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18

交響曲

日本電視劇《交響情人夢》,除了使主角千秋王子及野田妹大受歡迎外,連交響樂也廣泛為大眾所認識。我對交響樂並不了解,只知道是一大群樂隊共同合作演奏的。

年初,我跟她出席了「解剖世界名曲進入音樂世界」(交響曲篇)講座,便對交響樂有了初步認識,講座由著名樂評人周凡夫先生主講,共分五個專題,包括:

海頓:G大調第94交響曲《驚愕》
莫扎特:G小調第40交響曲
貝多芬:C小調第5交響曲《命運》
德伏扎克:E小調第9交響曲《新世界》
馬勒:D大調第1交響曲《巨人》

據周先生介紹,交響曲(Symphony)是一個由管絃樂隊演奏奏嗚曲(或小步舞曲)的音樂,初期的交響曲只分為四個樂章,而每一樂章包括導奏、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尾段等。經過三個世紀的發展,尤其貝多芬以後,交響曲越趨多元化,發展成今天以絃樂、木管、銅管、敲擊四大組樂器組成的管絃樂團(Symphony Orchestra),規模越大,演奏越難。

聽了上述五首交響曲,海頓的作品比較簡單,聽得很舒服。莫扎特是音樂神童,他的作品永垂不朽,百聽不厭。至於德伏扎克與馬勒則較現代,也多起伏變奏,略嫌沉悶。反而,我比較喜歡貝多芬的《命運》,據說,貝多芬創作此曲時,正面對耳疾惡化,因此樂曲慷慨激昂,節奏澎湃,反覆的張力彷彿命運的搏鬥,充滿悲慟憤懣的激情。

今晚,全新二輯的「解剖世界名曲進入音樂世界」講座,周先生繼續為我們介紹不同的著名樂曲,並從樂曲結構曲式去對不同音樂作深入的了解與分析,這些名曲包括:

從《哈利路亞》大合唱到法朗多爾舞曲
從蕭邦降E大調夜曲到《英雄》波蘭舞曲
舒伯特:鋼琴五重奏《鱒魚》
貝多芬:C小調弦樂四重奏第4樂章
從《春天》到《藍色多瑙河》
白遼士:《幻想》交響曲第5樂章《女巫安息日之夢》
柴可夫斯基:《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
林姆斯基-柯薩可夫:交響組曲《天方夜譚》首樂章:《海與仙巴的船》
史特拉汶斯基:舞劇音樂《彼德洛希卡》第一幕《狂歡節市集》
拉威爾:波萊羅舞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