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魂曲》是宗教音樂,是天主教追悼彌撒時常用的音樂,因此又稱作《安魂彌撒曲》。過去有不少著名音樂家創作《安魂曲》,包括莫札特、白遼士、德伏扎克、威爾第等人,但要數創作《安魂曲》最年輕的音樂家,非布拉姆斯莫屬,他在23歲便開始動筆創作,前後花了十二年時間才能完成。
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是德國人,跟巴赫及貝多芬齊名,是德國音樂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布拉姆斯集巴赫及貝多芬之特質於一身,形成華麗與雄渾兼備的獨特音樂風格。
布拉姆斯擁有一把美鬍子,但脾氣卻暴躁,連一個普通的女廚子都嫌他是野蠻人。布拉姆斯一生未婚,與他的性格不無關係,他跟親母關係疏離,甚至勸喻父親跟母親分居。當母親病逝後,布拉姆斯才體會到失去親人的痛苦,亦從父親處得悉母親生前的一點一滴,加深對母親的了解,因而使他承受著「子欲養而親不在」的痛苦,這種懊悔的情緒,化成了創作《安魂曲》的動力,流露出對母親的思念之情與歉意。
一般《安魂曲》必須按照拉丁文版的《聖經》的標準經文來譜曲,有其創作限制,但布拉姆斯的《安魂曲》與別不同,他採用德文版《聖經‧詩篇》來創作,並非用作教堂音樂,因此被稱為《德意志‧安魂曲》。
《德意志‧安魂曲》共分七個樂章,由合唱團、管弦樂團、女高音、男中音共同演奏。在「解剖世界名曲,進入音樂世界」人生篇音樂導賞講座上,主講者周凡夫先生跟觀眾介紹的便是《德意志‧安魂曲》第四樂章《祢的居所何等何愛》,歌詞摘自《聖經‧詩篇》第84章1、2、4節,內容全是歌頌讚美耶和華,全曲和諧寧靜,猶如天堂之音,雖云《安魂曲》,卻沒有死亡悲傷的感覺。
布拉姆斯的《安魂曲》,除了緬懷母親,也反映了作曲家對死亡的思索與態度,對此曲深有研究的台灣作曲家張已任認為,能直正地面對死亡,才能直正地面對生命。Mitch Albom在《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一書曾指出,人類常抱怨活得不開心,因為他們從未找到生命的意義,當年紀漸大或生命將到盡頭時,就更加不快樂。「只要你學會死亡,你就學會了活著。」(第104頁,原著原文:When you learn how to die, you learn how to live.)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