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六(2008年3月8日,婦女節),天朗氣清,我約同國華、米高黃和鄒先生,前往海下試行探路,以便準備4月20日舉行的「春日遠足行」活動。
本約了大家上午九時正在西貢碼頭集合,怎知溝通的誤會,令我以為延至九時半,結果累大家登不上9時25分開出的海下專線小巴班次,真的不好意思。
海下是一處十分美麗的地方,含有豐富海洋生態資源,政府於1996年7月5日在這個地方建立全港首個海岸公園,立例保護這裡免受破壞。海下是凝灰岩地貌,在海灘向左望更可看到因岩崩而產生的碎石堆。
週六早上遊客稀少,我們樂得自在寫意,從好景茶座開始,沿著石屎徑往棺材角方向走,打算到灣仔營地。石屎徑的建設,只要不影響景觀,真的令遠足愛好者走得舒服,亦吸引更多遠足稀客,從而親近大自然,最終達到愛護大自然的重要訊息。
不一會,走到高處,便看到十多個學習獨門舟的年輕人正在熱身,他們穿上橙色的救身衣,練習「wing槳」。
海下有一歷史遺蹟,二十世紀初由海下村民建造的灰窰,用來燃燒珊瑚和貝類,以製作石灰。石灰工業在早期香港是十分興盛,也印證了海下的悠久歷史。
途經碼頭,便可看到大量石珊瑚,圖中的品種名為扁腦屬石珊瑚(Platygyra Species),像被蜂蝕的石頭。
轉過山頭,便看到棚屋似的建築物,這是世界自然基金會轄下的海下灣海洋生物中心,於2003年成立,由賽馬會及匯豐基金捐贈興建的,目前只作社區團體及學校參觀,並不對外開放,該中心主要透過教育及推廣,向服務對象提倡海洋環境的保育工作。
約四十五分鐘,便到達灣仔營地,那裡看到很多秋茄的紅樹林,秋茄又名水筆仔,屬香港常見的紅樹林品種,一般高1.5至5米。紅樹林具有很高的生態價值,除了為各類生物提供豐富養分、覓食及棲息之外,更可維持生態平衡,亦有助降低水質污染,及保護海岸線免受海浪侵蝕。
回程,在好景茶座享用美味午餐,一邊跟友人聊天,真的十分寫意。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