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09

我的湘西旅程 (7) - 湘菜

中國有八大菜系,包括魯菜、川菜、粵菜、蘇菜、湘菜、閩菜、浙菜和徽菜,湘菜就是湖南菜餚,但香港人甚少吃用,因湘菜跟川菜一樣,重口味及偏辣。








湖南與四川毗鄰,同是內陸地帶,由於天氣潮濕多雨,兩省人民較易患上風濕關節的毛病,因此他們偏愛辣椒,以達禦寒驅濕之功效。

我們廣東人,就是吃不慣偏辣餸菜,幸好今次湘西旅行,導遊為照顧我們的飲食習慣,已吩咐餐館減少下放辣椒,不然,我們真的吃不安樂。








湘西此行,大部份都是以山鄉風味為主,導遊安排我們嘗試的湘菜倒也別具特色,計有石耳風味、竹筒風味、洞庭湖魚風味、土雞火鍋風味。

湖南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產富饒,因此,我們吃到的雖不是山珍海錯,但不少都是別具風味與獨色的,例如臘肉、鴨血、洞庭湖淡水魚等,當然也少不了一些辣椒。

當然,山鄉菜餚未必適合大家清淡口味,食物大多濃油肥膩,香米與玉米都不是我們香港人吃慣的那種,質感與口感稍遜。幸好,張家界市區與長沙市的餸菜較合大家脾胃,多款清淡的瓜菜,使大家吃得開懷。








在常德市一間餐館,有一款皮蛋菜式,加了一些醃料,倒也吸引大家爭相搶吃。皮蛋外表黑漆漆的,曾被美國CNN評為十大噁心食物,老外真不懂甚麼叫美食。


在鳳凰古城,薑糖與獼猴桃乾是當地的特產,是遊客必買的手信。大街小巷也有不少小吃店,多是煎炸食物,亦有不少麵食,朋友點了苗家黃牛粉試吃,我卻沒有興致去試了。


在長沙市,導遊更帶我們到火宮殿品嚐湖南八大小吃,火宮殿原是供奉火神的寺廟,具有265年歷史,同時將宗教、民俗、飲食集於一身,形成大眾消閒場所。




我們在火宮殿風味小吃館選了三款小吃,其中一款是臭豆腐,據傳是湖南人發明的,話說有一父女賣豆腐,不想浪費賣剩的豆腐,竟將已發霉的豆腐炸來吃,誰料外表醜怪又惡臭的豆腐,一咬之下竟然十分好吃,就這樣成為地方小吃。


不過,這臭豆腐只得乾脆,沒有豆腐味,反而我的老師在附近街頭買的臭豆腐才好吃,既香辣又有豆味。


至於肉絲饊子,則是肉絲與類似油炸鬼的炸麵條,添上熱湯便可食用,但我覺得麻麻地,尤其炸麵條浸過熱湯,怎會好吃?


反而甜點值得一讚,姊妹團子與糖油粑粑都很好吃,姊妹團子包含像桂花一般的糖漿,十分清香。


糖油粑粑則似我們常吃的湯圓,拌以糖漿,軟綿富有嚼感。


整個湘西旅程的飲食之中,就是以火宮殿的風味小吃最令我難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