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舞火龍(Fire Dragon Dance)於每年農歷八月十四至十六日舉行,即中秋節迎月、賞月、追月三晚,這項具有128年歷史的民間傳統盛事,聞名中外,吸引不少遊客參與。此外,主辦單位舉辦的攝影比賽,更吸引不少攝影愛好者帶備全副攝影器材來拍攝。
關於大坑舞火龍的起源,著名保育工作者何耀生先生在其著作《香港風俗及節令文化》有一段十分詳盡的介紹,以前大坑一帶聚居不少客家農民,大多以務農和打獵為生,生活十分簡樸。1880年發生的一場瘟疫,導致死人無數,後來村民獲菩薩報夢,只需在中秋節前後三天舞動火龍繞村巡遊,燃燒炮竹,便能驅除瘟疫。傳說歸傳說,用比較科學的說法,長壽香含有硫磺成份,並具有消毒殺菌作用,相信當時的瘟疫因此被消滅。
根據資料,火龍全長420英尺,從頭到尾由34節組成,並以麻纜作主幹,再以珍珠草包紮而成。龍頭重達數十公斤,插上二支強力的電筒,宛如龍眼,加上薄身鋼片製成的龍牙,栩栩如生,全身插滿長壽香,舞動起來時火花四濺,至於二棵大龍珠,則用沙田柚插滿長壽香製成。
我第一次拍攝大坑舞火龍,今晚天氣火滾,汗流浹背,極不好受。晚上七時許,已見很多人依著欄杆等候,很難找到空位,有些人帶備攝影用的鋁梯,有些人則臨急生智,找來一些膠椅或站在高物上,爭取最佳的攝影角度。或許在酷熱天氣下等候多時,易使人煩燥,我爭取在人與人之間的空位拍攝,都被某男子用身擋架,毫不禮讓,甚至相機被他輕微推撞下,不慎碰到旁邊另一男子的額頭,幸好沒有弄痛對方。
大坑舞火龍拍攝是一項難度很高的攝影技術,一是環境所限,街道狹窄且人多,沒有記者證的朋友,則要在欄杆及擁擠人群中爭取有利的拍攝空間;二是時間因素,大坑舞火龍在晚上8時30分舉行,天色已黑,需要運用高感光度(ISO)來拍攝;三是構圖,火龍舞動時不會停下來讓你拍個夠的,因此拍攝時要快速,最好調較連環拍攝。因此,沒有人能第一次拍攝便能拍出佳作,我也不例外,拍了70多幅全都不理想,惟有下年再努力吧。
2 則留言:
你可不用氣餒,拍攝戶外舞火龍真的需要很多因素配合才能拍出好照片,當日天氣燠熱,人多又「粗魯」,要爭得一個有利位置談何容易,因此這次當去看熱鬧練習練習吧,汲取經驗也是成功的一個過程呢!WS
我未現場睇過舞火龍, 次次都係睇新聞先知有, 明年提下我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