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31

花14年才能破案的推理電影 - 《64:少女誘拐殺人事件》

在云云眾多日本推理電影之中,改篇自橫山秀夫的推理小說的《64:少女誘拐殺人事件(前篇╱後篇)》(Six Four: Part 1 / Part 2)比較不落俗套,推理元素不算多,不算緊湊,反而側重在警隊刑事部與新聞官、警方與記者之間的矛盾,男主角飾演的警方新聞官(等如香港警方的公共關係科,亦即我們熟悉的四點鐘許Sir)夾在兩方之中,三方面劍拔弩張,這才是電影的緊湊之處。

橫山秀夫原是新聞記者,熟悉警方發佈新聞的程序與手法,因此,《64:少女誘拐殺人事件》佔了很大篇幅描寫新聞官與記者協會的角力鬥法,導演瀨瀨敬久將兩方的矛盾處理得很有張力,氣氛緊湊。

日本新國王登基的1989年,日本群馬縣發生了一宗女童綁架撕票案,當時傳媒一窩蜂報道日皇登基新聞,卻鮮有報道這宗令人髮指的重大案件。14年後的2002年,代號「64」的案件,距離殺人罪名的追訴期尚餘一年,當年負責偵案的警員已各散東西,有的離開警隊轉行,有的因當年失誤而自責,有的則升職,男主角三上則由刑事部調職出任新聞官。某天,警察廳長官忽然要探望「64」案的受害人雨宮,三上先往雨宮一家查詢探訪安排的意願,誰料雨宮先生自太太過身後,變得消沉,生活也潦倒,可見14年前女兒慘遭遇害後,對雨宮一家的傷害非常深遠。另一方面,警隊因一宗老翁被撞斃一案,基於保護案中人物的私隱,不向媒體提供人物姓名、年齡、地址的資料,惹得記者非常不滿,甚至群起湧向警署長官抗議,雙方關係凍過水。三上力挽狂瀾,說服警方高層向傳媒披露案中人物資料,也動之以情求記者尊重案中人物的私隱,不要騷擾案中人物,最終得到記者妥協合作。就在此時,竟發生一宗仿效「64」的綁架案,觸動了警方神經,並要求記者簽署保密協議,不得披露任何案情,再次惹得記者群情洶湧反對,三上未能擺平雙方,決定自己跟進案情,請求舊上司准許跟隨偵察人員辦案,並對傳媒定期發佈消息。出人意表地,案情峰迴路轉,今次綁架案的苦主,竟是「64」舊案的綁匪。

《64:少女誘拐殺人事件》分前篇及後篇,片長合共4小時,在電影來說無疑過長,著墨較多的是警方與記者的關係,雙方互不信任,氣氛如箭在弦,導演瀨瀨敬久將這段關係拍得比輯拿兇手更好看。那場新聞發佈會的戲分,除了群馬縣本土的記者,也引來了東京大都會的記者來採訪,當他們不滿警方只派刑事二課來發佈消息,又一問三不知,記者發惡得咄咄逼人,使初出茅蘆的年青小官抵受不住壓力而暈倒。不由得想起香港警方與記者的關係,香港記者也抗議警方選擇性發佈消息,影響公眾知情權。

警方內部矛盾亦是電影中的特色,新聞官與上司有明顯矛盾,難以達成一致共識,凸顯日本官場的官僚文化。主角三上強行進入署長房間,署長表面上願意溝通,聽聽下屬意見,但兩三句之後,便打發他離開,署長所為其實是門面功夫,並非真心聆聽下屬意見。

至於推理部分,少了日本推理影視常見的故弄玄虛,較有真實感。全片特色是文戲較多,很少動作場面,唯一武戲只是三上與疑犯在溪水中糾纏。另一特色是沒有警方露槍場面,在警匪片中比較罕見。

電影人物眾多,不少日本知名演員參演,包括佐藤浩市、榮倉奈奈、三浦友和、永瀨正敏、瑛太等。每個角色都有不同的個性,亦暴露了他們的人性弱點,各為一己私利而不擇手段。橫山秀夫筆下的人物雖然不是完美,但總算不是陰險狡詐之徒,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有其苦衷,影響自己和他人,甚至一生。「64」慘案的苦主雨宮,由永瀨正敏飾演,自從女兒慘被撕票,14年來生活猶如行屍走肉,他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找出真兇。警方也真膿包,14年來找不出兇手。雨宮曾接聽過綁匪的電話,對他聲音有深刻印象,他鍥而不捨地,用厚厚電話簿的用戶,逐個打出無聲電話,尋找綁匪,雖然打海撈針,但總算給他找到,還與當年偵案的退役警員合作,引出綁匪就擒,這無疑摑了警方一巴。雨宮內心痛苦,失去女兒後,太太也因病去世,他孤零零一人活在世上,全靠這個目標才令他支撐下去,待輯拿綁匪後,才能舒放自己,解脫了壓抑心中的枷鎖。全片角色,最痛苦是他,他亦間接影響到另一個小角色,他原是警方的截聽人員,因追蹤綁匪來電時,儀器出現故障,間接使小女孩遭殺害,他深感自責,導致14年來困在房間足不出戶。

在電影後篇出場的仿「64」案苦主,愛女心切,女兒被綁架後,很緊張心急,出人意表地,他竟是14年前「64」案的綁匪。當年他之所以綁架,是受到黑幫追債,被迫幹出惡行,事實上,他人性不壞,是愛惜妻女又顧家的好男人,但好男人形象的皮囊下,偏偏幹出滅絕人性的邪惡行為,不禁令人嘆息。男主角三上的女兒也是失蹤者,離家出走致音訊全無,她與父親關係異常惡劣,使三上未能在親子關係上建立好爸爸的形象。人非完人,總有缺點,就算犯錯,便要認錯;就算跌倒,便得振作。

調職新聞官,並非三上所願,周旋在警方內部與記者爭鬥之中,委曲求存,他仍心繫刑事部,時常越界插手刑事工作。他利用工作的機會,私下查案,間接破了「64」舊案,立下功勞。一個人的工作,若非其興趣,工作難免索然,意興闌珊,但三上依然「打好呢份工」,敬業樂業,下屬又願意跟他並肩作戰,應付艱巨工作,這才是團隊精神。

電影部分情節牽強,「64」舊案事隔14年,警方無能,未能找出真兇,還要靠案中死者的父親抽絲剝繭去尋找真兇,而且,兇手聲音隔了14年還認得出,有可能嗎?聲音不會變,但總會老吧。仿「64」舊案發生,警方竟然空巢而出,所有刑事警官都聚集大禮堂開會追兇,仿似有驚天大陰謀發生,夠誇張了吧?離譜的是,新聞官竟被蒙在鼓裡,要靠記者查詢才知悉,似乎不合理。整個警察廳,警探西裝骨骨,若非女警身穿制服,驟眼看還以為政府部門。連記者也是西裝骨骨,警方還特別安排房間給他們工作,而警方公關部門就在隔離,他們關係很奇妙,既親近,又疏離。

2016/08/23

陰森可怕的童年往事 - 《獨裁者之誕生》

獨裁者的極權殘暴性格,是否童年養成呢?美國電影《獨裁者之誕生》(The Childhood of a Leader)的一名頑劣男孩,樣子可愛但卻露出邪氣,猶如小暴君降世,從生活軼事側看他陰森可怕的一面。

年僅28歲的新晉導演Brady Corbet本是演員,首次執導《獨裁者之誕生》便奪得威尼斯電影展的獎項。電影充滿濃厚的黑色陰沉風格,交響樂的配樂雄渾激昂又略帶神秘,形成咄咄逼人的強烈感覺,似是預告獨裁者的誕生。電影用上話劇的間場,將序曲、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新紀元串聯成整齣電影,每幕既獨立又層層互扣,第一至三幕集中在男童對人對物的怪異行為,自我壓抑,流露出孤僻乖戾的性格。

故事講述上世紀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總統威爾遜的幕僚在法國公幹,為歐洲烽火連天的戰事與盟國舉行和談。他與德國妻子、8歲兒子在巴黎鄉郊定居,本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家庭,但兒子性格反叛,愛惹事生非,對宗教不信任,對嚴格家教甚為反感,採取不合作的對抗態度。他對教友擲石、向家庭教師性騷擾、與媽媽冷戰、不聽父母訓導、向父親赤身露體、對母親施襲,如此種種劣績行徑,到了電影尾聲「新紀元」,即使獨裁領袖短暫露面,觀眾還是聯想到他的潛在性格,是在童年養成的。

電影的主要亮點在於Tom Sweet,一頭深啡曲髮,外表清秀,在大宅中,猶如古堡的小王子,可是意想不到,清秀的皮囊裡,竟是邪惡性情。他對事情好壞對錯的判斷沒有準則,只憑自己喜好而行事。他父母管教極嚴,導致他用不理不睬的態度來違背父母的命令,也開始作出對抗,扭曲了自己的處世態度。父母對他的關懷很少,不顧他的感受,迫使他以有異常理的行為來引起父母的注意,例如父親與同僚商談公事期間,他便赤身露體來向父親示威。他也不滿母親對他處處管制,在戰後慶祝派對上,母親竟要他作餐前祈禱,導致他大發脾氣,甚至當眾對母親施襲致流血暈倒。難以想像Tom Sweet的演技,如此入木三分,小小年紀已將邪惡氣質滲透出來,讓人不寒而懍。

電影最耐人尋味的,究竟影射歐洲哪一位獨裁者呢?電影資料沒有指明是某人,可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出現過的歐洲領袖,將他們的狂人特質拼湊而成的虛構人物,不過,亦有資料暗示,電影影射的是法西斯主義領袖墨索里尼,但從獨裁者的造型來看,光頭及滿臉鬍子,既似列寧但又不是列寧,既似墨索里尼但又不是墨索里尼,更加不是希特拉和史大林,留給觀眾很大的想像空間。

獨裁者的出場設計,別出心裁,在戰後群眾集會之中,一位小妹妹面露憂色,襯托著獨裁者的出場,之後鏡頭一轉,便高速360度上下旋轉,看不清影像,加上激昂的交響樂,扣人心弦,暗示這位獨裁領袖可能被刺殺,電影就此結束。除了音響出色,影像也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全片陰陰沉沉,沒有陽光藍天,就連大宅也是死氣沉沉,即使有人,也是毫無生氣,頗有靈異片的感覺,然而,片中男童不是鬼上身,而是性格畸形的真人類,這才恐怖。

2016/08/01

失去了才會珍惜 -《比海還深》

中年男人陷入中年危機,失婚又爛賭,對生活無動力,整個人懶懶散散,失去了才學會珍惜,是否太遲呢?日本電影《比海還深》對中年男人賦予同情,同時給予希望。

是枝裕和導演的《比海還深》(After The Storm),是很生活化的電影,整齣片的節奏很緩慢,慢得幾乎讓人昏昏欲睡。人生本來就是如此,平平淡淡過日子,《比海還深》在平淡之中,突出了濃厚的母子情、父子情,甚至男主角對前妻的依戀。

阿部寬飾演失婚中年漢良多,靠寫小說糊口,然而著作不暢銷,要在私家偵探社做兼職工作幫補收入,又要做些偏門賺取秘撈,賺了外快卻拿去賭博輸掉,累得自己要靠同事借貸渡日,又在母親家偷東西變賣,窮得連水電也欠交多時,離婚瞻養費也要拖欠。這樣的男人,搞到妻離子散的地步,完全咎由自取,是人生的失敗者。不過,他還未完全絕望,是枝裕和對他批評之餘,尚算手下留情,良多與母親、兒子仍能保持良好關係,前妻與他雖然已離婚,但至少能夠定期見面,相見時亦不會惡言相向。

《比海還深》令我想起日本經典《男人之苦》系列,兩者都是道出了「男人之苦」。電影前半段,交代良多庸碌的生活,全因一場颱風,迫使良太與前妻及兒子在良太母親家逗留一晚,這一晚的一屋相處,就是電影下半段,也是全片最好看的段落,每個家庭成員都道出自己的心事。英文片名《After The Storm》其實比中文片名更貼近電影的核心。

全片較風趣的角色是樹木希林飾演的老媽,喪偶後獨居公共屋邨,性格樂觀隨和,閒時跟鄰居學習西方古典音樂,生活不會苦悶。仔女不時探望她,良太的兒子很愛惜這位嫲嫲,連前任家嫂對她如親母般看待,只可惜兒子良太不潔身自愛,縱有優秀文筆及曾獲得文學獎,卻無法令家庭幸福美滿,沉倫賭海以致妻離子散收場。良太媽媽煮的咖喱麵,是颱風下的唯一美食,雖然算不上佳餚,但卻是拉近一家人關係的良方,也有助飯後彼此溝通,令良太獲得領悟,若有所思。

電影的主旨是鼓勵觀眾不要到了失去時才懂得珍惜,愛情與親情「比海還深」,良太也是離了婚,才在乎前妻的重要性,也對前妻交了新歡而心生妒忌。但經過颱風後,一家人經歷了久違了的天倫樂,兩位已離異的夫妻也有了溝通,臨離別時,前妻如往常般對前夫作出繳交瞻養費的提醒,但語氣似乎有所不同,這是電影留給觀眾一個想像空間。

失去時才懂得珍惜,看似簡單,但每個人也要經過一些經歷,作出了錯誤選擇後才會真正領悟,縱使電影老生常談,但這人生道理還是百講不厭。無獨有偶,剛播畢的《一屋老友記》,也道出「失去了才會珍惜」的題旨,由此可見,很多人不是真的明白也不珍惜眼前所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