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13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讀後感












近來有空,本想閱讀Mitch Albom的名著《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奈何我的英語程度實在太「厲害」,一邊閱讀,一邊翻查字典,閱讀的樂趣盡失,結果改看台譯版《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Mitch Albom的寫作手法特別,將人手哲理,透過故事的包裝,深入淺出地讓讀者理解生存的意義,思索自身與別人的關係。

故事主人翁是一名83歲的老頭子,生日那一天,因遊樂場的工業意外而逝世,他在天堂裡遇見五個人,三個並不認識,另外二個則認識的,其中一個還是他的太太。

作者透過天堂裡的五個人,分別傳遞出不同層次的人生意義,以下從書本節錄一些富有意思的句子,跟你分享:

「所有的行為都不是隨機而無意義的。我們所有的人,彼此之間都有關連。你沒辦法讓一個生命單獨存在,就像你沒辦法把一陣微風從風裡分離出來。」(書本72頁)

「你犧牲了某個珍貴的東西,並不代表你真的失去它,你只不過是把它傳遞給了另一個人...你是失去了某些東西,但,你也獲得了某些東西,只不過還不曉得自己得到了甚麼。」(書本第133頁)

「心中留著的憤怒,對人是有害處的。憤怒會腐蝕你的內心。我們以為怨恨是一項武器,可以用來攻擊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可是,仇恨是一把彎曲的刀;我們造成了傷害,其實是傷害了自己。」(書本第192頁)

「在你出生以前所發生的事情,還是會影響到你。比你早來到這世上的人,也會對你造成影響。我們每天進出的場所,如果沒有前人的付出,今天就絕對不會存在。」(書本第170頁)

「人生總會結束。愛,沒有終點。失去的愛仍然是愛,只不過形式不樣了。你看不見他們的笑容,不能為他們端上三餐,不能撥弄他們的頭髮,不能擁著他們在舞池裡轉。可是,隨著這些感受的腿去,會有另一種感覺逐漸轉濃。那是記憶。記憶變成你的伴侶。」(書本第236頁)

人本來就不是獨立的個體,除非你打算居於荒島獨自生活,寂寞地終結一生。人不是微不足道的,每個人都很重要,你我的存在,就是彼此互相影響著,就算在人海裡匆匆一遇,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與連繫。正如書本所述:

「你能活著,也許是因為有另一個為你而死去。
你來到這裡,也許是因為有一些人等你為他們帶來意義。
當你不在乎失去,你才真的愛著。
當你完全付出自己,你才真的活著。」

從前我曾懷疑自己,活在這世上有何人生意義,讀書成績不及人,工作成就不及人,甚麼也不及人,往往一事無成。但是,我閱畢這本書後,若有所思,我來到這世界上,並不是完全微不足道的,相反,我做的每一件事情,下的每一個決定,其實深深地影響了他人。我於公餘時間參與義工服務,不但讓服務使用者受惠,自己的付出也得到別人的認同,從而啟發了他們積極去參與。這就是Mitch Albom在書裡所講:

「人生,是一段用生命碰觸其他生命的時光。
與你相遇,其他生命再也不一樣。」

人生短暫,何不活得有意義、活得更精彩呢?

7 則留言:

WuSoGor 說...

普通啦,

看到我悶死。:-P

匿名 說...

Very agree with you~
天堂裡的五個人is a wonderful story~~~~~~

匿名 說...

我完全認同你感受,我睇完呢本書亦都深深體會到人與人之間既微妙開係。中國人可能叫呢d做緣份吧,我好相信緣份。

另外,我睇埋呢本書既 DVD,不過無字幕,聽英文聽到我頭都痛....

匿名 說...

生命裡我們受到很多別人的影響,這些影子亦成為我們擁有生命的動力。

匿名 說...

Very agree with you~

Eugene ESP J 說...
此留言已被作者移除。
Eugene ESP J 說...

每一個人都會在天堂裡遇見五個人聽他們說出你的五個功課,你才能了解自己的生命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作者的最新力作,獻給所有認為自己來到人間並沒有什麼意義的人。

故事描寫一個在遊樂園裡的老工人艾迪,自從退伍以後就困在家鄉,每天重複一樣的工作。他認為自己被命運綁住,他認為自己的人生是被沈默卻又暴躁的父親害了。他待在這個海灘小鎮,孤單一人。他只剩下回憶。

在83歲生日這一天,他為了救一個小女孩而喪了命,進了天堂。在天堂裡,艾迪遇見五個曾經出現在他生命裡的人。這五個人逐一對他說出自己的故事,以及他們是什麼時候在人間與艾迪相遇。艾迪逐漸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生命裡一直都有別人的生命;而別人的故事與自己的故事,會在最無法預料的時空,產生交集。

本書要告訴讀者:每一個生命都會碰觸到另一個生命;你所付出的愛,絕對不會白費。你所遇到的人,都會以某種方式再回到生命裡。

假如你認為自己微不足道,讀過這本書後你會明白:每一個人都是重要的。我們來到人間,是為了與別人相遇。

電子書閱讀 > http://book.siagoo.com/book/book_info/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