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6

威爾第歌劇錄像版本 - 《弄臣》

歌劇門票昂貴,動輒要千多元,如此昂貴,真不捨得。改而求其次,看歌劇錄像版本,都是不錯的選擇。第一次看歌劇,便選了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團今年初上演的《弄臣》錄像版本,雖然不是現場,但在戲院觀看,卻是另一番享受。

意大利歌劇大師威爾第(Giuseppe Verdi)創作不少歌劇,流傳後世,即使過了百多年,今天世界各地仍不斷重演,甚至改為現代版本。無論歌劇如何重新改編或演繹,威爾第的名作神髓始終保留,後人沒有肆意大改音樂與歌詞。紐約大都會歌劇團版本的《弄臣》將背景改成現代美國,但仍保留原劇的精神,主角利哥萊托失掉愛女的悲劇命運,依然牽引著全劇的發展。

《弄臣》(Rigoletto)是威爾弟三大名作之一,改編自法國大文豪雨果的話劇,原著影射法國法蘭西斯一世的荒淫無度,後遭政府禁演。威爾第改為歌劇後大受歡迎,歌劇共分三幕,主要講述一名英俊公爵生性風流,在舞會中又垂涎切普拉諾伯爵夫人的美色。一位醜陋駝背的弄臣利哥萊托卻肆無忌憚嘲笑其他貴族無能,因而受到貴族怨恨,並積心報復。這時候,阿拉伯大亨蒙特羅內突然闖了進來,指責公爵玩弄了他的女兒,利哥萊托卻對其加以嘲笑,這位阿拉伯大亨憤怒地詛咒利哥萊托必遭報應。利哥萊托因此心神不寧,將愛女吉爾達隱藏在家,並囑咐她不要外出。然而,吉爾達卻在教堂裡邂逅公爵,雙方也為對方美貌所吸引,某一晚,公爵偷進吉爾達家裡私會,一解相思之苦。貴族決定對利哥萊托報復,以為吉爾達是其情婦,於是虜走她並獻給公爵,公爵大喜。利哥萊托獲悉愛女被虜後十分心痛,救回女兒後並決定遠走他鄉。同時,利哥萊托買兇殺人,託殺手斯帕拉夫契列除掉公爵。誰料,殺手妹妹愛上公爵,央求兄長別殺害他,而吉爾達因深愛公爵,竟然做了公爵的替死鬼,利哥萊托得悉後哭至斷腸,應驗了阿拉伯大亨的詛咒。

《弄臣》原是雨果話劇《尋歡的國王》,從公爵與弄臣截然不同的遭遇與命運,反映了社會的不公平與不平等,權貴往往弄威作福,沒有得到報應;反而弱勢小人物的命運卻悲慘,欠缺公義。這位法國大文豪的作品大多為小人物發聲,宣訴他們的悲慘遭遇,除了《尋歡的國王》,其他著名作品如《鐘樓駝俠》與《孤星淚》都可看到這一特色。

威爾第的《弄臣》歌劇,幾乎每一首歌曲都是耳熟能詳的名曲,尤其是公爵詠嘆調《女人善變》(La donna è mobile)更為全球觀眾熟悉,已故的意大利男高音巴伐洛堤(Luciano Pavarotti)更唱出了經典。今次全新現代版本的公爵角色,由外表英俊的Piotr Beczala扮演,他的唱功雖不及巴伐洛堤具有充沛氣量的爆炸力,但也唱得很動聽,只不過,我略嫌Piotr Beczala樣子正派,表現不出公爵的花花公子本性。

女主角Diana Damrau已是師奶,樣子倒也漂亮,只是身型略為發福。她在第二幕所唱的吉爾達詠嘆調《可愛的名字》(Caro nome)更將吉爾達情逗初開的少女情懷,以及對愛情的憧憬,唱出了令人動容的感覺。扮演弄臣利哥萊托的Željko Lučić,角色比較起伏多變,難度也較高,既有慈父的關愛,也有報復的仇恨,歌劇開首的引子,就是為弄臣悲劇命運作了預示。第三幕的四重唱《美麗的愛之女》(Bella figlia dell'amore)更是出色,室內的公爵與殺手妹妹,室外的弄臣與愛女,兩批人心情一喜一悲,在同一音樂旋律下,唱出來竟然融合,這就是百多年前威爾第的傑出之處。


由紐約大都會歌劇團上演的《弄臣》,雖然時代背景由古代改為現代,但佈景設計仍不失富麗堂皇的氣派,第一幕是拉斯維加斯的舞會派對,一看便知製作單位不惜工本。第三幕的設計簡單,但上空用近百霓虹光管,營造行雷閃電的暴雨前夕,預示利哥萊托失去愛女的悲劇發生,設計別出心裁,也令觀眾感受到命運逆轉的壓迫感。

西洋歌劇,就像中國戲曲,整齣劇由頭到尾都是音樂,沒有對白,全部靠唱歌來表達角色的情感,而且製作單位懂得隨著時代發展而轉變形式,就像今次我看《弄臣》錄像版本,全面改為現代背景,便給觀眾留下新鮮感與親切感,這也令到西洋歌劇的藝術發展,經歷了二百多年至今仍然深受觀眾喜愛。我認為值得中國戲曲借鑑,以香港粵劇為例,青黃不接是目前最大困境,花旦角色往往要靠中年或年長演員去扮演,年輕新一代又無興趣入行,對今後粵劇發展是不利的,也值得關注粵劇藝術愛好者深思今後路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