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香港公共圖書館第八屆香港文學節的推廣活動之一,主要讓參加者跟隨知名作家和學者,踏著香港文學作品的作家所走過的足跡,尋覓他們筆下的香港地方風貌。從這些文學作品裡,追尋香港地區風物的歷史歲月,及在時代變遷中所留下的印記。
香港文學行腳分三個環節:(1) 電車軌跡、(2) 郊野風光、(3) 圍村風情,各有不同的地區特色,每個環節分研讀會和實地考察兩部分,而活動進行期間,香港電台亦會派員拍攝及錄音,輯錄後於香港電台節目中播放。
我選擇了「郊野風光」,目的地是大澳,活動由香港中文大學及文學系黃念欣助理教授主持,名作家葉輝先生擔任導賞作家,跟參加者一同欣賞與大澳有關的文學作品,而實地考察則由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副教授廖迪生博士負責,帶領參加者參觀大澳的著名景點。當天活動行程雖然緊湊,但我十分滿意圖書館的行程安排,首先在荃灣公共圖書館集合,然後乘坐旅遊巴前往大澳,並安排乘搭遊艇欣賞兩岸棚屋,上岸後沿新基橋經紅樹林上山,觀看轟立在山坡上一座形如方尖塔的嶼北界石,在這裡還可遠眺鹽田遺址,最後參觀關帝古廟,便結束考察行程,返回荃灣圖書館,隨即舉行研讀會,分享文學作品的閱讀心得。
活動原意是帶領參加者跟文學作品一起漫遊,踏著作家所走過的足跡,但最後卻變成大澳風光導賞,完全沒有任何「文學」味道。不過,廖教授的導賞真的一開我的眼界,我遊玩大澳不下十次,但以這一次最富有意義,也對大澳的歷史加深認識。廖教授指出,中國科舉歷史上,漁民之所以被評為舊社會階級中最下層的一個類別,是因為漁民時常出海捕魚,居所不定,流動性高,並且時常逃避向政府繳稅的責任,影響國庫收入,因此當時朝廷下令一律不准漁民子弟參加科舉考試,使他們淪為文盲,也不能靠知識改變命運,這種以經濟利益受損的理由而剝奪漁民子弟求取知識的機會,令人感到婉惜,若以今天角度來看,這是嚴重違反人權。
廖教授亦介紹,棚屋是非法寮屋,是不獲政府承認的產權,後來一場無情大火,政府才承認棚屋為合法產業,並給予編號以茲識別,因此棚屋居民每次漆油都不得將政府「親手寫的編號」塗掉,形成大澳的奇景。此外,他帶領參加者參關帝古廟時亦指出,一般廟宇採用古時衙門的設計,供奉神像與衙府官員一樣,坐在正中高堂位置,左右兩邊的塑像,也似衙門的「威武」下屬,可見宗教與政治根本難以分開。
在研讀會,葉輝先生指出文學與歷史密不可分,一般文學多取材自真實故事,然後加以想像及浪漫化,也增添其他元素,例如繪畫、音樂等,令文學作品的可讀性大為提高,更能打動人心。他還選取一篇由璇筠於2008年在《秋螢詩刊》所發表的一首新詩《大澳棚屋即景》作導賞,從詩文中,作者加插了一些香港城市特色,使整首詩讀來更引起香港人共鳴,現節錄其中一段:
「...屋內小孩看卡通,
在水風的包裹裡。
水其實很綠,照常有膠袋輕輕的飄浮,
伴著沙,在典木上繞過,
在遲遲的陽光裡...」
小思所編的《香港文學散步》,介紹了很多文人學者在香港所留下的腳印,例如胡適、魯迅、張愛玲、蕭紅等。反觀大澳位處香港西陲,半世紀前交通極為不便,鮮有文人雅士為大澳歌頌,到了七十年代,才出現一篇由香港作家也斯所著的《大澳的夜》。
以下是圖書館選取大澳有關的書目:
1. 陳惠英《清明後的一次散步》(摘自《遊城》一書);
2. 葉輝《大澳》(摘自《甕中樹》一書);
3. 也斯《大澳的夜》(摘自《街巷人物》一書);
4. 江瓊珠《戀戀大澳》(摘自《回到一個叫家的地方》一書);
5. 鍾國強《大澳的長堤》(摘自《從本土出發:香港青年詩人十五家》一書);
6. 璇筠《大澳棚屋即景》(摘自《秋螢詩刊》一書);
7. 李孝聰《記一個大澳青年》(摘自《港大‧詩‧人》一書);
8. 廖迪生、張兆和《大澳》;
9. 葉惠琼《澳水靈山》河面波光粼粼,映照夕陽餘暉;
鹹魚晾曬流香,蝦香飄飄惹涎。
不見漁舟揚帆,只見遊艇穿梭;
吹來柔柔海風,翻起朵朵浪花。
潮退下淺灘現,招蟹彈魚覓食;
雀鳥翱翔天際,紅樹搖搖護岸。
棚屋緊如鈕扣,鄰里親如手足;
渡橋拉近兩岸,譜寫世代情懷。
寧靜吉慶街巷,散發悠閒情趣;
沒有遊人壓迫,沒有吵鬧煩厭。
街坊閒話家常,小孩嬉戲玩樂;
麻雀牌聲清磬,奏出濃郁人情。
大澳歷史變遷,見證漁業盛衰;
體會箇中辛酸,懷緬昔日光輝。
2 則留言:
就因為你post咗這批咁有情懷和休閒嘅相片, 使我n年後再度遊歷此地方。而朋友們卻有新發現。。。"永生冰室"嘅水餃义燒米粉"正", 下次去度不妨試試=)
Irene
咁我下次一定去試吓至得,謝謝推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