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一向對死亡持保守態度,從不會與人討論。隨著社會演變,資訊流通,加上思想開放,討論死亡話題已不再忌諱,縱使不是所有人都坦誠面對。
人自覺走到了盡頭,便會興趣跟親友訣別的念頭。在《同行四分一世紀:我與陳修治醫生的生死友誼》一書裡,患了胰臟癌的陳修治醫生交遊廣闊,為了向各友好交代他得病的經過,他與親友舉辦一場聚餐會,延開30圍,出席賓客多達三百人(參看75-76頁)。2008年4月4日《明報》D4版亦報導,立法會梁議員為好友馮先生舉辦二場告別會,可見這形式的告別會(或稱歡送會)漸漸普及。
追思會是死者身故後,親友為其舉辦的分享會,以示對死者的思念,較著名的例子是開心果沈肥肥與一代才子霑叔,很多市民自備鮮花出席,以示對死者作最後致敬。但逝者已矣,已聽不到親朋至愛的說話。
追思會對死者的意義不大,留下的只是親友對其一份思念與追憶。在時日無多的日子辦一場告別會,正好為自己作一生總結,讓親友將埋藏心裡的說話一一吐出,傷痛雖然少不免,但總算能作至真至誠的表露。這樣,人生已到盡頭,也能安心上路,含笑而終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