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7

拉威爾:波萊羅舞曲

享譽國際的靚仔鋼琴王子李雲迪將於9月5-6日假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演奏拉威爾的鋼琴協奏曲,節目名稱為「李雲迪的拉威爾」,就是這個名稱,我才首次知道拉威爾的名字。

無偶有獨,這晚「解剖世界名曲,進入音樂世界」導賞系列「情是何物篇」的最後一講,便是《拉威爾:波萊羅舞曲》。

拉威爾(Joseph-Maurice Ravel, 1875-1937)是法國作曲家和鋼琴家,出生於法國南部靠近西班牙的山區小城西布勒(或譯雪布爾,Ciboure),因此他的作品大多具有濃厚的西班牙色彩。

拉威爾的音樂以纖細、豐富的情感著稱,與Claude Debussy同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的印象樂派先驅者。在1901至1903年期間,拉威爾曾三度參加羅馬大獎比賽,均無功而回。1905年,他第四次參賽的申請更遭拒絕,引發當時巴黎的藝術界和出版界極大不滿,並得到藝術家甚至音樂愛好者出來聲援,行動迫使音樂學院進行改組。拉威爾的永不言棄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現在大部分人十分著重於眼前得失,一旦失敗便失去再接再厲的決心,這樣便永遠不會成功。

拉威爾的早期作品大多追求着別具一格、標新立異的音樂表現,到了第一次世界戰以後,他的作品從西班牙的民族音樂中取材,借以豐富自己音樂的表現力。拉威爾戰後創作的《波萊羅舞曲》,更被譽為當代最珍貴的管弦樂曲,深受普羅大眾熟悉,有趣的是,拉威爾並不喜愛這作品,並形容為「沒有音樂的管弦樂曲」。根據以保障作曲家及藝術家有關權利為宗旨的法國專業組織Société des auteurs, compositeurs et éditeurs de musique(SACEM)所作的統計,拉威爾是法國最受歡迎的作曲家,至今有很多fans。

根據講座主持周凡夫先生介紹,《波萊羅舞曲》全曲長達14分鐘,有二個固定不變的主題,因此結構屬於雙主題固定旋律變奏曲式,一般變奏曲式分為裝飾變奏(例子:舒伯特的鋼琴五重奏《鱒魚》)、自由變奏、固定旋律變奏及固定低音變奏。《波萊羅舞曲》的二個主題反覆四次,由最弱開始,以小鼓的單調節奏貫穿全曲,節奏速度固定,並通過其他不同樂器伴奏,包括中提琴大提琴短笛長笛色士風單簧管巴松管法國號鋼片琴英國管薩克管定音鼓,樂曲由弱漸強,最後透過擊將旋律轉移到E大調再轉回原來C大調,以不協和弦音響結束全曲,形成高潮。這個巧妙的編排,不但不會單調沉悶,反而有一種不斷變化的感覺。

《波萊羅舞曲》是舞蹈音樂,節奏由弱轉強,據說在西班牙一家小酒家,一群酒客圍住一張大桌子,一位舞蹈女郎在桌子上隨著波萊羅舞曲起舞,然而氣氛越來越興奮熾熱,酒客互相感染下,最終陷入毆鬥的瘋狂混亂狀態。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介紹,波萊羅(Bolero)是一種西班牙舞曲,音樂為中速三拍子,而舞蹈可作單人跳,也可雙人跳,步伐動作複雜,一隻手臂高舉,用響板伴奏。

「解剖世界名曲,進入音樂世界」導賞系列「人生篇」將於11月5日至12月17日舉行,並以左圖作曲家的名曲作導賞分析,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留意一下。

考考你,認得左圖的作曲家嗎?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 則留言:

匿名 說...

我很喜歡拉威爾的「波雷羅」舞曲,雖然旋律變化不大,但調子輕快,音樂由弱變強,也令人感受那種震憾。LA愛樂樂團將於10月底舉行音樂會,其中一場就有這首樂曲演奏--

第一場︰
史達拉汶斯基 煙火,作品四
柴可夫斯基 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作品二十三
史達拉汶斯基 火鳥

第二場︰
法雅 舞曲三首,選自《魔法師之戀》
德布西 海
拉威爾 鵝媽媽
拉威爾 波雷羅舞曲

有興趣的樂迷,不妨去觀賞一下,感受現場演奏的魅力!
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