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2

天外求生歷險記 - 《引力邊緣》

太空往往給人類帶來很多美好幻想與憧憬,富人更不惜一擲千金參加太空旅行,為的就是一睹宇宙的神秘。中國太空人的升空創舉,也給中國人感到自豪,燃發青年人升空夢的熱火。然而,浩瀚的宇宙,撇除外星生物的虛構假設,是否真的如斯美麗?人類在無重狀態下是否會感到自由?《引力邊緣》的故事,不止破壞了人類對宇宙的浪漫想像,也反思自己在孤立無援之下,如何在逆境堅持生存下去。


《引力邊緣》(Gravity)可以說《少年Pi奇幻飄流》的太空版,環境的惡劣程度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劇情不複雜,講述美國太空穿梭機「探索者號」在太空執行任務期間,俄羅斯發射導彈擊毀自己的人造衛星,爆炸後的碎片衝向穿梭機,釀成災難。僥倖生還的Stone博士(Sandra Bullock飾演)及Kowalski隊長(George Clooney飾演),與候斯頓航天中心失去聯繫,他們決定利用攜帶的推進器前往附近的國際太空站。抵達後,兩人在無重狀態下發生碰撞,被飄出外太空,幸Stone腳部被太空站繩索纏住,Kowalski的推進器的燃料已用光,他明白到,若兩人在一起,勢必再被飄出,他毅然脫掉繩索,寧可犧牲自己,也要讓Stone能進入太空站。她十分傷心,難過地望著Kowalski遠去,她明白對方捨身成仁,救了自己。Stone收拾心情,進入太空站,卻發生火警意外。她立即啓動太空船逃離,打算前往前方的中國天宮太空站,卻再遇上厄運,太空船沒有燃料。進退不得之下,Stone打算釋放二氧化碳自盡,卻在迷糊中想起Kowalski的教導,決定啓動降落程序,以此推進太空船前往天宮。這時候,天宮又被太空碎片撞擊偏離航道,Stone趕快打開艙門,以滅火筒作推進器,進入天宮。剛好天宮已進入大氣層,Stone啟動回航程序,最終降落在地球一處渺無人煙的湖泊中。

太空電影一向離不開天馬行空與異形侵略,《引力邊緣》雖然也是太空科幻,卻難得地著重實感,在太空競賽的今天,《引力邊緣》的情節相信距離不遠。人類上太空,的確是人類及科學發展史上最偉大的創舉,但人類對宇宙所知有限,只能逐少逐少發掘所未知的領域。人類若沒有科技幫助,身在浩瀚又神秘的宇宙,肯定是死路一條,女主角Stone博士的遭遇便道出了人類就算有上天的本事,生命卻脆弱渺少,往往在彈指之間,隨時消失。當太空穿梭機遭擊毀、國際太空站沒有燃料,這時候,Stone完全感到無助,徬徨地在太空飄浮,以為有一線生機,瞬間便感到絕望,那種大起大落的情緒起伏,正是我們人生常見的起跌,有順境,也有逆境。Stone不是智勇雙全的女英雄,然而卻能臨危不亂,在絕境之中,冷靜地環視身邊環境,作出下一步的決定,憑著強烈的求生意志,最終都能順利回家。我們的人生,常會面對如此嚴峻的逆境,往往需要清晰的頭腦與智慧,才曉得如何去作出下一個決定,最終達到克服困難的目的。

太空已變成軍事競賽、國家較量的「戰場」,地球四周也越來越多人造衛星,除了民用功能之外,更多是監控用途,因此當這些機器失效後,擁有國不會升空收回,反而發射火箭擊毀,以防別國刺探技術。《引力邊緣》所描繪的災難,正是俄羅斯發射火箭擊毀自己的衛星所引致。這些太空垃圾全是人類所造成的惡果,不難想像,未來的天空危機四伏,在外星人與彗星隕石還未對地球造成威脅的時候,地球人已將自己家園四周弄得烏煙瘴氣,我們人類真要自我反省,追上科技發展的同時,是否對環境造成傷害。

美國、俄羅斯、中國這三個當今世界大國,在《引力邊緣》中有很隱晦的政治意味,太空穿梭機的慘劇由俄羅斯發射導彈擊毀自家衛星所產生的碎片衝擊所導致,生還者Stone向國際太空站求救不成功,最終都要靠中國太空站才能返回地球。這好像在說,俄羅斯引發了事件,牽動了美國,向聯合國(國際太空站)求救不成,最終要靠中國協助(美債?),頗有諷刺性的自嘲意味。

《引力邊緣》的劇情,是否不合情理,大可不必深究,以整體故事發展鋪排,其實達到了緊張逼人的驚險感覺。電影的特技效果更是一流,開首一段長鏡頭,以及Sandra Bullock被衛星碎片的衝力,推出外太空,不由自主地旋轉的一段長鏡頭,我們明知是假,明知是特技,但卻找不出破綻,荷李活的電影特技已是登峰造極。導演Alfonso Cuarón在電影處理上,沒有任何花巧,有實感很強的驚險張力,一波接一波,與官能刺激完全不同。某些場面亦顯見導演的心思,Sandra Bullock進入國際太空站後,脫掉太空衣,在無氧狀態下,擺出了仿似母親肚裡嬰兒的姿勢,跟著伸展起來,展現美好身段,呈現重生的感覺。

Sandra Bullock主演的電影大多是傻大姐,但她在《引力邊緣》的演出令我對她另眼相看。她對太空科研工作的堅持,到發生意外的惶恐,對George Clooney捨身成仁的傷感,發現國際太空站沒有燃料的無奈,對自盡的坦然釋放,回航時的勇氣表現,都使Sandra Bullock的演技有出色的表現。George Clooney雖然佔戲很少,又是配角,但在整個故事卻是十分重要,他的演出亦十分淡定自然。

毫無疑問,《引力邊緣》是出色的電影,但更重要的是,太空垃圾的問題值得大家關注,若國家毫不節制人造衛生的發射,有朝一天,太空危機四伏,由天上掉下來的廢物也會增多,到時候,真的是「天降橫禍」。

2013/11/03

香港真的處於悲慘境況嗎? - 《東宮西宮10悲慘世界香港》

回歸後,香港政治風起雲湧,尤其是爭取全民普選更荊棘滿途,到今時今日還只是起步點,未完全看到清晰路線圖,政治喜劇《東宮西宮10悲慘世界香港》便以「普選」為主題,道出了香港複雜難辨的政治現實。


《東宮西宮10悲慘世界香港》沒有劇情,由十多幕短劇綜合而成。說是短劇,又不算短劇,反而似《歡樂今宵》的胡鬧搞笑,又大唱改了歌詞的金曲,藉以諷刺時弊,當中不乏抵死笑料,然而笑聲過後,觀眾開心過後,香港始終未有普選,依然前路茫茫,未免感到唏噓。

胡恩威導演及編劇、進念‧二十面體製作的《東宮西宮》系列,誕生剛好十年,過去《東宮西宮》都「食住」當年炒得熱辣的政治話題,大開玩笑。今次《東宮西宮10悲慘世界香港》便拿普選與佔中的熱門議題來大做文章,抵死惹笑,好不過癮。其中有兩幕短劇最值得注意,第一個是「六重奏」,分析《東宮西宮》誕生的十年之間,香港民生與政治的變遷。我們發現,人均收入增幅並不顯著,樓宇呎價卻火速飈升,而電視劇集口味竟然未曾改變!(十年前收視第一是《衝上雲霄》,十年後依然是《衝上雲霄》)

第二個短劇是「蘇師傅」與「麥師傅」拆解政府總部的風水格局,他們的妙論十分抵死。其他的短劇都是翻唱金曲為主,改編得最多是陳百強初出道那時期的歌曲,重新填詞來諷刺時弊。

今輯《東宮西宮》主題為「悲慘世界香港」,究竟香港有幾悲慘?縱觀全劇,其實我看不出香港現在究竟有幾悲慘,雖然沒有全民普選的香港,不公義的事情顯然增多,各方面的社會怨氣亦不斷積累,但香港似乎還未咁悲慘喎。《東宮西宮10悲慘世界香港》不斷重複「做隻貓,做隻狗」,暗示香港人是貓狗不如,未免誇張了點。

無論香港是否真的「悲慘」,我覺得香港還未完全絕望,都是那句話,我們不要輕言放棄,要繼續爭取「雙普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