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28

粵北遊歷記趣















看著這幅舊照片,原來我們已有二年沒一起外遊了,那是二年前聖誕節,我們去了清遠連南拍攝,三天二夜,大家玩得很愉快,也看到難得一見的瑤旅喪禮,趣事不少。

因此,我以那次外遊為題材,寫了一篇二千多字的散文,參加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香港藝術發展局合辦的二○○八年度中文文學創作獎散文組比賽,可惜未能得到評判的歡心。

以下是我的參賽作品(在此多謝她替我作了一些修改):

作品題目:粵北遊歷記趣

一直以為粵北地區缺乏旅遊景點,殊不知保存了珍貴的地質資源;一直以為省內沒有少數民族聚居,殊不知瑤族已定居超逾一千年。

二年前的聖誕節,我和友人組團前往粵北地區進行為期三天的攝影活動,目的地為英西峰林及連南瑤族自治縣。 現時前往粵北的交通十分方便快捷,高速公路貫通全省全國,四通八達,但部分公路仍處於維修階段,沿途崎嶇不平,司機大部分時間抄小路,顛簸不堪。經過五個多小時的漫長車程,我們抵達旅程的中途站 - 清遠。

初到清遠,乍看之下還以為身處台北舊區或北京王府井大街,各式建築物比鄰節次,市內名店林立,大型購物商場比比皆是,人們摩肩接踵,熱鬧紛繁,車輛絡繹不絕,川流不息,顯見這個城市已發展得頗具規模。

然而身披繡衣,內裡卻是一副瘦削身材,鄉郊地區仍然貧困、生活依然艱難。從清遠往英德沿途所見,簡陋疏落的農舍、衣著寒微的村民、挑擔趕集的騾子、沙塵滾滾的馬路,都與城市形成鮮明的對比。

沒多久我們便到達英德九龍鎮,大家旋即被一座座奇特的石灰岩山峰群所吸引,舉目四望,山巒起伏,高低不一,猶如巨人群坐,甚有氣勢。 英西峰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含有碳酸鹽的石灰岩受到溶蝕作用影響,加上長年累月的風雨侵蝕及各種不同程度的天然風化,使抗蝕力弱的岩石被沖刷掉,餘下抗蝕力較強的岩石,便形成了山石嶙峋的侵蝕地貌。其實,喀斯特地貌多為不毛之地,土壤貧瘠,並不利農業發展,因此粵北一帶並不富裕。

英西峰林有一著名景點,名為「穿天巖」,顧名思義,指的是岩內洞頂穿天。我們一行人等,坐上長形木製扁底舟,由老船家掌舵,好細細欣賞大自然這鬼斧神工的傑作。泛舟湖上,只見老船家飽經風霜的臉上,流露著悠然自得的神情,他輕輕划動船槳,使無風水面上泛泛起陣陣漣漪,好一幅天地靜穆的風景圖。

不一會兒,輕舟穿入岩洞,河道轉折而蜿蜒,河水碧綠而濃稠。翹首,只見岩內滿佈石筍,水珠滴滴不斷,洞口的鐘乳石幾乎觸手可及,稍不留神的話,必定撞個「金星亂冒」呢。時值中午,一道金光從岩洞外穿射而至,折射在黛綠河水上,形成一條「水龍」,像向我們飄動著,顯得詭異。

泛出岩洞,頓覺豁然開朗,真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其實,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人生處於低潮時,就如身處岩洞內,四周漆黑一片,叫人迷失方向。然而岩洞總有盡頭處,人生逆境也有露出曙光的時候,所以我們該以樂觀的態度面對困境,轉危為機,必有一番新天地。

舟泊岸後,我們穿過一片茂密的竹林,便到了一間用竹子搭建而成的農村飯堂,享用了很道地而原始的農村風味餐,菜餚包括豆腐、臘腸、野菜、湯水、雞肉等。當地人講的是「土白話」,你猜猜「溪朝」、「溪晏」、「溪夜」是甚麼意思?原來指的是吃早飯、午飯、晚飯。

餐後往附近閒逛,當地農村住的是黃氏人家,祠堂前有一大空地,村民將蕃薯、白菜等農作物置於地上風乾及曬乾,而雞鴨則成群在空地上遊蕩。小孩子紅卜卜的臉頰,加上燦爛笑容,充滿童真,勾畫出純樸的農村風貌。

翌天清早,我們前往連南瑤族自治縣,那裡的古寨早建於宋朝時代,距今有千多年歷史,非常悠久,故稱為「千年瑤寨」。居民主要有鄧、唐、盤、房四個氏族,他們習慣聚群而居,依山建房,排排相疊,故又被稱為「瑤排」。山寨現仍保留著明清時代的古宅及寨門、寨牆、石板道等。

我們此行遇到了難得一見的瑤族喪禮,說起來也真很可笑,原先隨團的內地導遊說瑤族正在舉行婚禮,幾位攝影發燒友聽後便匆匆忙忙跑進山寨內,打算拍攝瑤族喜慶。當跑上山頂平地便覺得勢色不對,只見瑤族村民痛哭流涕,悲不可抑。原來他們不是舉行婚禮,而是喪禮,只見一名身穿黑衣的烏臉漢子,左手拿著豬頭,右手握住割禾用的鋤刀,旁邊另有一群作祭司打扮的紅衣漢子,抓住倒吊的雞隻,口中唸唸有詞,在作法事。瑤民圍繞的中間,放置了特製的木椅,名為「靈轎」,死者「坐在」椅上,面孔被黑布遮蓋著,頭頂插上雉尾羽毛,壽衣則鑲上九塊如手掌般大小的圓形銀牌,並以九格方式整齊排列著。祭司還大放鞭炮,為死者鳴鑼開路,族人則以油紙傘遮著,以免先人身體暴曬。瑤族的葬禮,就是如此奇特而隆重。

我們還觀賞了富有民族特色的瑤族歌舞,哥兒們俊朗,姐兒們嬌俏,「劉三姐」式的男女對唱,盡是郎情妾意,嬌柔無限,也唱出了濃厚的鄉土味道。我們聽慣了都市流行音樂,這些傳統民謠便顯得清新雋永。

傳統瑤族服飾多以黑色的粗綿布料為主,配上色彩奪目的圖案,煞是好看,衣袖與褲筒很寬,纏上單色的腰帶,也綁上燦爛的腳布,別具特色。可是隨著時代發展,那天所見,許多瑤族年輕人已改穿新潮洋服,只有老一輩的長者仍堅持瑤服打扮。聽導遊說,這一代已不太重視文化的傳承,傳統瑤服面臨淘汰的厄運,或許只在過年過節喜慶時才穿著,情況猶如日本人穿和服。

世代相傳的瑤族文化,例如習俗、信仰、服飾等,有其獨特的風格,瑤民應肩負起傳承延續的神聖使命,加以保留,並在傳統的基礎上,發揚光大。時裝是市場滲透較廣的行業,設計師只要透過糅合傳統與現代的元素,創造出一系列適於現代生活需求的潮流時裝,既可符合現代精神,也可突顯傳統特色。只有這樣,民族傳統不但不會失傳,還能加強發展,廣泛流傳。

除了衣著,城市文明的進佔,在在是多方面的,一位瑤族姑娘完成歌舞表演後,便獨個兒陶醉在MP3音樂世界裡,初看有點格格不入,但想深一層,這正是追求生活質素的表現,正如電視機與雪櫃已成為家庭生活的必需品,總不能跟潮流脫節,不能如此落伍,應該與時並進。

今次旅程雖然短暫,但收獲相當豐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既親身看到英西峰林的山水美景,又體驗了別具特色的瑤族文化,真是大開眼界,樂也無窮,希望日後有機會再來到訪。

2008/11/27

雷史碧基

說起著名音樂家,數得出多是莫札特、貝多芬、柴可夫斯基這些名字,然而,你聽過電史碧基的名字沒有?

雷史碧基(Ottorino Respighi, 1879-1936)是近代著名的意大利作曲家,師承俄羅斯作曲家林姆斯基-柯薩可夫(Nikolai Andrejewitsch Rimski-Korsakow, 1844-1908),學習「配器法」。

「解剖世界名曲,進入音樂世界」《人生篇》系列第二講的主題便是雷史碧基的名曲《羅馬之松》,這是雷氏本人最具代表性交響詩作品「羅馬三部曲」的第二部,也是三部曲最別傑出的一部,另外二部分別是《羅馬之泉》及《羅馬節日》。

據著名樂評人周凡夫先生介紹,《羅馬之松》的特色是借景抒情,全曲共四個樂章,將羅馬的松樹透過音樂,描繪出四幅色彩鮮明的圖畫,亦借喻人生四個不同的片段。

雷史碧基是配器樂高手,他只運用簡單的曲式結構,便創造出「樂中有畫,畫中有樂」的效果。《羅馬之松》最特別亦又最受爭議的地方,便是曲中第三個樂章,加插了夜鶯歌聲的錄音,達到和諧寧靜抒情的效果,就像在月色映照的松樹下,一雙戀人互訴衷情,浪漫動人。

《羅馬之松》是值得大家一聽再聽的優美音樂,那段夜鶯歌聲,更是神來之筆呢。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008/11/24

首次參加攝影會外拍活動

我從未參加過外界攝影會舉辦的外拍活動,這次應福仔邀請,連同另外六位聾影社影友,一同報名參加由大埔攝影會舉辦的第三季外拍活動。

外拍活動主要是戶外人像拍攝,主辦單位邀請三位漂亮模特兒,各以不同造型與風韻,讓眾拍友拍過不亦樂乎,加上攝影季賽,拍友更會絞盡腦汁,務求拍出優異作品。



上午的外拍地點是鯉魚門,這是品嚐海鮮的熱門旅遊點,由於鄰近油塘地鐵站,因此前往鯉魚門的交通十分方便。在寸金尺土的都市裡,鯉魚門還能保持漁港風貌,真的難能可貴。








我從未踏足此地,在仿如迷宮的窄巷裡,到處都是酒家與魚市場,走在此間差點迷路。不一會兒,便穿了出來,海傍有不少釣魚郎,更吸引目光的是維港海面上飄來不少帆船,只見白帆處處,乘風破浪,好不熱鬧。










鯉魚門風光明媚,吸引不少長者到來寫生,只見他們全神貫注,用不同顏料,在畫紙上描繪著。










我們一行人,經過三家村,前往村後的郊野,那裡雜草叢生,模特兒在這裡擺出不同pose,只聽見相機快門聲此起彼落。在拍攝期間,有一小插曲,在這荒野地帶竟然可遇到義工朋友Howe,原來他跟友人遠足路經此地。在三家村天后廟後面,有不少造型奇特的花崗岩大石,散落在海傍,浪花不斷拍打著,彷彿雕刻著大自然藝術品。


下午用過午飯後,便前往另一個外拍地點 - 西九長廊。天氣十分炎熱,都十一月了,香港像是停留在夏天般,沒有絲毫秋意。大家汗流浹背,在旅遊巴士內,瀰漫著汗臭味,中人欲嘔。

半小時後,便從東九龍尾端到達爭議聲不斷的西九龍,我還是第一次來到這個地方,看到這一大幅地皮,真不知將來西九龍文化區會是甚麼樣子。說實話,西九龍海濱長廊只是一個面向維港的公園,景色普通,雖然稍為遠離市區,但空氣不見得格外清新,不少旅行團竟安排在此參觀。無可否認,這是假日消閒的好去處,還可租用單車,享受踏單車的樂趣,畢竟香港適合踏單車的地方寥寥無幾。

就這樣一整天,便拍了近三百幅照片。

戶外人像拍攝

昨日我跟聾影社影友參加大埔攝影會舉辦的第三季外拍活動,主辦單位邀請了三位妙齡模特兒,上午在鯉魚門三家村郊野拍攝,下午則改往西九長廊,以下是我拍攝的人像照片:



































































































































































































2008/11/17

夜幕低垂掩青馬

哪裡是俯瞰青馬大橋的最佳位置?答案是青衣自然徑,這條小徑輕鬆易行,沿途可眺望荃灣、深井、馬灣及青衣,若視野良好,更可遠望九龍及香港的高樓。

前往青衣自然徑的交通十分方便,只需在青衣城巴士總站(地鐵站A1出口)乘坐248M直達長宏邨總站,然後沿寮肚路步行至盡頭,便抵達青衣自然徑入口。

昨日,我們一眾拍友拍攝青馬大穚日落美景,由於自然徑與青馬大橋之間有不少樹木生長,阻擋視野,所以在KC哥帶領下,我們得以在最佳位置取景,還拍出不少漂亮的照片,青馬大橋在斜陽餘暉的映照下,顯得份外璀璨。

上次拍攝維港夜景時,忘了關掉鏡頭防震裝置,導致鏡頭自震,使照片出現手震效果,今次提醒了自己,避免重蹈覆轍。返家在電腦細看照片,效果令我滿意,只是鏡頭不夠廣闊,未能將青馬大橋的壯觀感拍出來。

且慢,看真一些,我發現照片出現了數處小黑點,還要在每幅照片相同位置重複著,這顯示相機入塵,需要清潔才行。



























2008/11/15

「龜兔賽跑」交通版

昨早,我去西營盤某幼兒園拍攝小朋友耳朵,跟校長約了十時抵達。

上午九時四十分,我在上環先施對開電車站候車,那時候一架往堅尼地城的電車剛剛離站,等了五分鐘,仍未見下一架電車,時間緊迫了,為免遲到,我決定改搭巴士,也是等了一會兒,才登上了一架往堅尼地城的一號城巴,就在這時候電車也到站了。

一般來說,巴士速度快過電車,但在狹窄的中環至西營盤一段道路上,完全發揮不了作用,我坐的一號城巴與我原先想乘搭的電車同時離站開出,同時在交通燈前停下,結果我抵達目的地,巴士與電車都是保持並行速度,付多了1.4 元的車資卻與乘坐電車無異。

這其實反映到,港島區有很多巴士穿梭,不少巴士線重叠,巴士之間爭相埋站,導致擠塞,反而電車沿著電車軌有秩序地徐徐前行,並不受其他交通阻塞影響,因此電車雖然已有120年歷史,至今仍廣受乘客歡迎。

電車是城市的調心劑,在急促的城市節奏中,保持著一份閒適心情,讓腦袋慢慢思考,看著舊區新城景觀,與街坊生活百態,實是一件賞心樂事。

2008/11/11

金紫荊廣場的升旗儀式

香港回歸祖國已十一年,我從未觀看過特區的升旗儀式,適逢某婦女組織舉辦「香港市民心中家國情」攝影比賽,為了構思拍攝題材,今晨特意較平日早四十五分鐘起床,前往灣仔會展金紫荊廣場觀賞升旗儀式。

















我在七時五十分到達,廣場只有專做遊客生意的攝影小販,及不足二十人的遊客,由於場面十分冷清,使我不禁懷疑今天有沒升旗儀式。正在閒逛間,突見到一隊身穿深藍制服的警察,共五人組成,每二人一小組,分別捧著祖國國旗及特區區旗,由一位嬌小女警昂步帶領操進旗桿處,配合《義勇軍進行曲》的國歌播放,一項既簡單又莊嚴的升旗儀式便在一瞬間完成,內地遊客不斷拍攝及攝錄整個過程。

儀式完成了,警察也離開了,我仍站在廣場發呆,望著手中的數碼相機,不禁搖頭嘆息,因為我拍不出升旗的決定性瞬間,往往慢了半拍。總結今次拍攝,雖未算失敗,但仍需努力,希望日後能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觀賞升旗,並捕捉五星紅旗飄揚的一瞬間。

















決定性瞬間(The decisive moment),或稱決定性時刻,是攝影理論中最著名也是影響後世深遠的一個重要概念,提出這個理論的原作者是法國已故著名攝影師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他擅長用幾分之一秒的時間,捕捉平凡人生的瞬間,抓住事物本質的表象和內涵,並完美地表現出來。
























我望著五星紅旗飄揚,腦裡想起那首每天傍晚在電視播放的國歌,不禁哼了起來: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2008/11/09

香港中心秋日遠足行

香港中心的一年一度遠足活動,於今天順利完成,參加者盡興而歸,難得的是,秋高氣爽,晴空萬里,白雲飄絮,真是遠足的好季節,與中秋前夕試行比較,真的不可同日而語,那時候石澳上空灰濛濛,視野不清,天氣酷熱,苦也。

















是日行程,先在金鐘海富中心集合,乘坐旅遊巴士前往土地灣,登山上龍脊,下山沿山腰出哥連臣角,中午在石澳用膳,之後往香港海防博物館參觀,了解香港軍事防禦的歷史。

















整個旅程最精彩的部份,莫過於龍脊風光,由於龍脊曾於2004年被《時代周刊》選為亞洲最佳的城市遠足路線,因此吸引不少中外遠足愛好者慕名而來。龍脊三面環海,西望大潭赤柱一帶,東向石澳大浪灣。

















「龍脊」一名,來自打爛埕頂山至雲枕山之間一段蜿蜒起伏的山脊小徑,宛如龍的背脊,因而得名。另一說法稱,中國人好龍,將這處位於香港東南面的長長山脊稱為龍脊。

















龍脊一帶屬於粗面質凝灰岩(條紋班雜岩),石澳則是花崗岩,這兩處地質估計於白堊紀時期形成,即大約1億3500萬年前至6500萬年前。在土地灣登上龍脊途中,便會發現很多大小不一的乳白色結晶礦物,那是石英,屬變質岩的一種,可作飾物、磨料及玻璃等工業原料。只要細心觀察,便可發現不少石頭呈紅色,那是石頭的鐵質被氧化所致。















































我們的午餐在石澳一所民居經營的小酒家享用,品嚐客家風味餐,菜餚包括石班三味(炒球、骨湯、紅燒頭腩)、順德蒸雞、梅菜芯蒸豆腐、白灼鮮蝦、郊外油菜及菠蘿生炒骨。或許從未試過接訂團體餐,加上店主夫婦年事已老,拿鑊的力氣大不如前,每道餸菜之間竟要等候十五分鐘,使原本一小時的午餐,需花多半小時才能完成,午餐後原本往大頭洲、五分洲介紹花崗岩的環節也被迫取消。

































最後一個參觀景點是位於筲箕灣阿公岩的香港海防博物館,導賞員介紹香港從明清到英治日治時期的軍事歷史,部份參加者聽得津津有味,阿贊負責手語翻譯,我則從旁寫字補充。

















今次遠足活動十分成功,良好的天氣差點使遠足團變成攝影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