諷刺一番。從影片所見,倫敦烏煙瘴氣,畫面色彩陰沉,倒也符合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環境。不過全片調子陰暗,就算影片在巴黎、德國與瑞士取景,也不見得風景怡人。
福爾摩斯的電視與電影版本不少,若論最深刻的改編版本,我會選擇史提芬史匹堡的《魔笛追魂》(Young Sherlock Holmes),講的是少年福爾摩斯與少年華生的初相識及校園凶案,起碼不會大改,也改得合理,好看過《神探福爾摩斯:詭影遊戲》。
電影主要講述奸角莫里亞蒂教授的智慧與實力跟福爾摩斯不相伯仲,他有一驚人陰謀,特意挑發歐洲各國之間的衝突,藉以引發世界大戰,然後全面壟斷上至武器、下至棉花的全部市場。福爾摩斯與華生醫生為了歐洲和平,不惜聯同吉卜賽女郎,横跨歐洲大陸,勢要阻止莫里亞蒂教授的奸計得逞。
我不喜歡羅拔唐尼,他那個神經刀的特質,瘋瘋癲癲的演繹手法,使福爾摩斯的角色塑造上變得「騎呢」,又不修邊幅,污糟邋遢,跟柯南道爾爵士筆下的大偵探大相逕庭,教我失望。至於祖迪羅,則美化了華生醫生,變成智勇雙全的英雄,跟隨福爾摩斯出生入死,與時下流行的陽剛雙雄片其實並無二致。
福爾摩斯的查案故事,引人入勝的是大偵探觀察入微的洞悉力,透過抽絲剝繭的偵查,找出破案的線索,日本流行漫畫《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與《名偵探柯南》便是向《福爾摩斯》致敬的偵探故事。現在電影版搞出歐洲政治大陰謀,真的改得離譜了,雖有查案過程,但卻以拳拳到肉的搏擊為主。既然要玩成這樣,為何不全新創作故事角色呢?說穿了,還不是借福爾摩斯與華生醫生的響噹噹名氣,來吸引觀眾捧場。
不過以戲論戲,佳烈治執導的《神探福爾摩斯:詭影遊戲》,影像十分凌厲,高潮迭起,起碼不會沉悶,那些查案過程,大可不必深究。電影中段大逃亡,還玩出《廿二世紀殺人網絡》的避子彈慢鏡特技,略嫌刻意,驚喜欠奉。
影片故事背景是1892年,那是慈禧太后當權的滿清時代,開頭更出現留辮的中國移民,雖然有事實根據,但總覺電影乘機諷刺一番。從影片所見,倫敦烏煙瘴氣,畫面色彩陰沉,倒也符合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環境。不過全片調子陰暗,就算影片在巴黎、德國與瑞士取景,也不見得風景怡人。
福爾摩斯的電視與電影版本不少,若論最深刻的改編版本,我會選擇史提芬史匹堡的《魔笛追魂》(Young Sherlock Holmes),講的是少年福爾摩斯與少年華生的初相識及校園凶案,起碼不會大改,也改得合理,好看過《神探福爾摩斯:詭影遊戲》。
2011/12/15
紅月亮
寒夜裡,在鬼影都沒有的廣場上,我忍受著雪櫃般的低溫,飽吃著老天爺吹來的凜凜寒風,架起了三腳架,擺好了照相機,設好了光圈快門,對準了掛在天上黑幕的一點紅,為的就是難得一見的紅月亮。
難得萬里無雲的夜空,月亮為地球上的人們上演一齣「半遮琵琶」的好戲,遮遮掩掩,到了晚上十時半的高潮,月亮蝕甚,忽然換了一身紅裝,顯出鬼魅般的色彩,氣氛詭異。
專家解釋,太陽光無法照射到月球,受地球大氣層拆射,月球才呈現一層暗紅色。這樣給說穿了,月全食的神秘色彩都給摘下來,一點也不神秘了。
這一夜,縱使穿上了厚衣,還是感到離奇的寒冷,好像怎樣穿也穿不夠,冷得我騰騰震,也難怪我的紅月亮照片全都「騰騰震」,朦朦朧朧,看不清月球表面的坑紋。
用了長焦距鏡頭,300mm根本不足夠,自動對焦不斷轉來轉去,用手動對焦又看不清,雙眼好似不屬於我,總是不聽使喚,結果拍下來的照片像給人搖了一搖,真懷疑是否去檢查眼睛。
這一夜,是令我驚喜的一夜,因為看到了紅月亮,但也是令我沮喪的一夜,我廿年來累積的攝影功力,像一下子消失了,拍得我莫名奇妙。
難得萬里無雲的夜空,月亮為地球上的人們上演一齣「半遮琵琶」的好戲,遮遮掩掩,到了晚上十時半的高潮,月亮蝕甚,忽然換了一身紅裝,顯出鬼魅般的色彩,氣氛詭異。
專家解釋,太陽光無法照射到月球,受地球大氣層拆射,月球才呈現一層暗紅色。這樣給說穿了,月全食的神秘色彩都給摘下來,一點也不神秘了。
這一夜,縱使穿上了厚衣,還是感到離奇的寒冷,好像怎樣穿也穿不夠,冷得我騰騰震,也難怪我的紅月亮照片全都「騰騰震」,朦朦朧朧,看不清月球表面的坑紋。
用了長焦距鏡頭,300mm根本不足夠,自動對焦不斷轉來轉去,用手動對焦又看不清,雙眼好似不屬於我,總是不聽使喚,結果拍下來的照片像給人搖了一搖,真懷疑是否去檢查眼睛。
這一夜,是令我驚喜的一夜,因為看到了紅月亮,但也是令我沮喪的一夜,我廿年來累積的攝影功力,像一下子消失了,拍得我莫名奇妙。
2011/12/09
音樂與歌聲的完美結合 - 《哈利路亞》大合唱
各類樂器的合奏,產生優美的樂章,感人肺腑。人類聲音的合唱,一樣能唱出動聽的歌聲,動人心弦。
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在1742年所創作的《哈利路亞》大合唱,正是將音樂與歌聲結合的作品,近300年來一直深受樂迷喜愛,也是每年聖誕節及復活節必唱必奏的宗教歌曲。
由周凡夫主講的音樂導賞講座,現已來到第13輯,《哈利路亞》是這晚介紹的主題,他深入淺出分析,《哈利路亞》主次分明、結構清晰,合理地安排樂音與曲調的對比,營造出莊嚴宏偉的震撼效果。
《哈利路亞》是神劇《彌賽亞》第二部份第44首歌曲,歌詞十分簡單,全是歌頌主耶穌基督為萬王之王。這首樂曲大合唱之所以歷久不衰,除了是宗教因素,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韓德爾活用管弦樂與人類合唱的特色,將力度、節奏、音調並加以變化,產生出清晰飽滿的和弦效果,以及充滿動感的多重歌聲。從簡單的調子玩出複雜多變、繁簡對比、類同3D的音響效果,連貝多芬、柴可夫斯基、海頓這些偉大的作曲家都深表讚嘆與佩服。
據說,韓德爾完成《哈利路亞》的創作後,感動得淚如泉湧,還自稱看見了天國和主耶穌。而英皇喬治二世聽完《哈利路亞》後,更深受感動而起立,從此,觀眾當聽到《哈利路亞》便會自動起立。
《哈利路亞》的創作,是人類文化史及音樂史上的瑰寶,突顯了西方古典音樂發展的多元化與純熟,更能達到凝聚人心的作用,中國音樂明顯有所不及了。難怪那時候西方社會文明發展得如此迅速,成為當時世界上的強國,連中國也遭欺侮了。
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在1742年所創作的《哈利路亞》大合唱,正是將音樂與歌聲結合的作品,近300年來一直深受樂迷喜愛,也是每年聖誕節及復活節必唱必奏的宗教歌曲。
由周凡夫主講的音樂導賞講座,現已來到第13輯,《哈利路亞》是這晚介紹的主題,他深入淺出分析,《哈利路亞》主次分明、結構清晰,合理地安排樂音與曲調的對比,營造出莊嚴宏偉的震撼效果。
《哈利路亞》是神劇《彌賽亞》第二部份第44首歌曲,歌詞十分簡單,全是歌頌主耶穌基督為萬王之王。這首樂曲大合唱之所以歷久不衰,除了是宗教因素,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韓德爾活用管弦樂與人類合唱的特色,將力度、節奏、音調並加以變化,產生出清晰飽滿的和弦效果,以及充滿動感的多重歌聲。從簡單的調子玩出複雜多變、繁簡對比、類同3D的音響效果,連貝多芬、柴可夫斯基、海頓這些偉大的作曲家都深表讚嘆與佩服。
據說,韓德爾完成《哈利路亞》的創作後,感動得淚如泉湧,還自稱看見了天國和主耶穌。而英皇喬治二世聽完《哈利路亞》後,更深受感動而起立,從此,觀眾當聽到《哈利路亞》便會自動起立。
《哈利路亞》的創作,是人類文化史及音樂史上的瑰寶,突顯了西方古典音樂發展的多元化與純熟,更能達到凝聚人心的作用,中國音樂明顯有所不及了。難怪那時候西方社會文明發展得如此迅速,成為當時世界上的強國,連中國也遭欺侮了。
2011/12/07
感人師生情 -《相約星期二》
尊師重道的儒家精神,在今時今日的香港已不太多見,若老師與學生相處融洽,彼此發展出亦師亦友的關係,甚至替學生指點人生迷津,便難得可貴。
第九度載譽重演的《相約星期二》(Mitch Albom's Tuesdays with Morrie),由真人真事改編,講述老師Morrie Schwartz與學生Mitch Albom的真摰師生情誼。話說著名運動記者明哲(Mitch)讀大學時,是慕理教授(Morrie)的得意門生,明哲畢業後便沒有再見教授,他奔波工作,放棄原有理想,生活漸感迷失。直至十六年後,偶然在「夜線」節目中得悉慕理罹患肌肉萎縮症的消息,於是重新探望教授,並相約每星期二見面,傾聽教授臨終前的教誨,包括死亡、人生、寬恕、家庭、愛等人生課題,使明哲茅塞頓開,豁然大悟。
現實與理想,一向都是對立的。求學時期,難免對未來充滿憧憬,甚至有滿腹大計,一腔熱誠;當畢業後,發現現實並不如心中理想,與期望有很大落差,遭遇不同的挫折,便開始感到迷失,生去了人生意義。這些經歷,相信你和我都有深刻的共鳴。明哲便是這樣,自從1982年完成碩士學位後,便成為一名體育記者,開始追逐名利,重視金錢物質。他感到迷惘,心靈有所缺失,人生似有缺憾。
慕理教授是社會學教授,他對生命有正面積極的態度,當他看到最愛的學生明哲處於不安狀態,便跟他分享人生上各種課題。即使生命走到盡頭,他亦不忘向這位得意門生指點迷津,對他關心及勉勵,令明哲正視自己的問題,反思自己營營役役的處境,學習用正面的態度去享受自己的人生。
明哲的窘困處境,正是我們每人常遭遇的經歷,而慕理教授的分享,其實就是人生明燈,為我們照亮前路,讓我們看清自己的人生,反思生命意義。本來大自然生死有命,當生命到了盡頭,也要順其自然去面對,但是,我們很多人都害怕死亡,甚至逃避死亡,古時皇帝更不斷去尋找長生不老藥,使生命延續。慕理教授說了一句話,對我們當頭棒喝,重新認識自己的生命,如何才活得有意義,他說:「當你明白死亡,你就學懂活著。(Once you learn how to die, you know how to live.)」。他更指出,當人生活得精彩的話,便會明白死亡並非一件令人沮喪的事。因此,《相約星期二》的主要題旨,就是教觀眾如何活得精彩,熱愛自己的生命,甚至去關愛及寬恕身邊的人。
我看的是第二場演出,座無虛席,反應熱烈。《相約星期二》舞台佈景也十分簡單,最突出是背景凌空吊掛一棵「枯樹」,我認為這含有一種寓意,暗示生命有如樹木,即使樹葉全落下了,生命還是持續著。這齣由中英劇團製作的翻譯話劇,改編至Mitch Albom的同名原著《Tuesdays with Morrie》,由Jeffrey Hatcher及Mitch Albom編劇。全劇共分15幕,中段有點沉悶,始終這劇是慢熱的,觀眾要有耐性,慢慢入戲。
最感人的一幕,便是最後一幕「生離死別」,不少觀眾哽哽咽咽,不時抹淚。那一幕,慕理教授好像預感他快要離開,不斷跟明哲深情擁抱,臨別一刻明哲流著淚跟他說:「下週二再來探望你」,反而慕理教授不失幽默:「今次還不弄哭你。」可見慕理教授早已看透生死,不存恐懼,臨終說話還那麼風趣。這一對白,雖然令到觀眾發笑,但始終是哀傷場面,令人難過。慕理教授走到生命盡頭仍不忘說笑,其實是一種「笑喪」。明哲走後二天,慕理教授便撒手塵寰,實在令人惋惜。
此劇能夠感到觀眾,全靠演員精湛的演技,鍾景輝與陳國邦演得出色,謝幕時還獲得全部觀眾熱烈掌聲。鍾景輝(King Sir)一生奉獻給演藝教育事業,桃李滿門,不少著名舞台劇演員都曾是他的學生,由King Sir飾演慕理教授,真的不作他人選,他不僅演活了角色,更收放自如,有笑有淚,惹人憐愛。較具難度的是咳嗽,一般人扮「咳嗽」似乾咳,演得很假,但King Sir的「咳嗽」,扮得真實,還含有痰聲,似真的患病一樣。King Sir的精湛演技,使他獲得最佳舞台劇男主角(悲/正劇)獎,果真實至名歸。
至於陳國邦的演出也惹人好感,他雖是電視演員,但原來他在香港演藝學院畢業,難怪舞台上演出收放自如,跟King Sir十分合拍。
《相約星期二》是笑中有淚的話劇,全劇只得二人,所有劇情均由二人的對白帶出,雖然沒有豐富的視覺效果,亦沒有高潮起伏,但要將小說濃縮為一齣二個多小說的戲劇,便全靠古天農的靈活編排,2008年,他便憑此劇獲得第17屆香港舞台劇獎頒獎禮「最佳導演」殊榮。
話劇場刊有不少Mitch Albom的經典金句,現節錄一些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夠讓大家反思自己生命,思索生命意義,從而活出精彩人生:
Once you learn how to die, you know how to live.
當你明白死亡,你就學懂活著。
When you get where I am, and you will...you're going to wish you had been nicer to yourself. Forgive everyone. Don't wait.
若你像我一樣走到這個境況的話,就不會計較誰對誰錯。不要等,原諒所有人,所有事。
If you've found meaning in your life, you don't want to go back, you want to go forward.
If you're always battling against getting old, you'll always gonna be unhappy, because you're gonna get old anyway.
假如找得著生命的意義,你便不希望返回昨日,你只會想繼續向前;
假如你一日抗拒變老,你就永遠都不快樂,因為你始終會變老。
If you don't have the support and love you get from a family, you don't have much at all.
假如你少了一個家庭可以給予的支持和愛,你最終只會一無所有。
Aging is not just decay, you know.
As you age, you grow.
As you grow, you learn.
A leaf burns its brightest colours just before it dies.
年老不是腐朽,
逐漸年老其實是逐漸成長,
逐漸成長時亦逐漸年老,
一塊樹葉在最後一刻才燃燒出最燦爛的色彩。
The awareness of death is not about death, it's about awareness!
If you're leading your life the right way the awareness of death is not a depressing thing.
明瞭死亡,重點在於明瞭;
如果你的人生活得精彩的話,明瞭死亡並非一件令人沮喪的事。
We're all teacher. We're all half of a whole, searching for completion.
我們每個人都是老師,我們每個人都是整體的一半,力求追尋完滿。
When you're dying, when you really face up to that fact...then suddenly you have such empathy for anyone in the world who is suffering.
當你越接近死亡,當你要真真正正面對這個事實時,忽然間,你會對世界上任何受痛苦的人都感同身受。
Taking would make me feel like I'm dying.
Giving makes me fell like I'm living.
接受同情,令我覺得自己快將死去;
施予他人,令我覺得自己依然活著。
第九度載譽重演的《相約星期二》(Mitch Albom's Tuesdays with Morrie),由真人真事改編,講述老師Morrie Schwartz與學生Mitch Albom的真摰師生情誼。話說著名運動記者明哲(Mitch)讀大學時,是慕理教授(Morrie)的得意門生,明哲畢業後便沒有再見教授,他奔波工作,放棄原有理想,生活漸感迷失。直至十六年後,偶然在「夜線」節目中得悉慕理罹患肌肉萎縮症的消息,於是重新探望教授,並相約每星期二見面,傾聽教授臨終前的教誨,包括死亡、人生、寬恕、家庭、愛等人生課題,使明哲茅塞頓開,豁然大悟。
現實與理想,一向都是對立的。求學時期,難免對未來充滿憧憬,甚至有滿腹大計,一腔熱誠;當畢業後,發現現實並不如心中理想,與期望有很大落差,遭遇不同的挫折,便開始感到迷失,生去了人生意義。這些經歷,相信你和我都有深刻的共鳴。明哲便是這樣,自從1982年完成碩士學位後,便成為一名體育記者,開始追逐名利,重視金錢物質。他感到迷惘,心靈有所缺失,人生似有缺憾。
慕理教授是社會學教授,他對生命有正面積極的態度,當他看到最愛的學生明哲處於不安狀態,便跟他分享人生上各種課題。即使生命走到盡頭,他亦不忘向這位得意門生指點迷津,對他關心及勉勵,令明哲正視自己的問題,反思自己營營役役的處境,學習用正面的態度去享受自己的人生。
明哲的窘困處境,正是我們每人常遭遇的經歷,而慕理教授的分享,其實就是人生明燈,為我們照亮前路,讓我們看清自己的人生,反思生命意義。本來大自然生死有命,當生命到了盡頭,也要順其自然去面對,但是,我們很多人都害怕死亡,甚至逃避死亡,古時皇帝更不斷去尋找長生不老藥,使生命延續。慕理教授說了一句話,對我們當頭棒喝,重新認識自己的生命,如何才活得有意義,他說:「當你明白死亡,你就學懂活著。(Once you learn how to die, you know how to live.)」。他更指出,當人生活得精彩的話,便會明白死亡並非一件令人沮喪的事。因此,《相約星期二》的主要題旨,就是教觀眾如何活得精彩,熱愛自己的生命,甚至去關愛及寬恕身邊的人。
我看的是第二場演出,座無虛席,反應熱烈。《相約星期二》舞台佈景也十分簡單,最突出是背景凌空吊掛一棵「枯樹」,我認為這含有一種寓意,暗示生命有如樹木,即使樹葉全落下了,生命還是持續著。這齣由中英劇團製作的翻譯話劇,改編至Mitch Albom的同名原著《Tuesdays with Morrie》,由Jeffrey Hatcher及Mitch Albom編劇。全劇共分15幕,中段有點沉悶,始終這劇是慢熱的,觀眾要有耐性,慢慢入戲。
最感人的一幕,便是最後一幕「生離死別」,不少觀眾哽哽咽咽,不時抹淚。那一幕,慕理教授好像預感他快要離開,不斷跟明哲深情擁抱,臨別一刻明哲流著淚跟他說:「下週二再來探望你」,反而慕理教授不失幽默:「今次還不弄哭你。」可見慕理教授早已看透生死,不存恐懼,臨終說話還那麼風趣。這一對白,雖然令到觀眾發笑,但始終是哀傷場面,令人難過。慕理教授走到生命盡頭仍不忘說笑,其實是一種「笑喪」。明哲走後二天,慕理教授便撒手塵寰,實在令人惋惜。
此劇能夠感到觀眾,全靠演員精湛的演技,鍾景輝與陳國邦演得出色,謝幕時還獲得全部觀眾熱烈掌聲。鍾景輝(King Sir)一生奉獻給演藝教育事業,桃李滿門,不少著名舞台劇演員都曾是他的學生,由King Sir飾演慕理教授,真的不作他人選,他不僅演活了角色,更收放自如,有笑有淚,惹人憐愛。較具難度的是咳嗽,一般人扮「咳嗽」似乾咳,演得很假,但King Sir的「咳嗽」,扮得真實,還含有痰聲,似真的患病一樣。King Sir的精湛演技,使他獲得最佳舞台劇男主角(悲/正劇)獎,果真實至名歸。
至於陳國邦的演出也惹人好感,他雖是電視演員,但原來他在香港演藝學院畢業,難怪舞台上演出收放自如,跟King Sir十分合拍。
《相約星期二》是笑中有淚的話劇,全劇只得二人,所有劇情均由二人的對白帶出,雖然沒有豐富的視覺效果,亦沒有高潮起伏,但要將小說濃縮為一齣二個多小說的戲劇,便全靠古天農的靈活編排,2008年,他便憑此劇獲得第17屆香港舞台劇獎頒獎禮「最佳導演」殊榮。
話劇場刊有不少Mitch Albom的經典金句,現節錄一些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夠讓大家反思自己生命,思索生命意義,從而活出精彩人生:
Once you learn how to die, you know how to live.
當你明白死亡,你就學懂活著。
When you get where I am, and you will...you're going to wish you had been nicer to yourself. Forgive everyone. Don't wait.
若你像我一樣走到這個境況的話,就不會計較誰對誰錯。不要等,原諒所有人,所有事。
If you've found meaning in your life, you don't want to go back, you want to go forward.
If you're always battling against getting old, you'll always gonna be unhappy, because you're gonna get old anyway.
假如找得著生命的意義,你便不希望返回昨日,你只會想繼續向前;
假如你一日抗拒變老,你就永遠都不快樂,因為你始終會變老。
If you don't have the support and love you get from a family, you don't have much at all.
假如你少了一個家庭可以給予的支持和愛,你最終只會一無所有。
Aging is not just decay, you know.
As you age, you grow.
As you grow, you learn.
A leaf burns its brightest colours just before it dies.
年老不是腐朽,
逐漸年老其實是逐漸成長,
逐漸成長時亦逐漸年老,
一塊樹葉在最後一刻才燃燒出最燦爛的色彩。
The awareness of death is not about death, it's about awareness!
If you're leading your life the right way the awareness of death is not a depressing thing.
明瞭死亡,重點在於明瞭;
如果你的人生活得精彩的話,明瞭死亡並非一件令人沮喪的事。
We're all teacher. We're all half of a whole, searching for completion.
我們每個人都是老師,我們每個人都是整體的一半,力求追尋完滿。
When you're dying, when you really face up to that fact...then suddenly you have such empathy for anyone in the world who is suffering.
當你越接近死亡,當你要真真正正面對這個事實時,忽然間,你會對世界上任何受痛苦的人都感同身受。
Taking would make me feel like I'm dying.
Giving makes me fell like I'm living.
接受同情,令我覺得自己快將死去;
施予他人,令我覺得自己依然活著。
2011/12/01
爸爸的舊照片
自從攝影技術在1826年發明以來,大量珍貴的歷史影像被凝結在紙上,讓我們得以窺探過去的城市風景與人文風景,了解當時的社會文化。
美國已故著名攝影師Susan Sontag曾這樣說過:「照片使我們深藏一份與過去的聯繫。」誠然,我們今天時常翻看相簿,為的就是從舊照片中,追尋幾乎忘記的回憶,緬懷往事,甚至超越時空隔膜,跟相中人作出心靈上的交流。
有一天,從爸爸的舊相簿裡,看到一幅維多利亞海港的黑白照片,那是爸爸在1960年代拍攝的,照片敵不過歲月的折磨,已變得橙黃又粗糙,但依然清晰看到那時候的維港,沒有摩天高廈,沒有大幅度填海。照片拍攝位置在山頂上,向下俯瞰,視野遼闊,令人豁然開朗。
到了今天,香港躋身成為國際級大都會,可是,維港收窄,摩廈林立;景觀受擋,視野朦朧。如此密集的城市,令人感到窒息。
維港兩岸的歲月變遷,從兩個攝影不同年代的照片,活現出來,見證了香港經濟發展的驕人成就,同時反映了香港環境污染的惡劣程度。
數碼攝影的普及,每個人都是歷史的記錄者,擔當著為後世保留大量圖像資料的使命,留住了珍貴的歷史回憶。同時也警惕世人,珍惜自己的城市,不要過度盲目發展,以免失去城市自身的內涵品味與歷史價值。
美國已故著名攝影師Susan Sontag曾這樣說過:「照片使我們深藏一份與過去的聯繫。」誠然,我們今天時常翻看相簿,為的就是從舊照片中,追尋幾乎忘記的回憶,緬懷往事,甚至超越時空隔膜,跟相中人作出心靈上的交流。
有一天,從爸爸的舊相簿裡,看到一幅維多利亞海港的黑白照片,那是爸爸在1960年代拍攝的,照片敵不過歲月的折磨,已變得橙黃又粗糙,但依然清晰看到那時候的維港,沒有摩天高廈,沒有大幅度填海。照片拍攝位置在山頂上,向下俯瞰,視野遼闊,令人豁然開朗。
到了今天,香港躋身成為國際級大都會,可是,維港收窄,摩廈林立;景觀受擋,視野朦朧。如此密集的城市,令人感到窒息。
維港兩岸的歲月變遷,從兩個攝影不同年代的照片,活現出來,見證了香港經濟發展的驕人成就,同時反映了香港環境污染的惡劣程度。
數碼攝影的普及,每個人都是歷史的記錄者,擔當著為後世保留大量圖像資料的使命,留住了珍貴的歷史回憶。同時也警惕世人,珍惜自己的城市,不要過度盲目發展,以免失去城市自身的內涵品味與歷史價值。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